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91700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采油厂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项 目 名 称: 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采油厂 编制日期: 2009年5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

2、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脱水注水站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7占地面积(平方米)12400绿化面积(平方米)2000总投资(万元)78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24环

3、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8.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 期2009年7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述*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油田的发展需要,为实现油田产能的稳定持续增长,决定建设*脱水注水站项目。*油脱水注水站是* 2008年产建工程之一,设计规模10104t/a。其中单井来油1.4104t/a,汽车卸油3.7104t/a,增压点来油4.9104t/a,综合含水率30%,净化油经汽车拉运至采油二厂。本项目为原油储运设施建设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二、地理位置与交通三、建设规模*脱水注水站总体设计规模为产油规模10104t/a,污水处理及回注规

4、模200m3/d,设计注水压力20Mpa。四、项目组成与建设内容*脱水注水站主要承担周围井场来油的集中处理和外输任务,站内主要功能包括来油计量、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储存、原油外输(汽车拉运)、污水处理、污水回注等。本次评价范围只包括*脱水注水站内的原油处理及污水处理回注部分。本项目组成详见表1。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原油脱水站建设原油处理10104t/a的脱水设施、储油设施以及2车位装车栈桥污水回注站建设回注污水能力为200m3d回注站一座辅助工程加药间14.4 m2砖混结构化验室14.4 m2砖混结构值班室合计39.6 m2砖混结构罐区原油储油罐700m31具,

5、原油沉降脱水罐700m32具伴生气放空系统JLM-80火炬1套公用工程供电变配电室1座消防罐外式烟雾自动灭火装置6套灭火器具供水水源井一口供热2t/h燃煤锅炉1台环保工程锅炉烟气除尘设施冲击式水浴脱硫除尘器1套污水处理站建设污水池、污泥池各1座,含油污水处理能力200m3d的设施一套站场绿化绿化面积2000m2五、项目选址与总图布置可行性分析1.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02),项目罐区属四级石油库。规范要求石油库与周围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70m,且少于1000人或300户的居住区与四级石油库的距离可减少25。因此,确定储罐距周围居民区的安全距

6、离为52.5m,且安全距离内不得建有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据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093-1999),微丘地形石油化工装置(或设施)与居民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应小于150m,且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设置居住性建筑物。据现场初步踏勘,拟建厂址较平坦,周围150m范围内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项目选址合理。2. 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24hm2,占地类型属坡耕地。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分为汽车装卸区,集输区,加热区,油罐区,污水处理及回注区等。根据地形特点和工艺流程需要,站区分高低2个台地布置。较高台地布置有装卸区,较低台地布置有油气集输区、水处理及注水系统、锅炉房、油罐区。各区

7、域间以道路分割相对独立。总体看来,集输站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总图布置基本合理。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六、工艺及主要设备1. 原油处理工艺原油经管道、拉油车运输至站内,经过换热器后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天然气、原油和水三相分离。原油进入溢流沉降罐脱水,污水送污水处理系统,脱水原油送净化原油罐贮存,然后通过装车栈桥由汽车拉运至采油二厂。伴生气体收集后送火炬燃烧;原油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注于地下。2. 污水处理工艺 生产污水含油污水经过除油罐除油,再进入撬装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长庆油田污水回注指标控制标准(修订版)的相关要求。 生活污水项目设置两

8、蹲位旱厕,生活污水产生量小,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用作绿化洒水。3. 回注工艺为了维持地层的能量平衡,处理后的污水全部回注于地下。合格水经加药、计量再加药、喂水泵、注水泵升至注水压力要求,经高压分水器、智能稳流注水阀组到注水井。4. 主要设备*脱水注水站各工艺部分主要设备选型见表2。表2 脱水回注站工艺部分主要设备选型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原油沉降脱水罐700m3具22原油储罐 700m3具13收球装置LDSQ-07台1460m2来油套管换热器PN25台25分离缓冲罐20m3具16气液分离器800具17密闭卸油装置20m3具28卸油泵Q=45m3/h台29原油装车泵Q=60m3/h台21

9、0加药装置LDJY-Y-具211污油箱1.5m3具112除油罐200m3具113污水污泥池6.0m6.0m座114三柱塞注水泵Q=5.1m3/h台215高压配水装置PS200-4/250套1注水支线街头6个16注水罐60m3具217锅炉1.4MW台1燃煤18火炬JLM-80套1七、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为18人,实行3班制,每班工作8个小时,年工作日为300天。八、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78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24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8.5。九、能源及给排水1. 供电本项目用电来自井区的10KV专线,站内建设柱上变电站1座和低压配电柜2面,工程总安装约200KW,负荷等级均为二级。2.

10、 供热项目生产供热介质为95-70的热水,站场内设1.4MW燃煤锅炉一座,用于项目冬季采暖及原油加热,年耗煤量1825t。3. 给水站场总用水量10m3/d,包括生产、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包括锅炉补充用水(5m3/d)、机泵冷却水(3m3/d)、生活用水(2m3/d),水源来自紧邻站场地下水源井,用泵提升到站内。4. 排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含油污水、场地雨水及生活污水。站场内雨水经过雨水管道汇集后外排至雨水边沟,站内其它生产废水排入站内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内,经处理达标后回注地层,污水处理及回注规模200m3/d。生活污水产生量1.5m3/d,站场设置旱厕,生活废水经过沉淀除杂后用

11、于站场绿化,不外排。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拟选站址场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形地貌*县地处黄土高原西端,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呈波状倾斜,分四种地形。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区内有黄土残塬,顶部较为开阔;海拔14001900m。西南部为土石山区和近山丘陵区,相对高差200400m,海拔19002400m。东南为红河、茹河冲积平原,海拔14001800m。二、地质评价区在地质构造上属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带和鄂尔多斯台拗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为相对稳定区。

12、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度。三、气候气象*县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7.4,极端最低气温32.3(1991年),极端最高气温33.2(1991年)。年日照时数2518.1h,无霜期155d,最大冻土深度83cm。年平均降水量450.3mm,年平均蒸发量1360.6mm。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NW),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SE)。多年平均风速为2.7m/s。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风沙等,以干旱发生次数最多,危害最重,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四、水文1. 地表水2. 地下水五、生态土壤类型为黑垆土,表层土壤含有机质0.41.41

13、、氮0.0590.105。地表自然植被主要为草类,其次为中生和旱中生的落叶阔叶灌丛,落叶阔叶林,覆盖率33.6,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树种及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社会经济概况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三、文物名胜据调查,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现状调查,项目地处农业区,评价区内无大型工业污染源。但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受到风沙影响,环境空气中TSP有超标现象,SO2和NO2小时值、日均值浓度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总体上看,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河流为*河,近几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据现场观察,*河水量小,浊度较高,水环境质量一般。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拟建站址位于农村地区,周围无大的噪声污染源。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其监测结果见表4。表4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