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五种“陷阱”合同.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5922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谨防五种“陷阱”合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谨防五种“陷阱”合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谨防五种“陷阱”合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谨防五种“陷阱”合同.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谨防五种“陷阱”合同 常见的“合同陷阱”主要有五种: 口头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一些求职心切、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用人单位种种“许诺”。其实,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口头许诺就会化为泡影。 格式合同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领先打印好的聘用合同。从外表上看,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模糊,甚至有多种解释,一旦发生劳务纠纷,用人方总会按照“合同”为自己辩护,最终吃亏的还是应聘者。 单方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有哪些义务,违反约定要承当怎样

2、的责任,毁约要交纳违约金等,而合同上关于应聘者的权利几乎一字不提。如果签订这样的合同,无疑是将自己送上“案板”,任用人单位“宰割”。 生死合同一些危险行业用人单位为逃避应该承当的责任,常常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应聘方接受合同中的“生死协议”,即一旦发生意外,企业不承当任何责任。如果签订这种合同,真的发生意外事故后,恐怕交涉起来会有更多的麻烦。 “两张皮”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慑于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往往与应聘者签订两份合同,一份合同用来应付劳动部门的检查,另一份合同才是双方真正履行的合同,而这份合同,是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聘者一定要留神,认真比照两份合同的异同,防止陷入只有利于用人单位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不平等合同陷阱。 合同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武器。一旦掉进合同陷阱,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便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求职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再签。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