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93874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实用方法古诗欣赏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欣赏专项训练题一、春山夜月 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1、下面对这首诗抒发的情感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CA、抒发了诗人爱美而不掠美的思想感情。 B、抒发了诗人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C、抒发了诗人热爱山水的情感。 D、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感。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A、 这首写景诗巧妙地处理了虚实、总分、点面、远近、动静等关系,准确地描绘了夜月春山的优美景色。B、 颔联既写出了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C、 尾联从听觉写到视觉,因声寻远,南望夜月

2、下的远方楼台。D、 这首诗清新超逸,与杜甫的春望风格相似。二、望江南 苏轼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暗年华。1、下面对这首词上下两片内容概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BA.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B.上片描写登临所见之景象,下片表达思乡的落寞心绪。C.上片叙述登超然台的经过,下片表达家国之忧思。D.上片主要写初春时节江南的细雨绵绵,下片抒发作者回家无望的惆怅。2、这首诗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能够紧扣这一特点分析的一项是( ) AA、这首诗描绘了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等景象,表现了作者炽烈的思乡之情

3、。B、“诗酒暗年华”这是一点睛的议论,道出了作者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之人。C、“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D、这首词写景,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了。 三、比较阅读(甲)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搂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乙)城南 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乙诗中最能表现甲诗中“千山急雨来”的一项是( ) BA. 雨过横塘水满堤 B. 乱山高下路东西C. 一番桃李花开尽 D. 惟有青青草色齐2、细读甲、乙两诗,关于“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两诗都描写了“雨

4、”,但甲诗中的“雨”是主角,乙诗中的“雨”是配角。B、甲诗前三句渲染“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与气势,最后一句才让主角“雨”出场。C、乙诗写的是甲诗未来得及表演的主角“急雨”的情状。诗人选取了“城南”这一隅作为其舞台。D、两诗中作者对“雨”的情感有所不同:甲诗纯然是欣赏雨壮美之势的一面,乙诗却侧重写雨具有破坏力量的一面。 四、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1、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人生的不同生活阶段中赏梅的不同情致,“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一句描写了作者( ) BA、少年时赏梅而醉 B、中年时对梅落泪

5、C、晚年时对梅落泪 D、晚年时无心赏梅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DA、这首诗处处跳动着作者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约略可见。B、末句中的“梅花”具有比喻句,喻指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指国家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C、本词运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在对比中表现作者生活的巨大变化,在衬托中表现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D、此词与作者的另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语言风格相同,清新自然,欢乐明快。 五、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觉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1、下面对“手倦抛书午梦长”所体现的诗人的

6、生活情态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BA.百无聊赖 B.闲适安逸 C.困顿疲倦 D.飘零孤苦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A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竹方床”,使人顿觉气清气爽。B诗人“莞然成独笑”,显然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悟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C“数声渔笛在沧浪”,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D此诗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感情抒发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直接鲜明地抒发情感。 六、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役,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1、下列对全诗内容概括最

7、准确的一项是( )AA、全诗从多个侧面抒写诗人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B、全诗写冬夜景色,旨在抒发思乡怀亲之意。C、全诗写拂晓前百姓听闻战役时恸哭不已,哭声传彻四野的凄惨景象。D、全诗写诗人怀想古人而发出的无限感慨。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首句用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B、颔联巧用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C、深夜,渔夫樵子不时传来的“夷歌”之声,令诗人感到欣慰。D、尾联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充分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 七、虞美人 听雨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

8、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关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DA、“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一句,流露出词人对年少时荒唐、虚度年华的悔恨。B、“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写出了词人壮年时漂泊孤苦,由“客舟中”三字可以看出,词人经常乘舟去做客,其中艰辛可想而知。C、由“悲欢离合总关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可以看出词人已大彻大悟、超然出世,尽情享受听雨之趣。D、在写到自己的漂泊孤苦时,词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痛苦的遭遇和感受,只展示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但他的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其中了。2、下面对

9、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这首词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B、这首词按时间顺序展开,以“听雨”作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C、同是“听雨”,词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却听出了不同的感受,由他听雨心情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身世处境的变迁。D、三幅听雨的画面,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寂的人生长卷,也侧面表现了社会从动荡离乱到相对稳定的演变过程。 八、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1、下面对诗中所表现的作者的心情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A、凄清孤寂 B、轻松欢快 C、缠绵悱恻 D、惆怅悲愤2

10、、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B、诗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其诗作都有政治失意之感。本诗中“独鸟背人飞”也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了满怀的悲愁痛苦。 九、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1、诗人发出“身入孤舟,漂泊无定”之叹是因为( )BA、吴中苏州好 B、四泊百花洲 C、杨柳都相识 D、云山苦见留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A、开头两句交代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B、诗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因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的心情。C、颈联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相融,浑然一体。D、这首抒写旅途感受的诗,特点在于轻快清新、洒脱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