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94347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方法中学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都有很多失败和迷茫。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很多,我结合多年的教学,认为以下三种方法比较好。一、激发学生带着爱好走进“课堂”1.以内在的“情”感化学生,以情激趣。(1)语言传情。前苏联教化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确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老师的语言是教与学的纽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语言表达清楚、精确、幽默的老师,讲起课来深化浅出,妙趣横生,往往能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现教材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体验情景,感知形象,使学生不仅切实感受到所学学问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从而使学生对地理学

2、习产生极大的爱好,使学生享受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语言美。地理教学涉及大量的地理事象,因此,老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眼前出现出各种事物的真实表象,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而且能使所学的学问记忆坚固,久久难以忘怀。(2)教态表情。老师的教态要自然、适度、得体,包括亲善的面容,期盼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流露出真挚、亲切的感情,学生受到这种情感的体验,就会进入情感交融的世界,从而启迪才智,开发潜能。(3)以情动情。探讨表明,擅长与学生沟通,关注并理解学生的情感与须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敬重关系的老师,更简单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深化了解某个学生

3、,对“情感障碍”作细致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殊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决不能动辄指责,而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索,拉近师生的距离,感受他们的情感体验,满意他们的平安感和归属感的须要。(4)评价激情。中学生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对外界的刺激特殊敏感,尤其是高焦虑的学生过分关注老师对其成果和行为的反应,评价对他们的学习情感起调控作用。若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中肯的正面的评价,其内在价值得到外界的承认,自尊心和自信念就会增加,同时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追求的动机。对回答好的学生应充分确定,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则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完全否定,应用主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获每个学生的亮点

4、,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恐惊程度。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1)活动创设情境。如课前地理信息发布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培育学生的合作协调实力。(2)音乐烘托情境。一曲感人的音乐、美丽柔软、扣人心弦的旋律能触发剧烈的情感,在人的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地理歌曲,可用来调整学生的惊慌心情,增加学习地理的爱好,陶冶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情操。(3)媒体营造情境。依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以期为学生创设生动好玩的交际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交融和思维的浪花。(4)表演创建情景。课堂

5、不应死气沉沉,而应是个生动活拨的沟通场所,角色扮演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复习中,老师指导学生熟记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海洋、国家及城市,从而精确地定位。我们还以10°20°度为单位划分区域,提问地区地理特征,这样既让学生熟识了区域图,又训练了学生的答题实力,一箭双雕。二、巩固基础学问,构建脑图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教材外某一事务或某一区域为载体,但答案却在教材之内,所以,拿到题后,我们要将试题所考内容快速与教材的详细单元章节相对应,看命题者究竟要考察哪一部分内容,这样总的方向便能把握住。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需具备扎实的基础学问,对课文比较熟识

6、。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所以学习这一部分时要多思索,娴熟地驾驭原理,真正地会用原理。对于人文地理,记忆内容较多,学生确定要把常用的课文原话多背几遍,因为高考答案往往就是这些句子。在读课文时,学生要理出课文线索,不能模模糊糊、云里雾里、没有效果,要争取每一遍都能发觉一些以前没有留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理考试更离不开地图,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地理内容纷繁困难,但几乎全部的地理学问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要重视构建“脑图”,把每幅图都印在脑中。如“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

7、中心”,等等。考试不外乎这些,若脑中有图,考试还用怕吗?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区域切割图”,近年来高考往往从微观入手,以某地的切割图为载体考察学问点。三、采纳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变难为易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重要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老师也很难讲清,学生也难以理解,一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活起来?老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变难为易,增加效果。1.充分利用教具的直观性和“小”的特点,把地理事物或现象置于学生的视觉感知范围内,形成表象,促进空间想象实力的形成。如:很多学生反映:对“时区”和“区时”感到难学,难驾驭,特殊是在钟点不变的状况下:“自东十

8、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这四句话,难以理解,甚至认为这四句话有错误。这时,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利用一本书自制教具,将书本分开,装订线表示本初子午线,封面表示东十二个时区,封底表示西十二个时区,将书本合为圆柱,合拢的交界处的经度就是180,即志向日界线。将合拢的部分面对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东十二区在180经线的西面,西十二区在180经线的东面,形象地看到从东向西和从西向东是怎么回事。学生便不会被抽象的学问弄得头昏脑胀,问题不再是问题,难点如此简单突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念,使课堂气氛大为活跃。2.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化大为小”,“化抽象为直观”。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通过其独有的奇妙的表达和表现实力,把自然界很多抽象的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人们的视野极大地拓宽。如:地球公转这个大范围、抽象的宇宙物质运动,通过多媒体投影,便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多媒体课件还可把一些无形的地理现象直观表现出来,形成表象,如:大气运动,水循环运动等,通过多媒体便将问题“化大为小”,“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使课堂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