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93438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导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基本要求11.1 总 则11.2 基本规定12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3路基3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含水量偏高或有“弹簧”现象3桥梁与道路连接部位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3水泥稳定土类基层4混合料摊铺时粗集料集中、离析4基层不平整、松散4沥青混合料面层5沥青混合料面层龟裂、横向裂缝5沥青混合料面层车辙、壅包6沥青混合料面层松散掉渣6沥青混合料面层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7沥青混合料面层与检查井衔接不平顺,井圈周围路面下沉破损8人行道板铺筑9人行道板松动、破碎、断板9人行道板与构筑物(检查井、路灯底座)周边不平顺10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缝隙过大10盲道设置(提示盲道、行进盲道等)不全或缺失11砌体

2、挡土墙(存在空隙和孔洞、沉降缝不贯通、不直顺、泄水管堵塞等)11平侧石线形不顺、破损,侧石前倾后仰123 排水工程常见质量病害14管道混凝土基础、检查井底板混凝土起拱、开裂,混凝土高低不平、出现蜂窝、裂缝、起砂、掉边。14护管混凝土线形不顺直、宽度、厚度、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有跑模现象、有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15排水管道铺设偏差16排水管道及管道接口渗漏17砖砌检查井墙面空鼓、裂缝,管道与墙面结合处开裂18检查井井盖板制作及安装质量问题19检查井及检查井周边地面沉降21排水管道沟槽填土沉降22小管径管道、支管破损24管道闭水试验不规范244小型(简支)桥梁工程常见质量病害26墩台工程26

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26立柱两次浇筑处错台,色差27立柱、盖梁竖向裂缝27桥梁上部结构27现浇箱梁顶板的裂缝27预制梁板铰接缝处的裂缝284.3 桥梁支座定位偏差28桥面系28伸缩缝衔接不平顺、破损28桥面伸缩缝渗水29预制混凝土栏杆榫槽固结质量差、防撞墙(墩)裂缝以及与伸缩缝不贯通29桥面铺装层表面裂缝30桥面排水设施不畅30桥头钢性材料与柔性材料相接处出现跳车30附录A31附录B32附录C33附录D34附录E35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技术指南(暂 行)1基本要求1.1 总 则 为提升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强化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预防与治理,根据

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等规范、杭建工(2011)308号文件以及我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道路工程(含道路施工范围内的排水工程、小型(简支)桥梁工程及附属工程)。 本技术指南所称质量病害主要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含道路施工范围内的排水工程、小型(简支)桥梁工程及附属工程)因施工方法不当而产生的影响市政工程道路结构、使用功能和观感的常见质量缺陷。本技术指南提倡在质量病害防治活动中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科学管理方式。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除应执行本技术指南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1.2 基本规定 建设单位应组织开展所组建的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质量病害防治工作,落实各参建单位履行本技术指南规定职责。建设工程实行代建制度的,建设单位应督促代建单位落实质量病害防治责任。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书(附录A)。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及时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质量病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留存记录。建设单位应督促各专业管线产权单位,按照规范标准、设计要求及本技术指南的要求,合理

6、组织协调建设时序和对位于人行道中的检查井规划定位,防止产生二次开挖,导致道路基础的破坏和影响人行道板铺筑的观感质量。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道路主体施工单位和管线施工单位共同对管线敷设后沟槽的回填质量进行验收。1.2.4 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实际工况,会同施工单位制订合理的施工工期,保障达到工程质量所必须的施工和养护条件。1.2.5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中考虑公交专用道及道路交叉口基层、面层的加强,并选用抗车辙性能较好的面层材料。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排水、地基处理、管道检查井回填质量、桥梁台背回填质量等提出设计要求。1.2.6设计单位应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和交通等级提供后续检测所需的

7、各项技术指标。设计单位需提供的设计指标要求详见附录B。1.2.7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写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书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审核。项目部应编写常见质量病害防治施工专项方案,经施工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1.2.8 施工单位应根据常见质量病害防治施工专项方案,分阶段(部位)进行过程验收,出现不符合质量病害防治要求的,应及时进行纠正或作返工处理。1.2.9施工单位应及时收集、整理质量病害防治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文字及相应的影像资料)。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完成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实施情况报告(附录C)。.10

8、监理单位应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书和常见质量病害防治施工专项方案。根据质量病害防治要求,编制相应的质量病害防治任务监理实施细则,对相关部位进行监理。1.2.11监理单位应严格实施质量病害防治工作的各项要求,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消除工程质量缺陷,留存相应监理纪录和见证影像资料。影像资料留存要求详见附录D。1.2.12监理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完成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报告(附录E) 。1.2.13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对采购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验严格把关,对水泥稳定土类材料、沥青混合料面层等半成品材料可在合同中增加驻厂检查,

9、以确认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对各种管材、检查井盖、桥梁伸缩缝、支座等产品的供应商,可建立质量信用制度和必要的平行检验(试验)制度。.1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常见质量病害防治工作列入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监督管理中应当加强下列内容: (一)监督检查相关责任主体落实质量病害防治工作的质量行为。 (二)抽查工程质量病害防治过程中的工程实体质量。 (三)项目竣工验收时,监督抽查下列相关资料:1、项目开工时,建设单位签署的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书。2、项目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提交的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防治任务实施情况报告。3、项目竣工验收时,监理单位提交的杭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

10、害防治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报告,。2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含水量偏高或有“弹簧”现象产生原因:1)道路建设周边地块未规划排水出口,地下水位高或上层滞水渗入路基土层。2)边沟、排水沟未按设计要求施工或未及时清理,排水不畅。3)雨汛期,未考虑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措施或措施不当,雨水浸泡路基。4)路基填筑土含水量大或者采用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基填筑材料。5)宽度较大的道路中央绿化带没有考虑永久排水措施,雨水侵入路基。技术措施:1)路基施工过程中,制定临时排水专项方案,开挖修整边沟、排水沟,并保持排水畅通,确保路基施工期间有专人负责排水工作。2)设计未明确排水要求或施工现场排水和设计要求不符

11、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及时调整。3)雨季时,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路基浸泡。4)对路基局部出现“弹簧土”现象,必须查明原因,采取换填、挖开晾晒或其他措施(如混掺生石灰等),确保重新填筑的材料质量满足要求。5)道路中央绿化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绿化隔离带)宽度较大(一般大于3m)时,应在绿化带内设置永久性排水设施(如设计时没有提及,应与设计单位联系),否则雨水侵入路基,造成路基的损坏。2.1.2桥梁与道路连接部位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产生原因:1)桥头过渡段软土地基处理不当或施工预压时间不足。2)桥台背回填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未做分层回填压实,回填土压实度不满足要求。3)台背与路基结合部未充分压实

12、,存在虚填现象,产生细小裂缝,雨水渗入后,导致路基下沉。技术措施:1)桥头处于软土地基的,设计单位应有预压或加固处理要求,施工单位应保证设计要求的预压时间和加固处理的质量。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台背回填材料(一般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设置横向泄水管或盲管。采用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分层夯实,控制分层填筑厚度,分层碾压后应符合设计(压实度)要求。3)现场具备施工条件的,桥梁台背和锥坡与路基应一起填筑。4)鼓励施工单位开展桥-路连接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开展“样板段”施工工作(如延伸扩大混凝土搭板,轻质回填材料、复合土工材料的使用、土基的处理等)。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混合料摊铺时粗集料集中

13、、离析产生原因:1)混合料摊铺机摊铺时,粗集料容易被搅到两侧,而细集料集中在中间。2)摊铺宽度越宽,混合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离越明显。3)施工辅助机械和人员未能及时跟进。4)混合料级配不稳定或运输与倾倒过程中产生离析。技术措施:1)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混合料摊铺。摊铺机应保持匀速行驶,辅助机械和人员及时跟进,对不均匀部位及时修整。如图2-1。2)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2/3以上,以保证分料器转动时混合料均匀搅动。3)摊铺机摊铺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器最大摊铺宽度的2/3,摊铺速度不大于4m/min。 图2-1 水稳层摊铺机摊铺 图2-2水稳基层不平整4)严格控制材料的最佳

14、含水率及粗集料的最大粒径、配比,严格按要求运输卸料。基层不平整、松散产生原因:1)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离析、未达到级配要求,易造成基层松散。2)水泥稳定土类材料拌制时间与摊铺时间脱节,人工摊铺导致基层厚薄不均。如图2-2。3)基层成型后,养护措施不到位或过早开放交通,通行重型机械、重载车辆,致使基层不平或松散。4)道路基层标高控制不到位,高于设计标高。5)压路机吨位不足或未开设振动模式、或未能根据摊铺压实厚度合理选用压实设备,碾压遍数不够、或碾压厚度过厚,超过施工规范或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如图2-3。 图2-3水稳基层松散 图2-4沥青面层裂缝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混合料质量。对原材料,混合料

15、拌和及混合料出场加强控制,严禁不合格材料运至现场。建设单位应建立材料半成品质量延伸管理(监理)制度(如驻厂检查、飞行检测等)。2)加强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拌合料完成时间到摊铺完成时间的控制,不应超过水泥(拌合料)初凝时间,并留存出厂记录与摊铺时间记录。3)摊铺前对基层的标高、平整度进行断面测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应进行处理。4)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分层厚度一般为1520cm,最大不超过25cm。或根据试验路段试验结果,选用压路机吨位或开设振动模式,确定压实厚度及碾压次数。5)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完成后,立即采用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禁止车辆碾压及通行。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龟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