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95491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王羲之,字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家,有“_”之称,世称“_”。二、实词(一)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二)古今异义、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 次要的地位。、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抱在怀里; 胸前; 心里存着;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表凭借,用来。 的原因。如:所以兴怀。今义: 表

2、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三)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四)一词多义 1、修(1)修楔事也(动词,做,从事)(2)

3、茂林修竹(形容词,高)(3)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2、一(1)其致一也(统一,一致)(2)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三、虚词运用1、为(1)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2)已为陈迹(动词,成为)2、之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表定语后置) (2)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3)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往 达到)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结构助词,的)(5)以之兴怀 (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6)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7)所之既卷 (动词,意为“往”,到达) (8)夫人之相与 (助词

4、,用在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9)极视听之娱 (结构助词,的)3虽(1)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2)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4、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连词”)(2)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3)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5、以(1)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2)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6、所 (1)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2)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3)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7、所以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2)所以游

5、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表方法,以此用来的)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2、倒装句:(1)介宾短语后置( 于+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2)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3、省略句: (1)省主语:(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2)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3)省介词“于”:映带(于)左右 悟言(于)一室之内五、重点语句翻译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

6、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翻译: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翻译: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翻译: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翻译: 六、用课文中的话填空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其语句是_。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_。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_、氛围:_、天气:_,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_。 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_,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_、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_,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其语句是_。然后指出,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_。 第三段,交待诗会所作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_。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