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920761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专题十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新人教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文档 优质人生专题十七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1.【2020德阳一诊】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敌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扎,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4分)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

2、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被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诫,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时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摘自中华读书报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6分)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

3、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结合理论成果实践成果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 【解析】第(1)小题主要措施应依据材料一概括,从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的教育系统两个方面分析。目的可以从教化民众达到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第(2)小题结合材料中“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得出其既

4、是思想解放运动又是政治运动。从思想文化角度来说,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第(3)小题依据材料“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可以得出是中共二大上制定的最低革命纲领。依据材料“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可以判断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践成果结合三大理论的意义得出。2.【2020西城区期末考】53(16分)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

5、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1)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说明“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4分)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1669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1702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1704剑桥

6、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根据上表,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3)结合所学,判断张准所述现象发生的历史时期;并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4分)1956年,我

7、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4)结合所学,说明我国编制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背景,列举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4分)【解析】第(1)小题“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是立足实用,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或理解“理念论”)的基础。第(2)小题变化趋势应结合材料由神学等人文学科到数学、化学等自然学科得出。先分析以人文学科为主透露出16世纪中期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的影响

8、,再分析以自然学科为主的原因,可以从18世纪初期英国受经济、外交、科技发展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小题由材料中体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判断出是洋务运动时期。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应结合科学这面旗帜得出是新文化运动。“科学本体”体现了既重视科学本身,又体现了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第(4)小题我国编制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背景应结合时间1956年,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时间限定条件1956年至1967年,应不难得出。(16分)(1)九章算术提出了田亩、粮食、贸易、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认为数学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2分

9、)柏拉图创立阿卡德米学园,开设几何学、算术、天文学等课程,认为学好几何学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或理解“理念论”)的基础。(2分)(2)趋势:新增课程从以人文学科为主到以自然科学为主。(1分)原因:16世纪中期,英国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在大学中增设了人文学科的教席;17世纪以来,英国逐渐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由于远洋航行、掠夺殖民地、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大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的教席;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英国在大学中增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创造条件。(3分)(3)历史时期:洋务运动时期。(1分)事件:新文化运动。(1分)科学本体:科学包括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2分)(4)背景:三大改造(或一五计划)临近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2分) 主要科技成果: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答“两弹一星”,也给2分。4本资料来自网络若有雷同概不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