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2075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中国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磨难却始终不衰,显示了旺 盛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它从发生、发展到成熟都没有脱离民间这 一片沃土。后来虽然有些剧种进入了大城市甚至进入宫廷,走向衰落、 衰亡,但大多数班社仍活跃于民间这一广阔的大舞台上。因此它从没 有割断过和群众的联系,一直是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从内 容上看,剧目中的故事大多反映的是人民的好恶爱憎、理想愿望、道 德观念、喜怒哀乐、惊恐忧怨,具有很强的人民性。从表现手段、表 现形式看,它的综合性、写意性、程式化等艺术特征与中国人民的审 美要求、艺术情趣、欣赏习惯是协调一致的。这就形成了戏曲艺术民 族性、群众性与独特性密不可

2、分的三大艺术特征。从美学的高度来分析中国戏曲,它有独特的艺术美。其一是综合 之美。例如戏曲的服装与化妆都属于造型艺术,脸谱、头面、翎子、 水袖、髯口、帽翅、水发.既是表现人物年龄、地位、身份、性别、 性格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戏曲演员表演的重要依托物,于是产生了 翎子功、水袖功、耍纱帽翅、甩发以及高难度的打出手等表演动作。 这些动作都具有一定的舞蹈美,既是规范动作,又是自由的、带着技 术性、技巧性,但又不是单纯的技术技巧表演,而是舞蹈化的戏剧动 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拥有丰富的表演手段,它是唱、念、做、打、舞高度综合的 表演艺术,它把曲词、音乐、武术、表演熔铸为一炉,用节奏驾驭, 达到和谐

3、的统一。戏曲这种唱、念、做、打、舞的综合又是高度灵活 自由的,已经形成了有不同侧重的戏曲式样。根据不同的侧重面,可 分为唱功、武戏、做功戏。唱、念、做、打、舞的运用是根据戏剧题 材、人物、情节、场面的需要铺排,不管哪一方占分量多少,呈现在 舞台上的则是和谐统一的综合之美。其二是戏曲的传神写意之美。戏曲在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不 是一味地追求形似,而是努力追求传神写意之美,达到神似,十万八 千里路程在戏曲舞台上只要走一个圆场就可抵达;漫漫长夜,几声更 鼓就可以夜尽天明;千军万马,四个龙套即可代表,正如顺口溜所说: “一个圆场八百里,四个龙套百万兵,万仞高山三五步,一段慢板到 五更。”这种表演可以

4、说把舞台的假定性发挥到了极致,也为戏曲观 众所接受,审美主体与客体已达成了一种默契。戏曲表演追求是传神, 舞台上灯如白昼,却表现了一场黑暗中的厮杀。评剧杨三姐告状 道具的运用则是“有灯不点燃,点香不冒烟,人在咫尺不相见,骑驴 光靠一条鞭。”这一切完全靠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来体现典型环境, 因此形成了以浆代船,以鞭代马,有酒无菜,有杯无筷等传神写意的 表演法则。戏曲的唱念也是如此,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十年八年时 间一两句话带过,海港中方海珍唱了一段唱,时间不过三五分钟, 可是表现了从傍晚到翌日天明。中国戏曲对时空的处理多么得心应手 洒脱自由啊!戏曲的表演的美学原理是以简带繁,以少胜多,言简意 赅,

5、写意传神,它为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a,观众也参与到戏 剧创作中来。这种写意传神之美是很独特的,与我们民族文化和美学 传统是分不开的。其三是戏曲的程式之美。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它直 接或间接来自生活,例如表演程式就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在戏曲表 演中是固定或是基本被固定下来,例如旦角出场时提领、摸鬓发就是 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旧时妇女头上簪花插翠,佩戴首饰活动时难免 松动,用手按一按是生活中妇女常有的动作,用于舞台,久而久之就 形成了旦角出场时必不可少的程式动作,不过与生活有所区别,它是 虚拟的,点到为止,并不真去又摸又按,它讲究一个美的形象,与身 段配合显示女性的婀娜柔美。程式是演

6、员创作形象时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段,久而久之,经过积 累,提炼加工,筛选淘汰被逐渐固定下来。例如昆曲千金记中有 一场戏表现的是楚霸王项羽听到军情后披挂上阵的动作,相当精彩, 后来京剧等剧种也在武将出征时沿用这套动作,大家称之为 “起霸”。 以后又有了男霸、女霸之别,女将出征也基本沿用这套动作,只是有 些变化而已。由此可见程式是有一定规范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不 可触范的“金科玉律”。它源于生活,经过几代艺人的提炼加工,使之 舞蹈化、节奏化,具有一种艺术之美。它是几代人的共同创作,是艺 人心血的结晶。程式随戏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戏曲表演 仍然运用程式,同时也不断地根据生活创造新的表演程式,

7、程式既有 古老的又有年轻的,程式还有一个特点,是被戏剧同行和观众认可的, 所以有相对稳定性,但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的 过程之中,不断地与时俱进。戏曲程式不仅体现在表演之中,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 乃至剧本形式都存在程式,可以说在戏曲中程式无处不在。如戏曲舞 台的大导具基本是一桌二椅或是一桌二椅的变形;戏曲的锣经如小锣 打上、慢长锤、急急风、四击头等表现的是不同戏剧情景之中的人物 的各种心态再如演员上场时念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都属于程式。 程式是一种被规范的表现形式。它在戏曲中被普遍广泛运用,因而形 成了戏曲既反映生活,又与生活存大一定的距离;既取材于生活又与 生活形态有所不同,因此它比生活更美、更精彩、更集中、更夸张, 因此具有一种特殊的色彩、独特的美感。高度的综合性、具有东方艺术之美的意性和色彩独特的程式性是 戏曲的三大特点,戏曲的独特艺术之美也是因此而生,它奠定了戏曲 别具一格的美学品位和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