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5688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窥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管窥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窥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窥高职体育教育发展方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窥高职体育教育开展方式1.体育教学向心理形式开展对于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条件。假如学生对某项运动没有兴趣,即使身体素质再好,也不会产生情绪兴奋,也不会有好的运动效果。所以,应该认为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倾向性。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能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和学习行为,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一些影响体育教学的心理因素,就必需要使体育教学形式向心理形式开展。旧的生物形式衡量体育运动的客观标准是生理负荷。然而,体育运动必然存在心理负荷,心理负荷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神经系统保持紧张与兴奋的程度和时间的长短,及心理

2、能量消耗的多少等应激作用的总和。理论证明,假如生理负荷到达很大的情况下,而心理负荷尚适宜,仍可以唤起学生对学习运动技能的积极性;反之,假如学生心理负荷很大,对某项运动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即使生理负荷较小,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和动机,只能半途而废,反而使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一种负担。所以体育教学中注重心理因素,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2.体育教学向思维形式开展思维是一个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间接概括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过程。体育运动不仅需要一般的逻辑思维,而且更加需要体育运动所特有的运动思维才能。如动作思维、操作思维、运动战术思维、战略思维等。

3、可见脑思维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应放到重要的地位上来。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局部,应用脑思维形式学习运动技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奉献。体育教学的脑思维形式,不仅需要体育老师具有良好的脑思维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语言暗示进展施教,而且需要学生充分开动脑筋,积极考虑,把技术动作学好。另外,人体有很多小肌群是难以用魔物形式进展训练的,那么就必须用脑思维形式进展训练,即采取脑思维形成生物电作用与某块肌肉的训练。3.体育教学要向个性形式开展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他在心理过程的进展和开展中形成,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的倾向性是指需要、动机、

4、兴趣。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心理特征,假如在教学过程中能适应其个性兴趣,就能激发他们的个性倾向,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进步,所以,体育教学一定要向适应个性兴趣形式开展。体育教学的个性形式,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以致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优先地注意并怀有向往的心情。兴趣是在需要的根底上产生和开展的。那么就要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让体育运动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产生动机,才能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肯定的说:兴趣是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所以要求体育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到达预期的成绩,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满足了需要,增强了学习的兴

5、趣,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进步教学效果。4.体育教学要向学生参与管理形式开展旧的教学形式只是老师管理,这既辛苦劳累又效果不好,往往是劳而无功,倒不如大胆启用学生参与管理。学生参与管理,主要能进步学生的组织才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更能进步学生的运动兴趣,启发学生的主动考虑才能,从而进步运动技术程度。在一堂课的考试由老师管理,在学习运动技术时就交代清楚,这一堂课由学生来组织管理,并给参与管理的同学打分。那么在学习运动技术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学习,因为管理其他学生,自己学不好肯定不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动脑筋,不仅有利于进步对运动技术的掌握,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总之,体育教学不能单纯依靠某一形式,应有机结合起来,多极化开展,不断进步教学效果。 俞涛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