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91206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2理综(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选择题 本

2、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w.w.w.k.s.5.u.c.o.m 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

3、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3.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 B. 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C. 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 D. 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4. 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

4、相同的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5.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 B.1:5 C. 2:3 D.2:5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

5、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8. 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9. 某元素只存

6、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10.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1. 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

7、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OCCH3O OCO 12、1 mol HO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1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Dx=1.5a,2Fe2+4B

8、r+3Cl22Br2+2Fe3+6C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C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A和0.30

9、s B3和0.30s C和0.28s D3和0.28s16. 如图,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17. 因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18.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

10、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A. 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 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 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19.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 点。若不计重力,则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

11、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C. 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 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20. 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假定物块所受的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到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A、和 B、和C、和 D、和21. 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末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1.5。P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A. 从BC

12、边折射出束宽度与BC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 B.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 C.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C边的长度D. 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第卷 非选择题22、(5分)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完成下列测量步骤:(1) 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2)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3) 将红、黑表笔_,进行欧姆调零。(4) 测反向电阻时,将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电表示数。(5)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_(填“左侧”、“右侧”或“中

13、央”);否则,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重新选择量程,并重复步骤(3)、(4)。(6) 测量完成后,将选择开关拔向_位置。23、(13分)某同学得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和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和、和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真空:(重力加速度取)(1) 设、和的横坐标分别为、和,纵坐标分别为、和,从图2中可读出=_m,=_m,=_m(保留两位小数)。(2) 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

14、取的数据, 求出小球从运动到所用的时间为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均可用根号表示)。(3) 已测得小球抛也前下滑的高度为0.50m。设和分别为开始下滑时和抛出时的机械能,则小球从开始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相对损失,=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5分)w.w.w.k.s.5.u.c.o.m如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横截面积为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1) 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2) 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25. (18分)如图,在宽度分别为和的两个毗邻的条形区域分别有匀强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