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946240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浅析2012-03-15 14:17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作者:冯跃封 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地解决为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特征。一个人采用不同寻常的思考方式,独立地解决了新为题,获得了独特、新颖的产品,就显露出了一定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创造性,只是程度上有差别而已。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完全可以让每个健全的学生在他现有“心理基地”上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 创造力突出的表现在创造思维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应把重点放在创造思维的培养上。当然,创造力不限于创造思维,它还涉及到创造想象,创造人格等。根据三十年的教学

2、实践,对于创造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 一、 提倡质疑问 培养创造意识 创造思维同一般逻辑思维一样,都是开始于问题的解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应注意引导学生运动方向,提倡质疑问难。为此,我们教师应做到: 1、热情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在探求知识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总不会都是有价值的。但有时也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甚至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再一次科学课中讲到:“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剥去他们的皮,否则它们就会枯死”。这时,一位学生生突然站起来表示反对:“不会的,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过,果树剥去一圈皮,还会增产呢!”于是全班

3、大哗,当时我的心也悬了起来,那个学生则茫然坐下。当时,我就当众表扬了这个学生,“是个勇敢的孩子,知识面广泛,在全班同学面前,敢于老师发表不同意见”,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由于这个学生求知欲受到保护,在这个班里很快形成了质疑问难的良好学风。 2、善于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应根据情况,或者及时给与合理解答,或者引导学生寻求答案。这样学生求知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由此产生的愉快体验将会驱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去探索知识的奥妙。高尔基说得好:“如果在回答儿童问题的时候,向他说:等着吧,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的。这就会扑灭他对知识的渴望。” 二、鼓励大胆猜想 培养创造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

4、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创造性活动中,人们所面临的是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旧例可循的一些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尝试错误的方法,瞎碰乱撞,不断淘汰,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最后找到解题方案。二是依靠猜想,判断方向,提出一种可能性较大的假设,然后加以检查检验。二者相比,第二条途径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可见,从事一项创造活动的初期,在进行一步一步、丝丝入扣的逻辑推理暂时还有困难的条件下,大胆地猜想不但是应该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科学发明和发现,总是以提出假设为先导,而假设又起源与猜想,猜想总是在事实语气尚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猜想和假设的思想活动,在心

5、理学上被称为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地位,已被有关心理学研究和科学发展史中许多事实所证明。如地球物理学家魏根纳曾经根据非洲西海岸线于南美洲部海岸线相吻合这一事实,以及古生物学方面的有限资料,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设,这是借助直觉思维形成科学假设的一个突出事例。 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我们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哪些包含合理因素的稚气的猜想。在进行分数除法教学中,教材中的运算法则是这样概括的:“甲数除以乙数(零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之后,一个学生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数除以分数,能不能用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呢?”我信任地望着这位同学:“你说呢?”他不加思索地说:

6、“我说是可以的。”当我让他叙述理由时,他却无言可对。他原不过是根据分数乘法法则而提出一直觉得猜想,并没有什么充分地根据。这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的计算题,让两个同学到黑板上计算一个哦你敢学过的法则计算;刚才发表过不同看法的同学按照他自己的设想去算。两种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同学的猜想被证实了,他的高兴劲就甭说了。 三、培养创造力应注重分散思维 再创过程中,依靠发散思维能提出众多的假设,当一个假设未被证实时,在提出新的假设。然后从众多的假设中选出最优质的一个。在日常教学中,若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分散思维的训练和机会,使学生不但善于单相思考,而且习惯与多向思考,则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一定是有利

7、的。 在小学四年级某个班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讲授“除数是两位的除法”,在黑板上写出“38030”这个及普通的式题,然后问:“谁能把这个算式的含义说出来?”一位学生回答说:“380除以30”。“还可以怎样说?”另一学生说:“30除380”。老师要求学生继续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是黑板上出现了一下板书: 380除以30 30除380 38030 380中有几个30 把380平均分成30份,每份是多少? 380是30的多少倍? 被除数是380,除数是30,商是多少? 这种独具匠心的提问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认识,为日常应用题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良好范例。

8、 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广阔的天地。如语文教学中的一词多义,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等。为了更好的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应注意做到:(1)要讲究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少提那些可用“是”、“非”、“对”、“错”回答的问题,多提一些通过发散思维就不能回答的问题。(2)要提倡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此外,让学生为一篇短文加标题,要求尽可能贴切、新颖,也是涉及到发散思维的办法。 四、培养创造力应重视逻辑思维发展 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创造活动中,人们依靠直觉思维,提出大胆猜想、假设,进行周密的论证。离开逻辑思维,这些猜想和假设将是毫无意义的。 此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造

9、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是丰富,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提出假设阶段,知识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人提到:“创造性是一种特殊化的具有真实性内容的能量”也就是,在某一领域表现出创造才能的人,未必在所有科学、艺术领域都显示出同样高水平的创造才能。这就其实我们,创造性与特定认识领域或实践领域的特有的智力活动方式和知识经验的掌握有关。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多方面文化知识,广阔的视野,时刻留意事物间的联系。总之,创造决不是无中生有。在教学中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基本思维活动方式的掌握,一味的去追求所谓“创造力”培养,这种想入非非、投机取巧的做法,只能把学生引入歧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