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94015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律与美文共舞(盛燕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 目:高中语文论文题目:旋律与美文共舞浅谈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工作单位:醴陵四中姓 名:盛燕青旋律与美文共舞浅谈音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将音乐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只要选取的背景音乐,能与教材文章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体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相互和谐、协调,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从而有效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关键词】语文 音乐 教学 音乐与文学是一对孪生兄弟,自古以来有着不解之缘。古代的许多文学家,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同时也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健康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也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文

2、学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为自己构筑精神家园。教学中,音乐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师们不得不针对新的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再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难点在于:古诗文的比重占了整个教材阅读课文的近三分之二。学生老师在较长的时间里都要面对这些古诗文,如果按传统方法学习,其枯燥乏味可想而知。针对教材的特点,我尝试将优美的旋律恰当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激情。以下是近来我将音乐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用音乐引入新课,营造浓厚的氛围 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通过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音乐将学生的思维聚拢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3、兴趣和欲望,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赤壁怀古的过程中,首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那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战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鲜活形象历历在目。强劲的旋律带领学生感受雄厚的历史,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着新课的开始。 当然,使用音乐辅助课堂教学要符合课文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营造或宁谧、幽深、肃穆、悲壮;或幽默、轻松、凝重、哀婉;或热烈、冷峻、活泼、欢快的课堂氛围。如登高的雄浑壮阔,山居秋暝的静谧安详,孔雀东南飞的缠绵凄楚气氛等等。以音乐导入新课,音乐运用恰当与否,是这堂课是

4、否成功的关键。 二、以音乐烘托诵读,让激情随之飞扬 欣赏音乐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音乐作品本身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千情万态和感情基调。把这种活动运用于语文课堂,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创造能力。实践中,配乐朗诵是使用得最多的教学手段,使用得好,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朗诵琵琶行,可以配上古筝乐曲十面埋伏,朗诵钗头凤,可以配上古琴曲渔舟唱晚,朗诵江城子 十年生死可以配上二胡曲江河水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当我们走进课堂,用智慧和情感营造艺术情景,使学生的心态从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堂主人公角色逐渐转变,学生的情感就会和我们产生共鸣,这正是师生交流

5、过程的最佳切入口。 三、用音乐渲染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音乐这个媒介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想象的天空,给学生充分的享受,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分析完虞美人春花秋月这首词时,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李煜凄楚无比、痛今追昔的苦闷心情,我播放了配乐而唱的虞美人,学生沉浸在音乐声中,将心比心,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四、以乐曲引导写作,展开丰富想象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绘画,

6、是凝固的文学;而音乐,则是流动的文学。其中的美妙,我们可以流泻于笔端。不同风格的音乐,都可以使人们的内心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动,只要细心聆听,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同样可以使文字在音乐中飞翔。在学习琵琶行后,我们发现,课文中作者对琵琶声的描绘,可谓绝唱。受此启发,课后我曾尝试让学生听乐曲作片断文:先播放古筝名曲十面埋伏、高山流水,让学生听后将感受付于笔端,十分钟后让学生上台交流作品,很多学生都能任思绪驰骋,写出比较理想的片断来。 音乐,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 “活”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艺术与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却是相通的。教育应该探究艺术,将艺术引进教育,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地、,乐于参与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健康优美的旋律飘进课堂,让语文教学中多一点旋律飞扬的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