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91315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对项目实际情况关键施工技术、工艺表述一、工程测量方案:1、测量准备、认真学习设计文件,熟悉施工现场,掌握设计要求。抽调有 经验的测量工程师及部分测量人员组成测量队,依据有关部门进行移 交的测量控制点(导线点与水准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工程测量 具体技术方案。、配备先进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符合控制精度要求的 测量仪具。对使用的仪器、工具,应认定在规定有效期内,且在使用 前完成检查、校正。、在完成交接桩手续后,由技术测量人员用远红外测距仪及水 准仪分别将提供的导线点与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核后将有关资料及成 果呈报监理工程师认证后使用,并做好导线桩的栓桩和水准点的砌筑 保护。、在道路一侧做

2、一条测量导线,建立临时水准点。沿线临时水 准点设在坚实固定不下沉、不被碰动的地物上,做到定期复核并按规 范要求完成闭合差。道路中线、高程控制网的步设,因地制宜,做到 确保精度,方便使用,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本工程定位资料采用济南地区坐标、高程控制系统,当图纸 里所示里程桩号与坐标不一致时,定位以坐标为准。2、施工测量、热力和排水工程开工前用远红外测距仪全面测出、复核设计 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路基中线桩、交点、设计井位、支线 构造物控制桩等重要桩志)对永久性标桩加以保护。、在土方开挖前,完成以下地上、地下测量工作后将测量记录 并整理所有资料,标注在有关的图纸上。每段测量完成后,测量成果

3、 及整理好的资料应及时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测量交桩复测,测量导线和临时水准点。 测定设计管线中心线及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即施工放线工作, 起、终点及控制井位)。 核对接入原有管道上、下游接头处的高程。 测量有关地面、河道、地下管道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拆迁征地边线钉立木桩,在征地范围以内一切设施,有关部门 办理拆迁或妥善处理。道路沿线遇有水渠、地上未拆迁物的固定线路控制桩点可沿垂 直方向平移到路面之外,做辅助基线,原则上以不防碍施工和拆迁, 不影响热力管线施工为原则。、复测原地面纵横断面高程与设计图进行比较,计算并核实土 方工程数量。特别是道路沿线拆房基地和地基处理地段更要加强复核 工作,保证施工质

4、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导线点、水准点、加密导线点和临时 水准点定期进行复测,平面控制点每月复测,并进行坐标平差,高程 控制点每 15 天复核一次。、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提前做好内业,认真进行测量交底, 实测复测工作,所有测量资料和记录使用专用表格,及时、真实地进 行填写,且编号按序保存,作为竣工文件。3、竣工测量、依据施工结果,修改原设计图,重新标注施工实际数据。、与设计有出入的图纸,应根据实际施工资料,重新绘制图纸。(3)、一切地下管线位置、高程与原图不符者,竣工图纸应按施工 结果,予以修正。4、质量标准(允许偏差)、水准点闭合差12GL,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 位为 km。

5、、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Vn,n为测站数。、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见表。序号固定测桩间距离(m)允许偏差15001/20000二、给水工程1、沟槽开挖 、开挖前要对现场现有地下管线进行物探、坑探,充分了解开 挖地段的土质、地下管线种类、位置,对地下管线、树木实施有效保 护。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沟槽的开槽范围内若有其它的地下管线, 及时将暴露的原有地下管线进行吊架包裹保护。 、槽见底后,要在自检、互检、交接检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按规定及时邀请业主、监理、监督等有关人员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 下道工序。2、管道安装1. 室外给水管、景观水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给水 管,电熔接口。

6、耐压 1.6MPa。2. 室外消火栓、喷淋管道采用耐压为 1.6MPa 的热镀锌钢管,直埋卡 箍连接管道,连接件螺栓、螺帽部位做五油四布 (乳化沥青玻璃布)防腐。管道防腐严禁采用大于409的热作业。3室外污水管和雨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SN8,采用热 收缩带接口,管顶平接。4. 建筑物排出管至室外第一个检查井采用与建筑物内同质管材。5. 阀门:DNW50mm时采用铜截止阀,DN 50mm时,给水管、消防 水管、喷淋管采用明杆铸钢闸阀。1. 各种管道在施工前,应对城市接管点的阀门井、污水、雨水井标高 和位置等进行实测复测。如与施工图标高不一致,应通知设计院进行管道高程调整后,方可施工

7、。2. 给水管、消防水管:1)给水管干管埋深 1.00 米铺设。消防给水管、喷淋给水管干管埋深1.50 米铺 设。支管埋深按出户管埋深。2)当给水管敷设在污水管和中水管的下面时,应采用钢管或钢套管, 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长度每边不得小于3.0m,套管两端应采用防水材料封闭。3)管道穿过车行道时埋深小于 700mm 时管道均应加水泥套管,套管比 管径大 1 号。4)当给水管避让其他管道时,覆土小于 0.7 米时,采用聚氨酯发泡保 温管壳保温,保温 厚度 30mm。3、回填土、回填土利用原沟槽土,管顶上部500mm以内土中不得有碎 石、块石及冻土块,焊口处须留出,以备打压检修,当原沟槽土质不 好时换土

8、回填胸腔部分。、填土前检查管底两侧三角处的砂是否密实,缺砂或不密实要 补填密实。用机械分层夯实回填土厚度不大于300mm,管道两侧回 填土同时进行,回填压实度90%o、管道接口处的回填土应仔细夯实,不得扰动管道的接口。、管顶以上500mm至地面的回填土按道路标准回填。、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搭接处不得形成陡坎,须留成 阶梯状,每层阶梯的长度500mm,且长高比大于2:1。4、管道试压 管道试压:室外给水、消防、排水管道试验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0974-2014执行, 给水、消防试验压力参照单体试验压力。5、管线冲洗及消毒 管道试压合格

9、后,进行冲洗消毒。经水质化验合格后方可勾头、通水。冲洗流速不小于1.0m/s,连续冲洗,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 与入水口处冲洗水浊度、色度相同为止。冲洗方向由西向东进行,出 水流入长营沟内,并确保出水畅通安全。消毒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 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24h,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 验合格为止。三、排水管线施工方案1 、污水管线、施工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认真学习施工图纸, 做好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工作,并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向所有操作人员作好技术交底。 开工前招开工程配合协调会,邀请设计单位,各施工单位及监 理单位,协助提供详尽的资料,确

10、保安全施工和地下设施的保护。 管线施工前测定管线中线、检查井及化粪池位置,建立临时水 准点。、施工测量 污水管道根据测量坐标放线,每隔一个井段设中心桩、高程桩 (距离不大于 30 米,大于 30 米时增设中心桩、高程桩),在检查井 室及化粪池处均设置中心桩、高程桩,必要时要设置控制桩。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100m 不少于 1 个;设置的临时水准点要与沿线构筑物设置的水准点相校核 至符合要求;临时水准点要设置在施工通道、主要管道和挖填方以外, 房屋和构筑物基础压力影响线以及机械震动范围以外。 在挖槽见底前、管道铺设或砌井前,及时校测管道中心线及高程。、沟槽开挖 管

11、道沟槽开挖采取人工开挖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地段的 硬化路面可能与施工管线位置相冲突。需采用机械破碎的方式来清除。 提前与建设单位协商解决管线位置上的障碍物和结构物。保证沟槽的 顺利按期开挖。 沟槽开挖前应向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内容包括开槽断面、 堆土位置、地下情况以及安全要求。本工程槽深大约1.5 米至2 米。 根据地下土质情况和深度放坡 1:0.31:0.6。局部地段采取阶梯开 挖。 人工开挖时要根据施工高程控制线严格控制标高,开槽至设计 流水面后,人工清理出 20 厘米厚的槽底,管道基础位于岩石和多石 土壤、无地下水,非车行道下的只管采用铺设120mm厚的砂垫层; 管道位于车行道下,

12、土壤条件较差,管顶覆土深 0.7-4.0m 时采用 120mm厚C15混凝土基础。开挖的沟槽如不能立即铺管,须在沟底 留10mm的一层不挖,待铺管时再挖至设计槽底标高。 沟槽底如出现局部超挖现象,扰动150mm以内,可原状土夯 实,压实系数0.95;扰动 150mm 以上,可用 3:7 灰土、卵石、碎 石、毛石等填充夯实,压实系数95。 沟槽堆土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以免 影响正常使用;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不小于0.8m,堆土高度不宜 超过 1.5m。、排水管:1)排水管道的铺设不得出现无坡、倒坡现象。雨水管道接入市政管网前最后一个检查井采用沉泥井。2)两检查井之间的管段

13、的坡度应一致。如有困难时,后段坡度不应小 于前段管道坡度。3)排水管道转弯和交汇处,应保证水流转角等于和大于90,但当管径小于300mm时,且跌水高度大于0.30m时,可不受此限、建筑物排出室外第一个检查井应采用承插式抗震排水铸铁管, 水泥捻口。污水、雨水穿挡土墙明露部分采用 PVC 塑料管,外敷玻 璃棉保温,保温厚度为 20mm。、检查井安装检查井施工工艺:井坑与基础-检查井接管安装-井筒安装-井盖 安装-检查井回填。 井坑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应与管沟中管道在同 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 检查井基础采用中粗砂垫层。 检查井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先从接户上游段开始安装,

14、以井-井-管的顺序安装,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连接。 井座与汇入管与井座连接需要变径时采用渐缩精确异径接头, 管顶平接。 井筒插入井座保持垂直,井筒插时不得使用重锤敲打,采用专 用收紧工具。 井盖安装前精确测量井筒长度,切割井筒多余部分。安装井盖 按检查井的输送介质确定,污水井盖和雨水井盖等,不得混淆。有防 护盖座的污水检查井井筒上还应安装内盖。 检查井回填与管道同时回填、回填挑选的无大颗粒回填土逐层进行回填,胸腔及管顶20cm采用人 工回填。不得损伤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采用轻夯 压实。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超过30cm,分段回填压实时,相临 段的接茬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采用蛙

15、夯压实时应夯夯相连。检查井 部位采取立式夯夯实。密实度达到 95%以上。、安装要求 污水管安装允许偏差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mm)范围占数1坐标100mm测量标准经纬仪;全站仪2中线位移左右30mm检杳井间1挂小线用尺测量3管道高程+20mm-20 mm20m1用水准仪测量、闭水实验闭水实验时,应向管道内充水保持上游管顶以上2 米水头压力。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管道 24 小时渗水量不大于按下式计算 的允许渗水量:Q = 0.0046D;式中:Q -每一公里管道长度24小时的渗水量(m3 )D -管道内经(mm ) 管道结构闭水实验符合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规范要求。、化粪池施工: 化粪池存在施工场地狭小,不能现场堆放土方。需要外运,还填 时再回运。施工期间做好施工围挡与警示标志。 化粪池: 化粪池均为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施工程序:测量放线-开槽-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