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育种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5385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育种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食用菌育种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食用菌育种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用菌育种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育种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章:生活史:生物从个体发生到自然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循环:个体在旬然死亡前,往往会产生下 一代的新个体,因而生活史的全部变化过程就会构成一个循环。 食用菌生活史:食用菌孢子萌发形成初生菌丝,初生菌丝经过质配形成次生菌丝,然后扭结形成子实体,成 熟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的过程。子囊菌模式生物粗糙脉孢霉的生活史虫草子囊胞子f发芽成无性型菌丝(分生胞子f发芽成菌丝)f侵染鳞 翅目昆虫幼虫f菌丝在幼虫体内增殖(构状细胞)f形成菌核(有性型)f冬虫夏草子座f子囊f子囊果f 子囊胞子担子菌异宗结合,单因子控制,二极性 子实体-担子-核配-担胞子(减数分裂)-单核菌丝-质配-双 核菌丝-扭结-原基-子

2、实体-钩形、蹄形分生胞子异宗结合伞菌 单核担孢子-单核菌丝-甄核菌丝-双倍体核-单核担孢子 香菇同宗结合伞菌 甄胞蘑菇三个关键阶段及相应核期:质配异甄核期核配甄倍核期减数分裂羊倍核期有孕型:一个单核担胞子有身可孕,无需与其他基因型不同的担胞子交配即可完成有性生活史。强制有交型:在担胞子形成过程中,两个交配型不同的可亲和的核共同进入同一担胞子中,这样的双核担胞 子有身可孕,可独立完成有性生活史,从而也就失去了与其他基因型不同的担胞子进行交配的可能性。杂交型:担胞子内含有一个具有特定交配型的细胞核(少数情况下可能含有相同交配型的两个核),此种单 核担胞子有交不孕,只有与含有可亲和交配型的另一种担胞

3、子杂交,才能完成有性生活史。1自孚型单核担 孢子有身可孚革菇2强制有交型舍可亲和双核担孢子自身可孚双胞蘑菇3杂交型两个可亲和单检杂交可孚香 菇、大肥菇、金针菇甄孢蘑菇-单因子次级同宗银耳-甄因子异宗(黑)木耳-单因子异系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国子异宗 草菇-初级同宗二章:准性生殖是真菌独有的繁殖过程,不经过有性生殖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实现基因重组的过程。它通过 质配、核配和单倍体化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组,但不发生在单一个体生活史的一个特殊时期。单倍体来源: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不分离”行为。2交配系统1)同宗结合(同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可自行交配)初级同宗结合、次级同宗结合2) 异宗结合(同

4、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不能自行交配)单因子(二板性)异索结合、双因子(四极性)异 宗结合初级同宗结合:单核担孢子(4孢担子)萌发生成的同核菌丝体可进行双核化而完成有性生活史的类型。革 菇、孢子分离法、单孢子选择育种次级同索结合:舍可亲和甄卷的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可自行交配进而完成有性生活史的类型。只产两 个担孢子,只有营养互补且夹配型为A1+ A2的杂交组合才能正常生长与结实。异宗结合:在异宗结合菌中,同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带有一个不亲和的细胞核,不能自行夹配,只 有两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之间的交配,才能完成有性生活史。新型隐球酵母和大麦坚黑粉菌是二极性担子菌中

5、的模式种。灰盖鬼伞和裂褶菌是四板性异宗结合菌的模式 种。担子菌中90%属于异宗结合,其中25%属于二板性系统,75%属于四极性系统。1)A、B交配型因子的功能(编码基因)A位点的交配型基因编码两类含相似同源结构域的蛋白质(HD1和HD2),两种蛋白质形成异源二聚体,调 节依赖A因子的发育过程。B位点的交配型基因编码信息素及其受体,信息素受体与信息素分子特异结合, 诱发下游基因的表达,调节依赖B因子的发育过程。2)A、B交配型因子的功能(表型):A因子:菌丝细胞的融合,核的配对,锁状细胞的形成;B因子:核的迁移,锁状细胞与次顶端细胞的融合。 核迁移:一个细胞核从有身菌丝细胞迁至另一个异核细胞,并

6、在其中迅速移动的过程。核迁移在交配型分析中应用基本依据A圭B =,无核迁移发生A=B圭,有核迁移发生有一组不亲和的单核 体配对的外侧,分别取一菌块与一种和近端单核体不亲和,与远端单核体可亲和的单核体进行第二次配对。 如果第二次配对可亲和,则有核迁移发生,第一次配对为A=B圭;第二次配对不亲和,则无核迁移发生,第 一次配对为A圭B =。体细胞不亲和性:在两不同个体的交接区产生特征性的拮抗反应,以防止遗传性明显不同的个体间发生融合, 使个体在基因型和性状遗传上保持稳定的特性。交配系统中性不亲和的作用,不亲和性旻避免两个相同基因型共存于同一细胞的限制力。个体间体细胞不亲 和性的作用在于防止遗传上明显

7、不同的个体闻的融合。遗传距离越火,体细胞不亲和性反应越强烈卖测比例与理论比例和偏离地原因1)初步的观察和推测:潘迎捷等:再生能力强,生长较快者存活多(香菇)Ray 等:某种形式的核选择(平菇)川端秀治等:细胞质对核的选择;与交配型因子连领的具玫死效应的生育抑 制因子有关(金针菇)2)不同B因子对有双核体中分离出来的两个核存活的影响力不同(裂褶菌);3)程 水明(2005)交配型基因本身或者某些与其连领的未知的调节因子,而非人为及环境因素造成(香菇)。 三章:单核体结卖表现单核体结实往往具有子实体较小,数量较少,有时有不同程度的畸形,产胞数量较少, 胞子发芽能力较低等特点;结实的基因控制(三种控

8、制基因)五章: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种性”),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食用菌种质获得:某种食用菌不同菌株的集合、不同种类食用菌菌株的集合食用菌种质资源的评价主要包括:1生物学种的鉴定2营养亲和群(个体、菌株)的鉴定(营养亲和群VCG)拮抗 反应的有无常作为异宗结合种类的种内菌株鉴别的重要标志3培养特性(菌丝长速、抗杂菌能力、温度耐受 能力)4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结实性、丰产性、抗性、商品形态、耐贮运性等)5与栽培菌株间遗传距离分析 系统选育(人工选择育种)是利用野生种和现有品种在生长过程中,

9、由于有发突变而形成的新的变异类型, 进行人工选择,从中分离选育出优质、高产菌株的育种过程。其核心是有发突变与人工选择优良品种系统选育的方法:程序一般为:品种资源的收集与选择纯种分离生理性能的测定品比试验 扩大栽培示范推广。六章:原生质体:植物、真菌、细菌等有壁生物的位于细胞壁内的具生物活性的全部细胞结构。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机械分离法、酶解分离法原生质体融合方法PEG诱导融合、电融合原生质体融合方式:对称融合(在导入有利性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入了一些不利性状)、非对称融会 (使某亲本的核或细胞质失活人亚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获得高度不对称杂种)融会子的奏型:异源融合子.同源融合子、未融合的原生

10、质体融合子的筛选方法:(利用融合亲本的标记)1生化标记(营养缺陷型、抗药性突变、其他生化标记。)2自 然性状标记(温虔敏感型等。锁状联合(?)3染色(活性染料,荧光染料)标记4天活标记法杂种优势:通过有性杂交实现基因重组后,杂交子代中部分个体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及产 量、品质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表现的类型:营养型、生殖型、适应型。杂种优势强弱取决于双亲相对差异的大小或性状的互补性 杂种优势表现的程度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亲本的选配(1)组合育种:将分属于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组合,育成集双亲优点于一体 的互补型新品种 (2)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

11、效多基因集于一体,形成在核性状上超过亲 本的类型。亲本选昭的原则:(1)双亲均具有较好的基础,且优缺点可以互补(2)亲本遗传差异较大(3)配合力较好 美国小麦创世界单产之最的Gaines因配合力不佳未能在杂交育种中得到应用(4)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推广 品种布勒现象:单核菌丝可以单方面的被双核菌丝所双核化。杂种后代的选择:(温性测定、抗杂能力测定、回交的作用及应用)1与所需性状连领的遗传标记的应用(抗 药性,营养缺陷型,形态突变等)2与产量显著相关且遗传率高的间接指标的应用(在香菇中,菇峰期、干 品率、菌柄长度与产量呈负相关)标记方法:形态标记2生化标记(营养缺陷型、抗药性突变、同功酶)3分子标

12、记第一类:分子杂交为核心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二类:PCR为核心(单引物pcr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筒单重复序列中间区域USSR)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简单序列重复SSR、序列特征化护增区域(SCAR) 技术,序列标基位点(STS)第三类:DNA序列为核心(ITS测序分析)八章:诱变育种: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细胞群体,促使其中少数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产生遗传性变异,然后从群体中选出少数具优良性状的菌株。亚硝酸:通过强氧化作用,以氧代替腺嘌呤,胞嘧啶C6位置上的氨基。中止反应的方法:加大量水稀释、加入解毒剂(如用甘氨酸作氮芥的解

13、毒剂,疏代硫酸钠中止硫酸二乙酯的 作用)改变pH (提高pH值来中止酸性诱变剂如亚硝酸的作用)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产量突变株)出发菌株-孢子悬液 3十数)-诱变处理(计数测成活率)-涂皿(形态观察)- 挑菌移植(配对初筛)-斜面传代(复筛)-试验、示范、推广。亚硝酸诱变1取2ml孢子悬液于棕色磨口小口瓶中,加pH4.4乙酸缓冲液和0.6M亚硝酸钠溶液各1ml,27C 保温 510min。NaNO2+CH3COOHf HNO2+NaCOOH2加入16ml 0.7M pH8.6 Na2HPO4,这时pH上升到6.8左右,诱变中止。HNO2+ Na2HPO4 f NaNO2+NaH2PO4转基因双孢

14、蘑菇生产疫苗转基因和单核体结实1. Burneet (1979)曾将包括食用菌在内的整个真菌界的生活史概括为如下5种基本类型:无性循环,单倍体循环,单倍体-双核循环,单倍体-双倍体循环,双倍体循环。2. Esser (1971)提出,不亲和性有同质不亲和性,异质不亲和性两种类型3. 原生质体分离的一般步骤包括:菌丝培养,收集并洗涤处理菌丝,酶解,洗涤并纯化原生质体等。4. 融合亲本的标记方法有缺陷型标记法、自然性状标记法、荧光染色标记法、灭活标记法和分子标记法等5. 原生质体融合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包括菌落的表型、拮抗试验、核相观察、出菇(耳)试验等6.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包括菌体的生理状况、

15、酶和酶解条件以及渗透压稳定剂。7. 常用的单孢分离方法包括玻片稀释分离法、平板稀释分离法和显微操作器分离法。8.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包括菌体的生理状况、酶和酶解条件以及渗透压稳定剂。7.能形成粉孢子的食用菌是()。B.全针菇A.平菇C.香菇D.草菇8.单核菌丝能形成正常形态子实体的食用菌是()。B.全针菇 A.平菇C.香菇D.双孢蘑菇9.下列属于厌光性菌类的是()。B.全针菇A.平菇C.香菇D.黑木耳16.含有迁移细胞核的食用菌是()。C.草菇A.全针菇B.双孢蘑菇D.香菇25.下列不属于分子标记的是()。A.缺陷型标记 B.同工酶标记C.RFLP标记 D.RAPD标记2. 基因工程在食用蕈菌中的应用可包括那两个方面?基因工程在食用蕈菌中的应用可包括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利用食用蕈菌作为新的基因工程受体菌,生产人们所期望的外源基因编码的产品,由于食用蕈菌 亦具有很强的外冲蛋白能力,利用食用蕈菌作为新的受体菌将更为安全,更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另一方 面,利用基因工程定向培育食用蕈菌新品种,包括抗虫、抗病、优质(富含蛋白质、必须氨基酸或货架 寿命延长)的新品种,以及将编码纤维素或木质素降解酶基因导入食用蕈菌体内,以提高食用蕈菌菌丝 体对栽培基质的利用率或开拓新的栽培基质,最终提高食用蕈菌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