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1888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述一、相关概念1、城市绿地n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n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n包括六大类型:公共绿地,即各种公园、游憩林荫带;居住区绿地;交通绿地;附属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位于市内或城郊的风景区绿地,即风景游览区、休养区、疗养区等。 城市绿地不包括: n(1)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和室内绿化

2、; n(2)以物质生产为主的林地、耕地、牧草地、果园和竹园等地; n(3)城市规划中不列入“绿地”的水域。2、城市绿地系统n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n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 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n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n园林基本术

3、语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n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是指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与水体绿化以及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等在规划时统一考虑,合理安排,形成一定的布局形式。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和任务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n 各个城市应当针对各地不同的景观、文化、历史条件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其目的就是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最佳环境系

4、统。具体体现在保护与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强化审美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优越条件。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1) 根据本地实际条件和发展前景,确定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n2) 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选择用地、合理布局,确定城市各类园林绿地的位置、范围、面积和性质,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水平,贯彻绿地定额指标,统计调整绿地的各类指标,拟定分期建设指标。n3) 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修编阶段,提出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划出控制、保留的绿化用

5、地。修订分期建设及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n4) 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文件。n5) 对重点公共绿地、提出示意图、规划方案及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规模、环境、服务对象、布局形式、主要设施项目、建设年限等等,作为详细规划设计的依据。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和原则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n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由四部分内容组成:1)相关法律、法规;2)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3)相关的各类城市规划;4)当地现状基础条件。 n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颁布的法规文件与技术规范是规划的法定依据;已获得上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其相关规划,是规划的基本依据;当地的现状条件,是规划的基础依据,

6、作为规划用地与指标计算等规划过程的起点条件。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n1)服务总体,综合考虑,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在其框架内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工业企业、公共建筑、居住区、交通道路、管线工程等因素,统筹按排,密切配合,协调统一。n2)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特点。各类绿地的选择、布局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等都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不要盲目模仿,片面追求某种形式、指标等。n3)多方兼顾,均衡分布,比例合理 城市各种类型的绿地在功能、性质、规模、内容、投资等方面各有利弊,因而在绿地系统

7、规划时,要多方兼顾,做到点、线、面结合,大中小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使各类绿地用地比例合理,均衡分布于全市之中,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n4)长远规划,近期安排,远近结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的要求,制定远景目标和远期发展规划,又要根据当前国民经济能力等,分别轻重缓急,安排近期目标和工程项目,以及考虑由近及远的过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着重研究近中期安排,远近结合,避免造成以后改造的困难和浪费。n5)结合生产,增加收入,一举多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在发挥绿地休息游览、保护环境、美化市容等综合功能的前提下,注意结合旅游、生产,开展多种经营,为社会

8、创造物质财富,增加经济收入。n6)生态优先,系统整合,与时俱进 高度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保障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发展;城市公共绿地要做到均衡布置,满足市民的日常游憩生活需要;带状绿地要在城市中合理穿插,形成网络分布;城乡各类绿地要有机组合,形成生态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功能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改善小气候 (a)调节气温n太阳辐射的60%80%被成荫的树木及覆盖了地面的植被所吸收,而其中90%的热能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所消耗,这样就大大削弱了由太阳辐射造成的地表散热而减少了空气升温的热源。除了局部绿化所产生的不同气

9、温、表面温度和辐射温度的差别外,大面积的绿地覆盖对气温的调节则更加明显(表1-2)。 (b)调节湿度n 近年来,城市除了受到“热岛” 的困扰,“干岛 ”问题也日益突出。发挥绿地调节湿度的作用对于解决“干岛 ”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n 杭州植物园经过两年观测研究,在 2003年提出杭州的干岛效应明显存在,其中风景区和城郊的相对湿度显著地高于城区。城区公园比城区相对湿度也大约要大2%左右。因此,(c)调节气流n绿地对气流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n一方面在静风时,绿地有利于促进城市空气的气流交换,产生微风并改善市区的空气卫生条件,特别在夏季,通过带状绿化引导气流和季风,对城市通风降温效果明显;n另一方

10、面在冬季及暴风袭击时,绿地中的林带则能降低风速,保护城市免受寒风和风沙之害 。 n城市带状绿化包括城市道路与滨水绿地,它们都是城市绿色的通风渠道 ,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的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随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地区。因此在城市周围部署大片楔形绿地,对于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图 1-2)。 n城市的气温高,如同一个“热岛 ”, 热空气的上升,四周大面积田野森林的冷空气就会不断地向城市建筑地区流动,形成区域性的气体环流,这种气体交换促进了市区污染气体的扩散和稀释,并输入了周围的新鲜空气,改善了通风条件。特别是在夏季这种由温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在静风时

11、其作用尤感突出(图1-3)。 n在冬季和暴雨时,绿地能发挥防风作用。绿地能降低风速,当风穿越树林时,树木枝叶摇曳以及气流和枝叶间的摩可以消耗部分风能,并且将风割成很多小涡流,这些方向不一的小涡流彼此干扰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从而降低了风速(图1-4)。 (2)净化空气的功能n (a)增加氧气含量n (b)吸收有害气体(3)防止公害灾害 n(a)降低噪声的作用n 城市中的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所产生的噪声;工业生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噪声;以及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噪声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应用造林绿化来降低噪声的危害,是一种方式n一些研究材料表明,声音经过30米宽林带可以降低68分贝(扣除自然衰

12、减),40米宽林带可以降低1015分贝。公路两旁设有乔灌木搭配15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一半。高 1.7米、宽 1.8米的海桐“绿坪”能降低噪声56分贝。这些测定,都说明绿化,特别是组合密实的绿化带对减弱噪声有积极的作用n(b)净化水体和土壤的作用 n(c)涵蓄水源及保护地下水n(d)保护生物环境n 保护生物多样性n 保护土壤环境 2、园林绿地的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n (a)避震防火的作用n (b)备战防空、防放射性污染(2)提供游憩度假的条件n(a)日常户外活动n(b)文化宣传、科普教育n(c)旅游度假n(d)度假及休闲疗养的基地3、园林绿地的精神功能(1)美化城市、装饰环境(2)自

13、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n (a)植物的自然特性,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n (b)满足人的情感生活的追求、道德修养的追求和人际交往的追求。 n (c)要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4、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1)直接经济效益n (a)物质经济收入n (b)旅游观赏收入(2)间接经济效益n 园林绿地的价值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价值,结合其生态环境效益来计算,其价值是巨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4.7.3 城市绿地的分类与指标1、城市绿地分类(1)国外的城市绿地分类n 德国将城市绿地分为郊外森林公园、市民公园 、运动娱乐公园、广场、分区公园、交通绿地等。n 美国 (洛杉矶

14、市)将公园与游憩用地(Park and Recreation)分为游戏场、邻里运动场、地区运动场、体育运动中心、城市公园、区域公园 、海岸、野营地、特殊公园、文化遗迹、空地、保护地等。 n前苏联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特殊用途绿地n日本城市绿地共分为九大类。日本城市绿地分类的发展变化状况列表比较见表2-2。(2)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n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将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个中类和11个小类1)公园绿地(G1)对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2)生产绿地(G2)

15、 主要是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对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的作用。3)防护绿地(G3) 是指对城市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4)附属绿地(G4) 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除G1、G2、G3之外)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5)其他绿地 (G5) 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2、城市绿地指标n 绿地指标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基本标志,它反映着一个时期的经济水平、城市环境质量及文化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