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1795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2分) 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 )把一个喧嚣( ) 而又充满杀lu( )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u( )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e( )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 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

2、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2分) 我选择的漫画是_ 主题:_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3分)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3、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_ (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5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4分) 常州市正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与之配套的“一站式”受理平台2019年底将覆盖全市。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指的是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将网络通信新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从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社交服务、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到路网监控、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小区智能化管理联为一体的理

4、想生活,从而加快和谐社区的建设,推动区域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调研数据来看,智慧型社区似乎更受年轻人的追捧,对老年人的关照还不够周全。 (材料综合采自新华文摘中华活页文选和常州网等) 6默写。(6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_。 (李商隐无题) (2)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奄渔家傲) (3)亲贤臣,远小人,_,亲小人,远贤臣,_。 (诸葛亮出师表) (4)请为右图配上符合画意的连续的两个古诗词名句。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

5、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 乙 针,生于山中,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而锐其剽,头铦达而尾掉缭。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

6、,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管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释】 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尾:线。剽(piao):针尖。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_ (2)持就火炀之 _ (3)则第二板已具_ (4)长其尾而锐其剽_ (5)以成文章_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7、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_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3分) 设置铁板rarr; _ 放置铁范rarr; _ rarr;_ rarr;按平板面 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

8、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二)阅读小说,完成11-15题。(共14分) 沃田里的野草 加拿大 诺尔曼.白求恩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保定郊外的一块农田里,一位锄草的老汉把弯了半天的衰老酸痛的腰伸伸直,拄着锄头凝望远方。 他的脸晒得黝黑,眼圈周围皱纹丛生,好几道深深的沟纹显现在腮帮上,越过他那干瘪的嘴角。他光着脊梁,下身穿一条打了补钉、褪了色的青布裤子。两只脚赤裸着,头上裹一块毛巾,白发从毛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

9、毛病,好像压根儿就不会好转似的。接着,他的独生子又参加游击队打仗去了,撇下田园无人耕种,只好由他出来干活。随后,日本鬼子穷凶极恶,夺走了他的一半收成,一个子儿也不给。 他一生所遇到的桩桩不称心的事,对他来说,都成了这种或那种野草。咳嗽毛病是一种野草;他不得不又到地里去干活是一种野草;儿子不在身边是一种野草;日本鬼子是一种野草,而且是一种个儿最大的野草。 老汉脑子里想的尽是野草,但也浮现出一片广阔葱翠的田野景象。这就是中国。( 依他看来,他的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广裹无边的农田。他见到这块辽阔的田野孽生着犹如故人一般的杂草,正在肆无忌悼地窒息着嫩绿的玉米的生命 )。 太阳越升越高。老汉又埋头锄草。锄到

10、一垄尽头时,他突然愣住了。田边有个奇怪的大窟窿,当中竖起一个顶端削掉的大黑萝卜似的玩艺儿。 他一时猜不出那是啥东西。后来,他想起来了。对,没错儿!是颗炮弹!那是日本鬼子用火车从北平运来的。 他和他的街坊常常谈起那些大炮,多可怕的武器啊,敌人有多少尊大炮啊,而咱们的队伍却一尊也没有,真叫人遗憾。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确实有那么一尊,只有一尊。那是上个月袭击敌人时掳获过来的。他记得有一次他的儿子偷偷回家来跟他提起过它。想起这些,老脑筋里慢慢琢磨出一个主意。 他小心翼翼地把炮弹抱起来,把它放进一边的驮筐里,另一边装些泥土保持平衡。接着,他用树叶盖住炮弹,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就赶着毛驴走出庄稼地,踏上

11、那条漫长而灰尘扑扑的道路去寻找他的儿子。 那一大块方格图案的绿油油的平原一直延伸到遥远昏暗的地平线。沿路草丛里长着风信子和粉红的竹桃花。交叉的水渠里,棕色的水几乎没有流动。白杨和垂柳矗立着,闪闪发光,伞状的青枝绿叶纹丝不动,高耸直入宁静的碧空。 他催赶毛驴一里又一里地朝前走。晌午了,天可真叫热。大汗淋漓,在腮帮上往下流成了一条条小溪流。他焦躁地用毛巾擦了又擦,又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傍晚时,他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游击队员们欢呼着迎接他。他从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儿子。他对儿子说:“小子,我给你捎来一样东西。”他弯腰把炮弹捧在手里,和蔼地说,“我是在地里找到的。我把它给你们捎回来了,你们可以再用它一次。

12、” 人群一阵沉默,接着阵阵笑声从他们嘻开的嘴巴里爆发出来。街头响彻他们爽朗的欢笑声。 老汉不吭声,困惑地瞧着他们,脸上闪现一丝摸不清头脑的神情,正如乌云划过天空一般。他瞧瞧这边,又瞧瞧那边。真是莫名其妙。 他忧郁不快地瞧瞧那些战士,瞧瞧自己的儿子。但是他们谁也说不出话来,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他们相互捶捶后背,或者乐不可支,瘫在对方的怀里。老汉拣起缰绳,开始把毛驴牵出那个团团围住他的哄笑的人群。 儿子感到气氛不大对头,首先止住笑。他用手揪住老汉的袖子。转身对大家说道:“同志们,我们都应该感激我爹。他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对,对,”大伙儿喊道,终于领悟到老汉的误解,全都明白应该不让他伤心。“对,您是个好的战士。我们都很感激您。” 老汉又高兴起来。这一天,他根除了一棵硕大的野草。他为了把中国的大地扫得干干净净而尽了点力。 (选自世界文学1979年第5期 梅绍武译,有删改) 1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段画线的句子,并简述其表达作用。(3分) 12文章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在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