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94166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联系汇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环节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窗们先要迅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注重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窗们可浏览一下短文背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窗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保证答案的对的,同步答案规

2、定:精确,简洁,全面。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立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爱好,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概括某段大意-(1)要精确的概括出段意,一方面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晰段内各句的互相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重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教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历来不打骂我们

3、”一句来概括段意。(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重要意思。例如家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诸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家乡的所见、所闻、所感。(4)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种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洁的语言把几种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人们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人们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概括全文的重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成果如何4、说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核心要答出“变”来,如:她从此前变得5、五种体现方式:记叙、描写、阐明、议论、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是

4、作者在记叙中所记事物刊登自己的见解。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6、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构造形式体现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一方面必须读懂文章的重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重要措施有:()先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略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重要描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

5、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仍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崇高品质。(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发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体现了她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4)、从中心句找

6、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种人,她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浮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7、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体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8、“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题型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第2 / 页9、“赏析优美语句”题型(重要有两种题型)、“”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精确地)阐明了事物的特性,可以激发读者的爱好(符合实际状况,具有科学性)。B、“”词能不能删掉

7、?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阐明了,可以激发读者的爱好,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精确地阐明了,符合实际状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措施,语言特色,修辞(1。比方:生动形象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突出特性4。排比:加强语调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调));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构造(在全文中的作用)。10、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的一种)11、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

8、,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三、示范举例:1、是什么?我们在回答“是什么”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应当问什么就答什么。要注意保持问题和答案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是”前面的语句都该保存。(例:养花的最后一句)2、为什么?我们在回答“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时,一般要讲清因素,再讲成果。讲清因素时,要写出人物是如何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问题时,要加入“由于因此”“由于因此”等表达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例: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种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我们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本上,联系课文内容回答:“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发明伟大的马克思

9、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的的基本上的,因此说她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第3 页3、怎么样?我们在回答“怎么样”此类问题时,一般要着重讲清过程或状况。(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这样一种问题:“五壮士是如何痛歼敌人的?”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描写五壮士如何引敌上山,而后又如何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的过程进行回答,回答时还要把五壮士的神态、语言以及杀伤敌人的状况讲具体。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引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对的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结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引学生理解语言文

10、字如何体现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从中看出阅读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大多数学生遇到阅读题型就体现出畏难情绪,草草读完文章就急着做题,答题不完整又答不到点子上,导致语文学习好学而难考的尴尬局面。其实,阅读理解题并不像有些同窗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明确解题规定,遵循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某些类型题的解题措施,大部分题还是可以对的解答的。如果掌握了阅读理解的解题规定和做题思路,就会消除畏难情绪,所谓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在启蒙教学阶段就进行渗入培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某些教学体会和浅见,且将阅读理

11、解解题思路基本环节大体可以总结为:1、速读原文材料;2、看清题目规定;、细找文中原话;4、认真回答问题。一) 速读原文材料优化阅读措施,讲求阅读实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认真地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引是相称故意义的。培养迅速阅读能力,指引对的的阅读措施和思维理解的措施,我重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严格规定,严格练习。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有许多不良习惯,有的喜欢小声朗读或用手指、笔、尺子等指字认读;有的则习惯咬文嚼字,逐词逐句慢慢读,觉得这样读才干读得

12、透彻、理解得深刻。针对这些不良读法,在阅读练习时,我规定她们做到:集中注重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迅速阅读,迅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规定阅读的时间,一定要准时按量完毕。2、教给读法,自主感悟。语文课程原则明确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读法指引上规定做到对阅读材料要一气呵成读完它,中间不能停止或复读;尽量使用默读,达到在感知中认读,在速读中感知。3、捕获信息,重点突破。学生阅读,既有“从书面文字开始而止于大脑的某种再现或解释的过程”,也有“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在阅读中又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种“真正积极的、由内心促动并受

13、内心支配的过程”。阅读的同步要用笔标出不懂的字、词或句子,以便及时解决。课文神童的“秘诀”中陈毅读书的措施,学生可以借鉴。认真地阅读文章是做好题目的前提,只有认真地通读全篇,做题时才干胸有成竹。(二)看清题目规定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规定期,核心的字、词或句子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第二遍读文章规定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1、基本知识,牢牢掌握。阅读题型多种多样,但是一定有基本知识的考察,例如填标点符号、填关联词语、填拼音、找错别字、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摘抄比方句、划出中心句等等。这些考察的是学生

14、的基本知识,课堂里一定训练过,粗心的同窗却往往会与对的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规定圈出对的的词语,有的同窗反而把错误的词语划去了。类似的状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窗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在做这些基本知识的题目时要格外仔细,这些题目尽量不要失分。2、生字新词,不要着急。试题中一旦浮现生词,一般会注上中文词义,如果没有注出词义,那么学生应当这样解决: 运用构词法即拆分词素的措施来猜出这个词的大体意思;有些名词要联系上下文意思来猜想其意思;有的生词是故意不给注释的,是要在题目当中浮现的。最常用的两种状况:一是,要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15、语。例如:实际的体现和所得到的称谓或名声是一致的。第二种状况相对于难度小某些。3、弄清问题,巧用“原话”。对于某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精确答案,要善于运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句子设计的,可以从文中一句找到对的的答案;有的问题是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设计的,因此可以从文中的某一段找到对的的答案;有的有的问题是根据整篇文章设计的,规定学生认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或信息进行逻辑推理。4、想像说话,联系生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最怕遇到回答问题和想像写话,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几句话。这样的题目往往要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品质,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如何做的。在平时的训练中,提示学生写答案时要答满线格。例如:邻家的星期四“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目前整个儿成了邻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长期不易平息的联想来。”请你联系上文写写“我”也许联想到什么?(一连三张纸条,一连三次提示,这位女主人真是热心哪!她让我们充足感受到悉尼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愿这些环保意识也能扎根在我们心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能越来越美丽,以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