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930997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2.理解孟子的论辩艺术和仁政思想。教学流程:一,导入:就接触了孟子及其思想,你能不能和大家讲讲你所知道的孟子。孟子简介:孟子,名轲,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他宣扬“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的仁政思想。他以孔子常说的继承者与捍卫者自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是儒家经典之一。文章中饱含对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以及对广大人民的同情。文章以雄辩著称,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达孟子“仁政

2、”思想的寡人之于国也。二:表现学习目标。三:朗读:单个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让12为同学评价,齐读一遍。四:作为文言文,首先我们存有字词句上的阅读困难,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阅读的非常仔细,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把同学们所提比较普遍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整理出来了,请看大屏幕。(表现学生所提的文言文知识的问题)词: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好战,请以战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

3、饿莩而不知发。(重点注重加点的字)五:文章内容主题分析。表现问题一:梁惠王问孟子“民之加多”的问题,孟子却反问他“五十步笑一百步”的问题,二者之间有何联系?梁惠王之政:移民、移粟的政策(用心) 走五十步邻国之政 走一百步都没有为百姓着想 都是逃跑 本质相同如何疏通梁惠王之政与别国一样:教师引导:1,找出能反映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句子,并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魏国的社会现状,虐政。(2)王好战:梁惠王喜欢打仗,而打仗最直接结果别是家破人亡,那个百姓喜欢这样?表现背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4、;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生产力严重破坏。兵员缺乏、劳力缺乏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很多诸侯国崇尚“霸道”思想宣扬以武力征讨天下,使别国臣服,从而实现自己势力的扩张。梁惠王如此关心“民之加多”目的不是关心人民生活是不是过的好啊,而是为了增加人口,为他打仗,所以老百姓早就看穿了梁惠王的把戏,所以说,梁惠王之政与邻国之政本质是一样的。师:那孟子认为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百姓归顺,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呢?这也是我们同学们最注重的话题。表现问题二:本文表达了孟子什么思想?哪些句子能表达他的思想?与前面说的“霸道”相反,孟子提倡王道:主张施仁政,“保民而王”,即通过安抚百姓,使民心归顺,

5、从而被拥立为王。找出文中表达孟子的仁政思想的语句并概括其内涵。措施:“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内涵提炼:不违背规律发展农业,提升百姓生活水平,让百姓安居乐业;重视礼义教育,百姓互敬互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结果:“王道之始也”;“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具体讲解:违农时的社会现实;五十者、七十者的特殊身份: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投影:学生所讲的相关孟子“仁政”的名言警句,并齐读一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6、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不过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王道。)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表现问题三:为何不直接批评梁惠王的缺乏?注意身份。表现问题四:通过梁惠王的话,能够看出他当时有怎样的心理?(陈好宇、李玉倩等8位同学)尽心焉耳矣、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自负,自我感觉良好。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不满、困

7、惑,急于要找到答案。师问:大家说能直接批评梁惠王吗?(不能)嗯。孟子也是这样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师问:那孟子的做法是什么?以战喻。王好战,孟子投其所好,反问梁惠王,使得梁惠王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也就承认了与邻国之政无本质区别,自不过然地落入了孟子的陷阱。从而为他下文宣扬“王道”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个问题简介地回答了丁祥同学的问题:表现问题五:孟子游说的高超技巧是如何表达的?(修改:本文是如何表现孟子的论辩艺术的?) 1,抓住对方心里,投其所好,步步深入“请君入瓮”法同学们能不能说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方面? 2,以喻析理。原文:“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时“以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并无区别。原文:“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效果:使阐述的道理更形象,增强了说服力。3,以势夺人,使用排偶句。音节铿锵,感情激越,增强了论辩的气势。(让学生读,尽量读出气势来!)师:当然,孟子有无正面批评梁惠王?有。最后一段。(梁惠王意识到错误的前提下说出的。)齐读一遍,领略亚圣的仁政思想及其论辩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