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958574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准备 一、学生根本状况 在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根底上,学生已经根本驾驭了计算机的根底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学生的承受实力有高有低,驾驭水平参差不齐,这对统一教学不利,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那么,设计及各种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另外由于教学设备缺乏,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学问、技能的驾驭。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共有16课,分别是:相识word、word的视图及格式菜单、输入文章、插入符号、插入艺术字、编辑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文章的修改、文章的删除和移动、文字的对齐、文字的美化、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2、和文章、插入文本框、用word制作课表等、日历的制作、制作电子小板报、作品展示及评价。主要是文字处理方面的内容。 2、教材特点。 1以造就学生爱好为主,不强求驾驭学问及操作技能; 2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体验、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活动过程是学生尝试、实践的动手过程; 4动手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突出学生自主探究; 5以学科整合为平台,鼓舞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其他学科学习; 6充分表达新课改精神。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演化历史,印刷技术的开展;了解汉字的编码及输入法; 2、相识几种输入输出设备; 3、了解常用的字处理软件及字处理软件的开展过程; 4、通过阅读字处理软件的电子

3、作品,感受字处理软件的制作魅力。 5、驾驭翻开Word文档的方法,并且会统计文档字数。会在Word软件中变更显示比例。 6、驾驭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 7、驾驭在Word中修饰文字,美化文档的方法。 8、驾驭在Word中插入表格、绘制表格的方法。 9、驾驭在Word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的方法,能编辑图文并茂的文档。 10、学习设置页面的方法,能自主完成或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制作精致的电子文档,版面设计合理、美观。 11、在计算机操作中留意正确方法的指导,养成正确运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12、拓宽学问面,拓展视野,造就学生对

4、计算机的深厚爱好。 13、形成现阶段学生应知的信息技术理念,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用好信息技术的信念。 14、造就学生及人合作、自主探究思索、勇于动手、擅长沟通的实力。 15、进展疼惜公共机房设备的品德教化。 四、教学措施 1、任务驱动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那么,明确指出:学问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那么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对主体性教学,发挥学生踊跃主动性,踊跃参及学习活动,造就缔造性实力具有踊跃性作用。 2、课程整合思想。1及相邻学科的课程整合。2及德育整合。 3、趣味性思想。1语言的趣味化。2内容趣味化。 4

5、、造就学生信息素养。1结合实例进展应用介绍。2贯穿网络学问。 5、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差异,接受“因材施教”、“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可依据实际状况进展取舍。6、教学以活动为重心,通过活动,呈现根底学问和根本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范例的选择上,留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及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造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相识word12word的视图及格式菜单13输入文章、插入符号14插入艺术字15编辑艺术字16插入剪贴画17文章的修改18文章的删除和移动19文字的对齐110文字的美化111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和文章112插入文本框113用word制作课表等114日历的制作115制作电子小板报116作品展示及评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