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96158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 -34( 总分: 30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 总题数: 65,分数: 130.00)1. 波斯纳 1970 年用实验证明了, 在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 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 他所用 的实验法是 ( )A. 加法法B .减法法C.心理物理法 D .感觉剥夺法(分数: 2.00 )A.B. VC.D.解析: 解析 减法法是一种用减法方法将反应时分解为各个成份,然后来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其实 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 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

2、时间。 20世纪 70 年代波斯纳用减法法证实了短时记忆 有视觉和听觉两种编码方式。2. 用极限法测量阈限,如果递增序列的阈限偏高,递减序列阈限偏低,容易出现( )A. 动作误差B 习惯误差C 期望误差D 疲劳误差(分数: 2.00 )A.B. VC.D.解析: 解析 习惯误差指被试习惯于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判断,对新的刺激也做出与之前相同的判断,而 未充分考虑当前的新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具体表现为,在递减系列中坚持报告“有”,在递增系列中坚持 报告“无”。习惯误差会导致递增系列所测得的阈限偏高,递减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偏低。3. 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

3、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 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该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是A. 2 B. 3 C. 4 D. 5(分数: 2.00 )A.B. VC.D.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心理学中自变量概念的灵活应用能力。本题涉及干扰物的数量和照 明度的高低这两个被试内变量,以及年龄大小(年轻人和老年人 ) 这一组间变量。故本题应选 B。4. 一位研究者随机调查了 50 名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 另外还搜集了老师对这些孩子的总体 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为 0.53 。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 如果另外再随机调查50名乡镇居民,他们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总体评价之间的相关系

4、数会非常接近 0.53B. 用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预测老师对其孩子总体评价的准确率为53%C. 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决定老师对其子女的总体评价D. 城市居民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的总体评价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分数: 2.00 )A.B.C.D. V解析: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统计中相关系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相关系数只能表示城市居民为 孩子购买课外读物的花费与老师对其孩子的总体评价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不能代表其他的意义。故 本题选 D。5. 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 ( )A. 动机原理B .强化原理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

5、D 成熟概念(分数: 2.00 )A. VB.C.D.解析:6. 在一次司法审判中,将一名无辜者判定为有罪,这在信号检测论中被称作( )A. 击中B .漏报C .虚报D .正确拒绝分数: 2.00 )A.B.C. VD.解析:7.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其发展顺序是 ( )A. 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立一行走B. 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站立一爬一行走C. 抬头一坐一翻身一爬一站立一行走D. 抬头一翻身一爬一坐一站立一行走分数: 2.00 )A. VB.C.D.解析: 解析 根据题目和对婴儿动作发展的常识 (从上到下 )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A。8. 计算两个变量都被人为地划分

6、为两种类型的测量数据,使用 ( ) 的相关系数求解方法。A. 甲相关B 四分相关C 列联表相关D 点二列相关(分数: 2.00 )A.B. VC.D.解析:解析 四分相关适用于计算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每一个变量都被人为地分为两种类型这样的 测量数据之间的相关;甲相关是当两个相互关联着的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在两个分布中间都各 有一个真正的缺口时,用甲系数解决此类点分布问题;列联表相关又称为均方相依系数、接触系数等,它适用于二因素的RXC列联表资料;点二列相关用于一列数据是正态、等比或等距数据,另一列是二分变量时。9. 在一个正态分布当中,5%的极端值将落在以下哪个 Z分数以外?()A

7、1.645 B 2.58 C1.96 D1.80(分数: 2.00 )A.B.C. VD.解析:10. 幼儿初期儿童的主要记忆形式是 ( ) 。A. 有意识记B .无意识记C .内隐记忆D .长时记忆(分数: 2.00 )A.B. V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期儿童的记忆。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忆占优势。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印象鲜 明、强烈的事物就容易记住,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还有困难。11.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结构具有 ( )A. 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B .整体性、转换性和适应性C.整体性、转换性和平衡性D .平衡性、适应性和自调性(分数: 2.00 )A. VB.C.D.解析:12. 下

8、列哪一双耳刺激的差距不是声音定向的主要线索 ?( )A. 时间差B .强度差C .位相差D .方位差B.C.D. V解析: 解析 听觉方位定向的能力主要来自两耳听觉的差异,包括时间差、强度差、位相差三项。13. 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个孩子,总是培养他的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他疑虑、孤独,通过这些教育 措施,可以看出这个孩子是 ( ) 。A. 胆汁质的孩子B 多血质的孩子C.黏液质的孩子 D 抑郁质的孩子(分数: 2.00 )A.B.C.D. V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各种气质类型的把握。由于老师一直培养孩子机智、敏锐和自尊心,也就是 说这个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特质,因此反过来思考,这个孩子属于

9、抑郁质。14. 概括化理论是由 ( ) 提出的。A. 格式塔B .桑代克C .斯彭斯D .贾德(分数: 2.00 )A.B.C.D. V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习的迁移理论。概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的,他认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是否获 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15. 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 )A. 上位学习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D .发现学习(分数: 2.00 )A.B. VC.D.解析:16. 格赛尔的婴儿爬楼梯实验属于 ( )A. 双生子设计 B .聚合交叉设计C.横断设计D .纵向设计分数: 2.00 )A. VB.C.D.解析: 解析 格赛尔的婴儿爬梯实验是

10、双生子研究的一个典型实验。 1929年,格赛尔首先对一对双生子 T 和 C 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 确认了他们的发展水平相当。 在双生子出生后的第 48 周时,对 T 进行爬楼梯、 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 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直到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才开始对他进行集中训练,发现只需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 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的观察发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据此,格赛尔断言,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17. 一次事故损伤了小明的脑部, 他的表达能力与言语理解能力仍然正常,

11、但是他无法辨认视觉刺激, 如字 母,虽然他能准确地写下这些字母。小明的症状说明他患有( ) 障碍。A. 失读症B .失语症C .失忆症D .失认症(分数: 2.00 )A. VB.C.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言语的各种障碍。在顶枕叶交界处有一个言语视觉中枢,损坏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 面言语的障碍,病人看不懂文字材料,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而布罗卡区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区受损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18. 对于态度测验,信度系数一般应为 ( ) 之间。A. 0.50 0.60 B . 0.60 0.70 C . 0.70 0.80 D . 0.80 0.85(分数: 2.00 )A.B

12、.C.D. V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信度系数。 信度系数一般有两个用途: 一是用来评价测验, 二是用来对分数作出解释。 信度系数是衡量测验好坏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测验的信度系数最理想的情况是r=1.00 。一般而言,能力与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常在 0.90以上,性格、兴趣、态度等人格测验的信度系数通常在0.800.85之间。19. 同一测验向同一批被试反复施测两次, 这两次施测是独立分开进行的。 由此所获得的信度可以用什么公 式来计算 ?( )A. 皮尔逊相关B .卢纶公式C.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 D .克伦巴赫公式(分数: 2.00 )A. VB.C.D.解析:皮尔逊积差相关需满足的条件:要求成对的

13、数据。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即正态 双变量,至少两个变量俯冲的分布应是接近正态的单峰分布。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两列变量 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题干中的两列分数满足以上条件,故可以计算皮尔逊相关。20. 人在高度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 ( ) 。A. 缩小B .增大C.可能增大,也可能缩小D 不变(分数: 2.00 )A. VB.C.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注意的范围或者叫注意的广度。人在高度注意的时候,注意广度会变小21.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的基本标志是 ( )A. 能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B. 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C. 能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D. 产生

14、了初步的主体我(分数: 2.00 )A. VB.C.D.解析:22.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称为表象的 ( )A. 翻转性B 运动性C 可操作性D 灵活性(分数: 2.00 )A.B.C. VD.解析:23. 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了无意识影响的记忆叫( )A. 情景记忆B .语义记忆C .内隐记忆D .外显记忆(分数: 2.00 )A.B.C. V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记忆。内隐记忆是当今记忆的研究热点,应该好好掌握。四选一,24. 洛德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选一,0.70 ;0.74;三选一, 0.77;二选一为 ( ) 。A. 0.78 B . 0.79 C . 0.85 D . 0.90分数: 2.00 )A.B.C. VD.解析:洛德提出在学绩测验中,为了保证其可靠性,各类选择题的理想平均难度为:五选一, 0.70 ;四选 一, 0.74 ;三选一, 0.77 ;二选一, 0.85 。25. 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 ( ) 。A. 消除系统误差 B 消除测量误差C. 减少随机误差 D .减少样本的偏性(分数: 2.00 )A.B.C. V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抽样原理。随机抽样是指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按照概率原理被抽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