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第1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教案新版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91941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第1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教案新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第1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教案新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第1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教案新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第1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教案新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第1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教案新版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9谈生命1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语并学会运用。(2)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3)分析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4)能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2过程与方法初读,理清文章层次,正确理解文意;精读,品味精美洗练的语言,悟读,领会生命的真谛;延伸拓展,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

2、情基调。第一课时理清思路寻美点一、新课导入人的生命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谈生命。二、初读,感受生命脉搏1请学生默读全文,积累生字生词并找出文章表示层次的语言标志。挟卷(xi) 芳馨(xn)怡悦(y)云翳(y)枭鸟(xio)荫庇(yn)羞怯:又害羞又胆怯。惊骇:惊慌害怕。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言奔放、流畅。心魂惊骇:心魂又紧张又害怕。2听读课文,感知作者行文的情感基调。衬以柔和的音乐背景,播放相关画面和全文的录音朗读,学

3、生边听边感受全文洋溢的情感基调。文章的感情基调:激情中充满着力量,平和中洋溢着坦然。3教师提问:开篇“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4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同学们交流所找的表示层次的语言标志。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

4、起下文。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三、精读,感悟生命的力量1话说“一江春水”。多媒体播放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动感画面。雪山、峭壁、巉岩、平原、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激电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画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来,奔流激荡。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 按照原文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并体会所表达的感情。注意抓住关键词句,把握几个阶段:他从最

5、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提问:面对不同的境遇,一江春水是什么态度?他的态度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遇到困难,他勇往直前(他愤激地奔腾、怒吼,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身处顺境,他永不停歇(那股前进的力量催逼着他向前走);走到行程尽头,他从容、大彻大悟(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由

6、此可见生命是一个进取斗争的过程,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生命的本质在于奋勇前进。2话说“一棵小树”。多媒体播放,显示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蜂蝶飘翔、小鸟欢唱、浓荫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同样按照原文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并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关键词句:注意体现时序的词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勇敢快乐、宁静怡悦

7、”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教师提示: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小树的生命历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它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3比较“生命又

8、像一棵小树”这一部分和前面“一江春水”的历程的异同。“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这一部分几个连续的阶段与人的生命历程是一一对应的,而“一江春水”是比喻人的生命历程中所遇到的不同状况,不分先后。但这两部分文字在情感的表达上是一致的,所阐述的哲理也是一致的,都在形象地解说生命是一个快乐而痛苦的过程,生命历程中不只有坦途,也有坎坷。四、悟读,领会生命的真谛1学生齐读“宇宙是一个大生命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这一部分。2提问: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示例: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

9、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相伴相随。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是进取、斗争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生命的体验,始而新鲜,继而平静,最终归返大生命母体中则无欢喜也无悲哀。3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教师应相机诱导,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他们从容应对生活,感谢幸福,感谢痛苦。五、作业 1.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