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95549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关键词】 瓦斯爆炸 复合伤 漏诊原因瓦斯爆炸复合伤是指以沼气(甲烷,CH4)为主的多种易燃气体爆炸导致以烧伤为主,合并有害气体中毒、爆震伤、挤压伤等的一组复合性损伤。就诊时伤员常成批出现,污染严重,烧伤创面大,给临床救治带来困难。在救治中常以抢救烧伤、救治生命作为首要原则,忽略其合并伤,造成临床漏诊。回顾分析近20年来14批123 例瓦斯爆炸复合伤患者,其中漏诊29 例,漏诊率23.58%,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批123 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1854 岁,烧伤面积14%100%TBSA(总体表面积)。漏诊29 例中,年龄2154 岁,烧伤面积26%100%

2、TBSA,平均56.41%TBSA。漏诊29 例中骨折18 例,挤压伤4 例,颅脑损伤3 例,其他4 例;从时间统计结果看1周内21 例,14周6 例,4周以上2 例;漏诊病例与年龄、烧伤面积情况分析29%TBSA以下2 例,39%49%TBSA 8 例,50%TBSA以上19 例,在各个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从接诊医师方面来看住院医师接诊67 例中漏诊22 例,主治医师以上接诊56 例中漏诊7 例,2检验P<0.01;气管切开与漏诊分析显示,气管切开组28 例中漏诊14 例,未切开组95 例中漏诊15 例,2检验P<0.01。2 讨 论2.1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特点从本组资料来看,

3、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有如下特点:漏诊类别为多发骨折,占漏诊的62.07%;从时间上看漏诊集中在1周内,随时间延长漏诊逐渐减少;漏诊病例与患者年龄无关,随烧伤面积增大有所增加;在主管医师年限上,住院医师漏诊率明显高于主治医师以上组(2=7.00,P<0.01);气管切开组高于非气管切开组(2=8.08,P<0.01)。2.2 瓦斯爆炸复合伤漏诊原因分析2.2.1 瓦斯爆炸复合伤伤情危重且复杂瓦斯爆炸复合伤常为严重烧伤,面积大,不能详细体检,创面污染严重,患者表达不清,由于伤情严重,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辅助检查和详细体检,只能一边救治,一边简捷地体检,其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出

4、现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入院后早期以抗休克为主,休克好转后肢体及全身出现明显肿胀,常常掩盖骨折和挤压伤等症状和体征。如合并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则更不能表达和交流,出现较高漏诊率(气管切开组明显高于非气管切开组)。烧伤早期一部分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往往和颅脑损伤患者相混淆,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骨折漏诊部位多位于肋骨,尺、桡骨,腓骨及手部和足部骨,这些部位骨折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合并皮肤烧伤后,肢体肿胀不易与骨折征象鉴别。2.2.2 医生业务不熟练医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提高业务素质。对年青医生来讲,常常出现业务不熟练,体检不仔细,盲目自信,只注重烧伤治疗,早期不详细检

5、查患者,缺少对复合伤的认识,只注重烧伤治疗,头脑中无骨折、挤压伤、颅脑损伤等复合伤概念。本组在接诊医师年限上,住院医师接诊漏诊率明显高于高年资医师组。2.2.3 成批瓦斯伤患者接诊和抢救时非专业医师参与较多作为基层综合性医院在抢救成批瓦斯爆炸复合伤患者时专业人员不足,在抢救时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科、骨科等非专业人员参与较多,救治时对非专业体检不精练,只注重对生命可能造成危险的症状和体征,待病情稳定后由于创面包扎或病情仍危重导致专科医师亦不能及时发现漏诊损伤。2.3 减少漏诊的对策尽可能了解患者的受伤经过,除及早判断和预见患者已发生和发现的复合创伤外,还要进一步观察和预防潜在的、迟发的损伤出现。做简捷有重点的查体,初步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详细的查体,以发现遗漏的损伤,有针对的辅助检查是防止漏诊的关键。瓦斯爆炸复合伤患者就诊时往往比较严重,检查抢救要争分夺秒,不允许辅助检查耽搁时间,应选择简便、实用、有效、针对性强的方法,如常规X线胸片、可疑肢体X线检查等,若条件允许可作为瓦斯复合伤常规检查项目或边抢救边检查。另外要加强住院医师的全方位培养和继续教育,以提高年青医师的诊疗水平,降低漏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