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94742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三基考试基础医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医学-4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B 型题 (总题数:4,分数:15.00) A.IFN B.AVP C.TNF D.LPS E.IL-1 (分数:5.00)(1). 发热激活物是(分数:1.00)A.B.C.D. 丿E.解析:(2). 早期发现的白细胞致热原主要是(分数:1.00)A.B.C.D.E. 丿解析:(3). 给动物中小剂量注射引起单相热,大剂量引起双相热的是(分数:1.00)A.B.C. 丿D.E.解析:(4). 反复注射可发生耐受的内生致热原为(分数:1.00)A. 丿B.C.D.E.解析:(5). 具有解热作用的

2、是(分数:1.00)A.B. 丿C.D.E.解析: A.VSA、MAN B.POAH C.FDP D.AVP E.PGE (分数:4.00)(1). 体温调节的正调节中枢位于(分数:1.00)A.B. 丿C.D.E.解析:(2). 体温调节的负调节中枢位于(分数:1.00)A. 丿B.C.D.E.解析:(3). 发热时中枢的正调节介质是(分数:1.00)A.B.C.D.E. 丿解析:(4). 发热时中枢的负调节介质是(分数:1.00)A.B.C.D. 丿E.解析: A.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口干舌燥 B.血管扩张,血液淤滞,血管通透性增高,微循环灌大于流 C.发冷畏寒,出现“鸡皮”,寒战,皮肤苍

3、白 D.大量出汗,皮肤潮湿,严重者可致脱水 E.血管收缩,微循环少灌或无灌,组织缺血、缺氧(分数:3.00)(1). 体温上升期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B.C. 丿D.E.解析:(2).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 丿B.C.D.E.解析:(3). 体温下降期的临床表现为(分数:1.00)A.B.C.D. 丿E.解析: A.可不急于解热 B.必须及时解热 C. 使用镇静剂 D. 可采用人工发热疗法 E. 进行物理降温(分数:3.00)(1). 心脏病患者伴发感染发热时(分数:1.00)A.B. 丿C.D.E.解析:(2).对于体温不过高的发热(40C),又不伴有其他严

4、重疾病的患者(分数:1.00)A. 丿B.C.D.E.解析:(3).在高热或病情危急时,用以促进散热的方法是(分数: 1.00)A.B.C.D.E. 丿解析:三、X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 过热常见于(分数: 2.00)A. 皮肤鱼鳞病丿B. 先天性汗腺缺乏丿C. 甲状腺功能亢进丿D. 剧烈运动 解析:2. 下列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分数:2.00)A. IL-1丿B. MIPT丿C. IFN丿D. TNF丿解析:3. 能够产生内生致热原 IL-1 的细胞有 (分数:2.00)A. 单核细胞丿B. 巨噬细胞丿C. 内皮细胞丿D. NK 细胞解析:4. 发热机制的基本环节有 (

5、分数:2.00)A. 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丿B. 内生致热原的信息传递作用丿C. 激活淋巴细胞的作用D. 通过中枢介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丿 解析:5.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有(分数:2.00)A. 通过交感神经传递发热信号B. 通过迷走神经传递发热信号丿C. 经血-脑屏障直接转运入脑丿D. 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丿 解析:6. 属于正调节的发热中枢调节介质有 (分数:2.00)A. PGE丿B. CRH丿C. cAMP 丿D. a -MSH解析:7. 属于负调节的发热中枢调节介质有(分数:2.00)A. CRHB. NOC. AVP丿D. a -MSH 丿解析:8. 发热

6、高峰期的特点是 (分数:2.00)A. 寒战加重B. 口干舌燥丿C. 大量出汗D. 自觉酷热丿解析:9. 发热退热期的特点有 (分数:2.00)A. 自感酷热B. 立毛肌收缩C. 汗腺分泌增加丿D. 皮肤血管扩张丿 解析:10. 发热时心率加快的主要机制是 (分数:2.00)A. 心搏量增加B.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高丿C. 代谢性酸中毒D. 血温升高丿解析:解析 发热时通常会出现心率加快,其机制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增强以及血温升高 对心脏窦房结的直接刺激作用有关。11. 体温上升期患者血压略有升高的机制是 (分数:2.00)A. 血温升高B. 末梢血管收缩丿C. 心率加快

7、丿D. 血液黏度增加解析:解析 在体温上升期,由于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以及末梢血管收缩而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可略 有升高。12. 发热时机体代谢变化有 (分数:2.00)A. 急性期蛋白质合成增多丿B. 脂肪分解加强丿C. 糖原分解减少D. 维生素消耗增加丿解析:13. 发热患者出现食欲低下和恶心呕吐的机制是 (分数:2.00)A. 消化液分泌减少丿B. 胃肠蠕动减弱丿C. 食物发酵腐败丿D. 腹痛 解析:解析发热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 泄功能减弱,使食物在肠道发酵和腐败,产气增多,患者出现便秘和腹胀。又因发酵产物刺激胃黏膜,患 者又可出现

8、食欲低下和恶心呕吐。也有实验证明IL-1和TNF能引起食欲减退。14. 发热时存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及时解热 (分数:2.00)A. 体温超过40C丿B. 妊娠期妇女丿C. 恶性肿瘤丿D. 心肌梗死丿解析:15. 水杨酸盐解热的原理是 (分数:2.00)A. 抑制免疫反应B. 恢复POAH神经元的功能 丿C. 抑制内生致热原合成D. 阻断PGE合成丿解析:四、问答题(总题数:11,分数:44.00)16. 发热激活物有哪几类?有代表性的细菌致热原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分数:4.00) 正确答案:()解析:发热激活物有:细菌及其毒素;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致炎物 五大类。有代

9、表性的细菌致热原是内毒素,它有下述三个特性;是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其活性 成分是脂多糖;有明显的耐热性,干热160C2小时才能失活;分子量很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17. 内毒素通过哪些基本环节使体温升高?(分数: 4.00) 正确答案: ()解析:内毒素造成体温升高通过三个环节:信息传递:内毒素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EP, EP作为信使,经血流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调节:EP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或通过中枢发热介 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效应部分:调节中枢发出冲动,一方面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 减少散热,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散热减

10、少,导致体温上升。18. 发热的内生致热原有哪几种?它们各由何种细胞产生?(分数: 4.00) 正确答案: ()解析:目前较为公认的内生致热原主要有以下四种:白细胞介素-l(IL-l):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星状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 释放;干扰素(IFN):主要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由单核细胞、巨噬细 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分泌。19. 过热时,患者体温升高与其调定点水平是否一致?(分数: 4.00) 正确答案: ()解析:过热时,患者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并

11、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如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或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和环境高温所致的中暑等)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体温调节机 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这是一种被动性的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可超过调定点水平。20. 发热的中枢调节介质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分数: 4.00) 正确答案: () 解析:发热的中枢调节介质分为正、负两类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主要有:(1) 前列腺素E(PGE):其致热敏感点在POAH,脑部PGE浓度升高与发热密切相关。(2) Na + /Ca 2+ 比值: Na + /Ca 2+ 比值改变在发热机制中担负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12、, EP 可能先引起体温中枢 Na + /Ca 2+ 比值的升高,再通过其他环节使调定点上移。环磷酸腺苷(cAMP): cAMP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在EP升高“调定点”的过程中可能是重要的中间环 节。目前已有众多的事实支持cAMP作为重要的发热中枢介质,且与发热效应正相关,下丘脑组织中的cAMP 含量也与内毒素和EP双相热期间的体温变化同步增多。有研究表明,Na + /Ca 2+比值改变不直接引起调 定点上移,而是通过cAMP起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EP-下丘脑Na + /Ca 2+比值f-cAMPf-调定点 上移,可能是多种致热原引起发热的重要途径。(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

13、): CRH是一种41肽的神经激素,主要由室旁核和杏仁核的神经元产生, 是一种中枢致热介质。IL-1、IL-6等均能够刺激下丘脑释放CRH,实验证明,脑室内注射CRH可引起动物 核心温度明显升高,下丘脑cAMP水平升高。还有研究表明,给发热动物脑室内注入CRH可使其升高的体温 下降。因此,目前倾向认为 CRH 可能是一种双向调节介质。一氧化氮(NO): NO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目前认为NO与发热有关的机 制可能涉及三个方面:通过作用于POAH、OVLT等部位,介导发热时的体温上升;通过刺激棕色脂肪组 织的代谢活动导致产热增加;抑制发热时负调节介质的合成与释放。负调节

14、介质主要包括精氨酸加压素、黑素细胞刺激素及其他一些发现于尿中的发热抑制物。(1) 精氨酸加压素(AVP): AVP是由下丘脑神经元合成的神经垂体肽类激素,其具有解热作用。(2) 黑素细胞刺激素(a -MSH): a -MSH是由腺垂体分泌、含13个氨基酸的多肽激素。a -MSH和y -MSH以 及ACTH的共同前体分子阿黑皮素(POMC)来源于下丘脑弓状核,三者均具有解热作用。而a -MSH是迄今发 现效应最强的解热物。(3) 膜联蛋白A1(annexin A1):又称为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是一种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研 究发现,向大鼠中枢内注射膜联蛋白A1,可明显抑制IL-1、IL-6、CRH诱导的发热反应。糖皮质激素发挥 解热作用依赖于脑内膜联蛋白A1的释放。21. 对体温下降期体温骤退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分数: 4.00) 正确答案: ()解析:对体温骤退患者,应注意监护,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尤其对心肌劳损患者更应密切注意,以防脱水、 低血压甚至出现循环衰竭。因为体温骤退者,热的消退较快,往往外周血管舒张明显,并伴大量出汗,易 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循环衰竭。22. 发热与过热有何异同?(分数: 4.00)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