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91706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l2页,练习一第23题。教学目的:l通过观察和动手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表。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质疑问难的能力。课前准备:选取恰当路段拍摄路口交通情况,制作相应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师:先随老师来看一段录像。(截取锦绣常熟中的一段资料,伴随画面播音员解说:常熟招商城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类批发市场,它占地3.17平方千米,内有20000多个店铺和摊位,里面有服装、服装面料、小商品等20多个专业市场,每天进场交易

2、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有10多万人次,一年的交易额超过100亿元。)2、提问:(l)刚才这段录像介绍的是什么地方?(2)通过介绍,你觉得招商城怎么样?(很热闹、很繁华)(3)在介绍中通过什么来说明招商城的热闹与繁荣?(大量的数据)3、师述:有说服力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但是这些数据不会从天而降,要*我们自己收集和整理。(相应板书:数据收集整理)二、复习静止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出示停车场画面。提问:如果要你收集这个停车场中各种机动车的数量,你打算怎么办?2、学生讨论后交流方法:分类数(板书)。3、师引导用这种方法统计出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为:摩托车:3辆轿车:15辆客车:8辆货车:6辆根据这些

3、数据完成第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4学生练习,反馈核对。 三、学习变化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数据的收集1、师:刚才同学们统计出了停车场中机动车的数量,正确率也很高。愿不愿再来试试?2、第一次统计通过西门路口的机动车数量(播放录像)。(l)师不做任何指导,学生尝试。(2)统计正确率。(3)回忆刚才的统计过程。思考:为什么正确率会这么低?(估计会说出这样几种可能:什么是“机动车”没有搞清;通过这一路口的车子太多,来不及看;车子不是一种一种开过来的,怎么数?)(4)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5)学生交流,相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明确机动车的类型:摩托车、小汽车、货车(包括大、小货车

4、)、客车(包括大。小客车和面包车)。收集的方法:可以分类数,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提问: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画“正”字的收集方法?)(板书:画“正”字)合作的优势:当车子太快一个人来不及看、来不及记时,可以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来完成。 (6)四人小组再次展开讨论,定出一个分工合作的合理方案。3、第二次统计通过西门路日的机动车数量(教师参与一个小组统计)。(l)再次播放录像,学生根据计划安排分工合作。(2)小组组长汇总数据,全班交流。摩托车:15辆小汽车:24辆货车:9辆客车:10辆(3)统计正确率,与第一次统计结果相比较。(4)思考:从这次练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小结:以后学习

5、、活动时都要有目的、有方法、有计划,这样才能顺利解决问题,而且正确率高。(二)数据的整理1、师:刚才我们收集了不少数据,但它们还只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说明问题,同样需要进行整理。2、根据刚才收集到的通过西门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完成统计图。(l)学生尝试练习。 (2)交流: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统计图中只有20个小方格,而小汽车的辆数超过了20辆,这时就用一个小格代表2辆车,再绘制统计图。)(3)有错误的同学修改自己的统计图。3、练习:第5页练习一第3题。提问:(l)你能看出图中每格代表多少数量吗?(2)你能根据这幅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吗?(3)从这幅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统计资

6、料?四、动手实践,再次练习(投掷硬币实验)1、宣布实验要求:拿出课桌中的一枚五分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课本第5页第2题中的统计表内。2、同桌讨论(教师与单个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确定最好的方法,完成实验填好统计表。 3、交流统计结果。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师相机完成板书)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课后以小队为单位,任选下面一项展开调查,获取相应数据后组织讨论,分析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从中可以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l)调查本年级各班的男女生人数。(2)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及平时吃蔬菜的情况。(3)调查全班同学放学以后最喜欢干什么。(4)设计一份问卷调查:“如果给你5元钱,你将怎么用?”(5)请自然教师作指导,组织一次实验,了解水加热时温度的变化。附: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数据收集原始数据整理1分类数1统计表2画“正”字2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