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92098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范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1海军将领邓世昌教材简析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大义凛然的行为,那掷地有声的语言,那大方激昂的神情,无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文章按事情开展顺序写。第1段用简短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邓世昌。第2段讲了甲午海战爆发的时间和地点。第36段详细刻画了邓世昌带着“致远”舰英勇杀敌、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第7段歌颂了邓世昌的英雄行为,表达了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的心随激战的变化与开展而被牵动着,无限的敬意涌动心间。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联络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大方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

2、“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2 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3 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仰之情。教学重、难点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保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谈话引入:(播放CAI课件)在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无数优秀儿女为保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解其中的一位。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 交流

3、搜集资料:关于甲午海战,你理解哪些?3 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4 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5 默读课文,考虑:课文哪些段落详细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1 读详细描写海战经过的36段,找出感动的情节。2 用心读感动的情节,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从描写邓世昌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中去想象邓世昌和官兵们当时的内心活动。3 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感动的情节,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指导朗读,读中生情,在情中去悟。4 (播放CAI课件)让我们再次走进“致远”舰撞向“吉野”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一起去感受邓世昌及官兵们热血沸腾、为保卫民族尊严不惜牺牲个人的高尚情操。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1 读第7

4、段。2 邓世昌只是无数民族英雄中的一位,你还知道哪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事迹?学生交流。CAI课件播放一些民族英雄的影像资料,同时提供相关的网址,拓展学生知识。四、总结全文回扣课题。记住爱国将领邓世昌,记住所有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历的一座座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2天窗【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关键词】:p 】: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3、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根据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5、【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件)美丽的原野,美丽的桃花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2、提醒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解决了哪个词语?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尝试精读感悟情感同学们真棒,两次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化的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一)水声如什么?(音乐)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学习第4自然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

6、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展朗读比赛。4、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二)水清如什么?(明镜)1、由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学习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学生自由练读。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四、总结全

7、文1、三月桃花水,声如竖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3、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3颐和园教学目的: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2.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3.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教学准备: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知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二.交流资

8、料,理解颐和园概况。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理解?指名说。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假设有,板书问题。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1.阅读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理解其位置。2.自由结组: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3.合作交流: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

9、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1)请各组进展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展提问。(3)教师进展适时评价、点拨。五.学习第七自然段: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2.教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10、(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3.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板书: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八.理解本文写作方法: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板书:详、略。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九.布置作业: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4高山流水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

11、厚谊。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二、回忆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理解故事的重要。三、出示学习目的1、细读课文,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朋友的。2、品读重点语

12、句,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四、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57自然段:1、 请画出钟子期赞赏伯牙所奏音乐之美 的句子,并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2、 请划出描写伯牙被赞赏后,感觉找到知音而心情冲动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先自己朗读、标画、写体会,再与小组内同学交流。5分钟可以吗?)1、自学质疑: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在组内按要求自学。2、合作释疑:在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划出描写伯牙被赞赏后,感觉找到知音而心情冲动的句子3、展示评价: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4、稳固深化:欣赏图片感受高山的宏伟,江河的宽广。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子期赞叹的话,相

13、机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宏伟的泰山!”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这时,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猛地站了起来,拉 着子期的手,说:“高山流水,知音难遇。想不到在这里能遇上您这样一位真正理解我的人啊!”五、出示自学指导二自由读812自然段,划出表现伯牙丧失 知音之痛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句 子,找出其中一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4分钟后,比一比谁最棒。)1、自学质疑: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在组内按要求自学。2、合作释疑:在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划出表现伯牙丧失 知音之痛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句子

14、。3、 展示评价:各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共同评价。4、稳固深化: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p 】:(非常伤心、失声痛哭、噙着泪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站、叹、摔”),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倾听俞伯牙吊唁钟子期的乐曲,感受痛失知音的悲伤心情并谈自己的体会。(1、)伯牙噙着泪水,弹起那首高山流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2、)伯牙弹着弹着,突然站起来,接着长叹一声把瑶琴朝地上一块青石摔去,顿 时琴被摔得粉碎。(3、)“的知音已不在人间了,我这琴还弹给谁听呢?有谁能理解我伯牙的心呢?”六、学习纪念知音部分1、教师导读引出“纪念”知音2、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内容3、体会题目内涵4、教师

15、小结(一、)总结延伸联络生活1、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教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珍惜身边的友谊。2、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警句,学生齐读一遍(二、)总结全文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这就是友谊,这就是知己,这就是知音。让我们永远铭刻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永远珍惜身边的友谊布置作业以“友谊”为题写一写你和小伙伴之间的感人故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5音乐之乡教学目的1、学会自主阅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的音乐之美。3、体会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圣殿的向往。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5、感受维也纳的美,激发对音乐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阅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维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