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4446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例题与探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典题精讲例1图1-1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1-1(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A.期B.期C.期D.期(2)在期()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基本特征。第期,人口的再生产主要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此时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平均预期寿命很短;第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口再生产仍然保持较高的出生率,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死亡率下降较快,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第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较大发

2、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得以保持很低的水平,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下降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第期,出生率迅速下降到与死亡率相当的水平,人口发展表现为低增长或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答案:(1)C(2)D绿色通道:第(1)题强调“迅速”和“缓慢”两个关键词,这两个特征在图中表现很明显。第(2)题,主要从定性的角度看,第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低,人类的平均寿命很短。变式训练1 从哪一个阶段出生率开始迅速降低()A.期B.期C.期D.期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阶段内人口增长的特点,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熟记即可。答案:C变式训练2

3、 目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哪一个阶段()A.期B.期C.期D.期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正处于第期,而发达国家则多数进入了第期。答案:C例2读图12“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完成下列问题。图1-2(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四国中的哪一个国家?A_,B_,C_,D_。(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有什么特点?(3)曲线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思路解析:图中曲线表示世界平均状况,在曲线

4、之上的国家表示在同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家中,该国人口的出生率较高,在曲线之下,则较低。依据不同国家的情况,不难回答问题。答案:(1)坦桑尼亚中国巴西美国(2)前者高,后者低;前者低,后者高。(3)经济因素(4)人口出生率低。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绿色通道:理解图中曲线表示世界平均状况以及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的基本国情是解题的关键。黑色陷阱:由于看不懂曲线图而导致无法判断者较多。其实,从曲线坐标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出生率呈现反相关的关系。变式训练 A、B、C、D四国中生产力水平最低和最高的分别是_和_。思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还是读图,生产力水平高的出生率低,出生率高的生产力水平低

5、。答案:坦桑尼亚美国问题探究问题1 根据图13和图14两幅柱状图,请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图13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图1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导思:世界人口增长,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得抓住社会生产力这条主线,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增长的变化。探究:从时间上看,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必然导致人口增长方面的差异。在过去的100年里,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也使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而空

6、间上各地区的经济水平有高有低,人口增长的快与慢实属正常。如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使民族经济得到真正的发展,并带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问题2 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导思: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劳动者的思想观念不同,政府的政策不同,人们信仰的宗教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对出生率产生影响。探究:一定区域人口的出生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手工劳动者不需要接受较高的教育,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小,劳动力培训费用低廉,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小,所以出生率

7、高。相反,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因而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也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结果导致出生率降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出生率明显降低。一般来说,女性人口比重高,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高,这将使人口出生数增多,从而使人口出生率升高。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出生率就越低。因为受过较高教育的妇女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较小,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有过短暂的“婴儿热”时期,出生率回升,但

8、它并不能真正改变人口低增长的长期趋势。这些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又恢复到低速的格局,以至出现零增长,直至负增长。而在我国,由于现阶段的生育政策同群众的生育意愿尚有差距,只要计划生育工作有所放松,出生率就会回升,人口形势随时可以逆转。这说明目前我国的低生育水平还不稳定,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反弹潜力,业已实现的人口转变具有某种可逆转性。问题3 根据材料,探究我国人口转变的主要特点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变上明显不同的方面。导思: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不同表现为“动力不同”和“实现转变的时间长短不同”,我国的人口转变有独特的特点。探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由于人们生育观念转变

9、实现的,因而是不可逆转的;而我国人口转变不是完全自发而是由社会自觉控制实现的,一旦控制的力度减弱,政策上有所改变或工作上有所放松,出生率立即大幅度回升,人口形势是随时可以逆转的。19861988年的出生率反弹就是证明。除可逆转性的特点之外,我国人口转变还具有陡峻性、不平衡性的特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各国出生率从30左右下降到20左右,一般为50年左右的时间,长者如法国为70多年,短者如英国为30多年,日本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了五六年。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转变速度较快。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之间。不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相差可达二三倍;农村平均总和生育率一直比城市高1倍多;育龄妇女文盲水平的总和生育率比大学水平要高出1.66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