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4149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丛林二十要则看待企业文化建设福建佛学院研究班 释定祥摘 要:丛林二十要则是百丈大师所制定的丛林清规制度的唯一现存文字。虽说它不能一一排列出原有的清规面貌,但百丈大师所创清规制度的动机和考虑则可从中一窥端倪。二十条规则看似简单易解,然其精神用意却十分宏大和深刻。虽然二十要则最初是针对丛林僧众所拟定的,但其精神却有广泛的价值意义。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通过参考丛林二十要则亦可从中挖掘出令人振奋的可借鉴处。 关键词:丛林二十要则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存并发展的核心力量,亦可看作是企业在市场济经竞争中的软实力。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保证企业得以良好的生存,之后才谈及良性和长足的发展壮大。因而,

2、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而言,犹其在此文化日益受到大家注重的社会环境里,一种优质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个无法忽略的部份。所谓好的企业文化,简而言之无外是为企业的整休环境培养出一种较高人本化,并具备高尚和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得员工在工作当中亦能体现出自身的生命意义,而非仅是生存的必须。从而企业和员工可以融为一休,为社会大众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极积的一面。犹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整体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若说硬件设施是企业的躯壳,那么企业文化更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虽然在此竞争激烈的市场济经中,先进的硬件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但企业的管理方式却是能否成功驱动和驾驭它们的关键,

3、而管理手段的优劣则直接体现出一个企业文化的好坏。在当今所有企业都在为能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文化氛围而努力着的时候,各种形态的企业文化也就喷涌而出。当然,企业文化的类形之多,那是因为应时应地而有所差别,但条条大道都是通向同个方位的。因此,不论哪一种企业文化,它都必须围绕着真、善、美来设计和建立,若非如此,则不能称之为企业文化。本文试着在众说纷纭中,选择百丈大师所创制的丛林要则二十条来探讨有关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要知道二十要则为何,以及它的制定目的。然后再说明丛林和企业的相似性,从中找出两者的契机点,这才能为本文的开展理出头绪。最后才是正式进入探论二十要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参考意义。一、印度佛教传入中

4、国早期便开始有针对本土僧人的相关制度出现,原因是在原有的印度佛教的一些戒律无法适应本土环境的情况下而制定的。通过历史的不断变迁,在两千多年的本土佛教发展中,又连续不断的出现了许多相关制度。但若要说其中影响最深最远的,则非百丈大师的清规莫属。但原有的百丈清规早已不传,今时所见的清规多为后人编修所成,其已不是百丈清规的原貌了。所幸的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丛林二十要则是百丈清规的一部分。如下所述,即为丛林二十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

5、问以勤习为入门。 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处众以谦恭为有理。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作为中国主导的文化潮流,儒家一直以天下大同为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倡导以礼乐为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由于礼乐的至治,就可以实现礼运篇里天下为公的目的。但是经过千年的传习,一直到了唐代,才在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里,实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它在形式上,固然是一种佛教僧众的集团,然在精神上,它是融合礼乐的真义和佛教戒律的典型。如果讲到一个真善美的社会风规,恐怕只有求之于丛林制度了。百丈大师创建丛林以来,他的初

6、衷本意,是为了便利出家僧众,不为生活所障碍,能够无牵无挂,好好地老实修行,安心求道。尤其是他没有参合世俗之心,所以他的一切措施,自然而然地便合于儒佛两家慈悲仁义的宗旨。即然是以慈悲作为宗旨来制定清规制度,那么自然而然百丈大师是本着慈悲度人的心怀来制定百丈丛林清规的,现在所能看到的百丈清规唯一留下的遗存文字,丛林要则二十条便可作为百丈清规的精神来研读。本文并不专门讨论清规制度对于丛林的作用,然若想要弄清楚百丈制定清规的用意,就必须知道所谓丛林是指什么,为何丛林的建立必须要有清规制度进行辅佐。所以在讨论清规制度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丛林”定义的认识:禅林宝训合注卷一:“丛林者,乃众僧所止之处。行人栖

7、心修道之所也。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也”。卍新纂续藏经M第 64 册 P1263 禅林宝训合注。 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日:“丛林二字喻也,丛林乃草木葺聚集之义,喻僧坊为从所止之处,行人栖心行道之所。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卍新纂续藏经M第 63 册 P1244 百丈清规证义记。丛林只是一种比喻,是指僧众和合安住一处,有如树木丛生一般。不仅指僧众和合修行的人数之多,而且也暗喻着出家修行道场的磅礴大气。在这样一个组织里,要做到真正的和合无事,就必须依靠实际可行的管理方法,也就是一整套系统具体的丛林清规制度。二、丛林和企业看似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给人的印像一个是古老而生

8、辟;一个则充满朝气而活力四射。这样两个东西又如何能够联系在一起呢,从表面看来,似乎太过牵强。但是,看问题总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应该深入到它们的内里,找出彼此的内在相似性。笔者试从两者间找出相似性,但首先也要说明,丛林和企业的根本差别是什么。那么就先说明它们的不一处,然后再叙述二者的共通性。已如上文所言,丛林是比喻众多的出家众和合一处修行的景象,丛林只是作为一种提供出家修行者能够安心办道的场所。可见,丛林是一个有很多僧人一起居住的地方,它是作为清净的场所出现的,而不存在盈利性质。这也正是丛林和世俗企业不共的地方。依照百度百科所说的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

9、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可见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组织,而丛林则是非盈利社会组织。说到这里已然知道丛林与企业不同的地方,而二者的共同处便是它们都有组织性质,无论规模的大小,它都具有组织的形式。而不管什么样的组织,都有相对的规章制度。在了解了丛林与企业二者间的联系性后,便可进一步讨论二者之间更深一层的文化思想层面的联接。三、丛林制度可看作是本土化后的佛教戒律,但即便如此,它又不能完全取代原有戒律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说它是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后的一种中

10、外结合的文化产物似乎更为合适。之所以认为丛林制度是一种文化,因为它正是本土佛教整体文化中的一部分。可以说,它是佛教思想精神形式化的一种表现。仅从百丈大师所留下来的丛林二十要则便可以知晓这一点。既然这二十条要则代表着丛林清规制度的精神,那么它即指示着丛林出家众的修行生活的规则。所以称要则,是因为它很清楚地告诉出家众,在日常的修行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最为基本的事项,而这些事项正是丛林中僧众修行能否安定祥合的保障。因此看这二十条要则,便像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一种企业文化。如果丛林中的大众都能够依照而行,那么这个修行道场便可以有序良好地运转,当中所体现的更多是自觉性,而不存在强制性。这样一个充满自觉性

11、的良好管理机制,难道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想保有的。以下笔者就以列句的方式一一把二十条要则和企业文化理想的建设对应来说明。(一)、企业理想的内部环境建设。正如要则第一条所言“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企业想要从初创期逐步健康的发展壮大,首先都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环境可分为内部的小环境和外在的大环境。虽然外在的大环境是一个企业所没法控制的,但企业内部的小环境却是能够把握的。一个较为安定有序的环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实在是至关重要。就像丛林僧人的修行是要在一个平静稳当的环境中才可以达成自身的追求,企业也是如此。特别在这样一个群起纷争的经济体系里,如何保持自身强有力的根基,以作为进一步发展

12、前进的保障,无事安合的企业内部环境建设就显得十分关键。对于在企业中工作的人员来讲,企业的当前情境也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其情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绩效的高底。所以,不但对于一座丛林而言是如此,即便是以经营为手段的企业来讲亦是这样,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出家修行说到底是自己的事,而企业的运转却是要靠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不管它的规模有多大,历史有多悠久,它都必须时时保证自身内部环境的安定,这样才有利于它的向外扩张。然而怎样才能创造出这样的有利情境,关键在于无事。不是说企业无所事事,而是指不要事外多事。现代的企业所要面对的外部环境是越来越复杂,要处理的事情也就越发难搞。在这样情形下

13、,自然是能退就退,当然只在不违背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需要的事发生。这是企业面对外在环境的基本举措,企业内部而言也是如此。企业内部要实现无事,就最好将以下的要则贯彻到企业各层人员的思想行为当中。(二)、培养员工互助互解的和合氛围。佛陀创建僧团,同时也立下了六和 一、身和同住; 二、语和无诤; 三、意和同悦; 四、戒和同修; 五、利和同均;六、见和同解。无诤的教旨,意在使僧团避免人事物所产生的各种纠纷。僧团如果皆能依此而行,那么无论发生怎样的事情,皆可以通过六和的精神来疏导,从而避免整个僧团组织因为某种事件而导向危机。同样,在企业当中六和的思想也可作为员工相互谅解,相互帮助的指导。

14、在日本企业,普遍是以六和的精神来作为公司企业的主要文化教育,教导员工在人事物的处理上都应以六和无诤的精神进行考量,从而摆脱了许多不必要的纷诤,能够将全身心的注意力都投向企业的运营中。这不但节省了许多的人力精力,而且还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正像要则所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每个众生都具有烦恼,而烦恼正是一切人为灾害的原始起因,犹其是随时都可能遭遇不如意事的工作人员,更可能因为心情的不顺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应该时时提醒教导企业内的员工学会遇事能忍、受辱不怒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至少也要做到不轻易影响工作,甚至是整个内部环境的气氛。又如经中所言:“行慈悲忍辱平等善

15、法,能背尘劳趣求安乐”。大正新修大藏经M第 01 册 P 0003 毘婆尸佛经。可以看出行慈悲忍辱之道是远离劳顿趣向安乐的最佳方式,因此,培养一种平等慈悲、忍辱不诤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企业中的员工人人皆能守以为常,那整个企业的运作环境也就一团和气,这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大为有益的。在组织行为学中有特别提到人际冲突的几大原因:一、个人差异;二、信息不充分;三、角色不相容;四、环境压力。(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262页。这几个人际冲突的诱因,虽有侧面的不同,但其大体可归结为一点,就是理解上的差异。个人之间的态度和性格等都是这种不能互相理解的原因

16、,而要减少这种因为不能理解而导致的冲突,就必然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无论是进行各种信息渠道的弥补,还是将个人的包容性进行扩大,都要使得企业内部保持最大的兼容性。(三)、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己之先的无谓精神。当前的社会现相之一是工作岗位供小于求,所以大家都必然十分珍希工作的机会。因此在工作当中表现出近乎发狂的情况也就比比皆是。然而这样的积极状态大多并非出于真实意愿,而是生活所迫不得已之事。而要则所说的“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则一定是完全发自于内心,所以这种执事尽心不是无奈不是做作,而是一种自觉。想要在企业中倡导一种事事以公为先的精神,就一定要让所有的员工不会觉得工作只是一种生活所需,而应该是自己生命价值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就是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企业是自己的,而自己工作热诚投入的多少,就直接反映出自己为生命创造了多少价值。像这样无私无谓精神的养成,要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