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洒沂蒙:李振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91181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洒沂蒙:李振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情洒沂蒙:李振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情洒沂蒙:李振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情洒沂蒙:李振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情洒沂蒙:李振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洒沂蒙:李振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洒沂蒙:李振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 洒 沂 蒙记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李振华59年前,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南京城来到沂蒙山区,成为偏僻山沟的一名小学教师,就再也没有离开这里; 从参加工作开始,每月捐出四分之一的工资,到今天滚动到290多万元的“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他倾其所有,资助数千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他以炽热的情怀、博大的胸怀,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在当年这片奉献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续写着令人仰视的两个大字:奉献! 他就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沂源县退休教师李振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风华正茂的他,毅然踏上那片向往已久的热土1953年正月的一个早晨,在通往

2、山东省沂源县的崎岖山路上,一位肩背铺盖卷的小伙子,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行走着。他就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支教的南京青年李振华。 那一年,他还不满17岁。 从书本上读到的战争年代发生在沂蒙山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激励着他,那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感染着他,他对沂蒙山怀着一种敬仰和憧憬之情。 山东省教育厅原本安排他去条件较好的昌潍地区(今潍坊市),李振华却选择了沂蒙山最偏僻的沂源县韩旺村。 走进半山腰的学校,他的心头掠过一丝悲凉:破庙改成的三间教室四处透风,大大小小的石头有规则的排列着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凳子。墙角放着一张旧床,一个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挂在床头,一个黑乎乎的泥巴炉子

3、和盛水的瓦罐。这,就是他的岗位兼宿舍了。 晚上,到处漆黑一片,屋子里冷得似冰窖。呼啸的山风夹杂着一声声狼嚎,令他毛骨悚然。从墙缝里钻进来的山风,吹得煤油灯飘忽不定,恰如他此时的心情。他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曾经心驰神往的地方?美好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就在这里实现? 他几乎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晨,附近十几个自然村的38名学生早早来到学校。原来的老师因为年老多病,学校已经停课半年多了。得知从大城市来了个新老师,孩子们格外高兴。 李振华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话,引来了阵阵骚动和议论。望着学生们茫然的目光,李振华心里针扎似的。 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饮食习惯。习惯了吃大米饭的他

4、,这里黑乎乎、散发着苦涩味道的窝窝头,还有那地瓜干掺着树叶烙的煎饼,泛着青色,硬邦邦,嚼不烂,难以下咽。 十六七岁,本应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李振华却在体验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 回忆起这段经历,李振华感慨万千:“初到山区的艰难,是我始料不及的,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有时做梦也哭,早晨醒来,枕头经常湿漉漉的一片” “城里来了个洋学生”,这消息传遍了山村。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来了一拨又一拨。那关切的话语、期待的目光,令他难忘。乡亲们从怀里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鸡蛋,那是连老人和孩子都舍不得吃的稀罕物,还有一瓢一袋的谷子等各种杂粮、山果,递到李振华的手里。 乡亲们发自内心感激李振华:一个大城市的孩子,

5、在咱们最需要的时候来到这里。在乡亲们眼里,李振华就是山村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怕他受冻,村里的大婶大妈像当年“支前”,用自家种的棉花、自家织的粗布,为李振华做了一件件厚实暖和的棉袄、棉裤、棉鞋。一针一线,饱含浓情。 知道他不会做饭,人们轮流请李振华去自己家吃饭。平时吃糠咽菜的乡亲们总是倾其所有,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给他吃,甚至是包水饺李振华后来才知道,当时,人们一年也就吃两三顿面食,每年收成的麦子,装不满一个瓦罐。他至今记忆犹新,每次吃饭时,家长们总是把孩子哄到门外,担心孩子馋嘴围观,李老师吃不下 来山村的第一个节日是清明节。乡亲们都想请李振华去家里吃饭。这一家才吃了一口,就被簇拥到另一家。这一顿

6、饭,他记不清吃了多少家。当他回到学校时,一下子呆住了:门口石头台子上摆满了水饺,他数了数,18碗! 李振华的眼睛湿润了。 一天,村干部带来一个纯朴憨厚、农民打扮的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车上还绑着一把镰刀。村干部说,这是咱们县委书记张奇,骑了一百多里路的车,来看你呢。张书记紧紧握着他的手,一再感谢他来到这山沟“支教”,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说沂蒙山的老百姓会永远记住他。 李振华渐渐知道,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这里的乡亲们作出巨大牺牲。在孟良崮和莱芜战役中,韩旺村曾经有70多人组成担架队,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有8位乡亲牺牲在战场上。 然而,这里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让他忧心。每当看到那些翻山越岭、背着

7、干粮或冰凉的地瓜来上学的孩子,每当触及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在他心头升腾: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让他们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这沉甸甸的使命感,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山里人听不懂他的南京话,他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每天跟播音员练习普通话。练了一段时间效果不佳,他就干脆学说当地话。 今天,这位里里外外透着朴实和慈祥的长者,从外表上看,与沂蒙山人没有任何区别:一身半旧的中山装,脚上永远是粗布鞋,态度谦和,话语不多,口音依稀尚存南方人特有的轻柔,却是地道的沂源腔。李振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他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自制了地球仪、识字卡片等20

8、多种教具。白天,他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这里成为夜校,他教村民们识字。 1955年,全县初级中学的升学率为101,而他教的班,全部升入了初中,引起轰动。 也是这一年,山东省教育厅对前来“支教”的45名外省市的青年教师追踪调查,37人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而返回原籍,其他人则回到县以上城市。唯有李振华,留在了山村小学。 1958年,工作成绩突出的李振华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一年,他刚刚21岁。他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话:一个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要映红一片蓝天!从那一刻起,李振华更加勤奋的工作、学习、奉献。 1959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群英会”,与

9、董加耕、邢燕子等优秀青年代表一起,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此时,李振华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借这次参加全国“群英会”的殊荣,调到大城市;二是继续留在山沟里,践行自己的诺言。 回忆起这件往事,李振华依然很激动:那时国家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各行各业缺乏人才,加强基础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响应党和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施展自己的抱负,是我们那一代青年人的共同理想。先进“一辈子”,还是先进“一阵子”,考验着每一个人。 他至今忘不了去北京开会前的情景:乡亲们送了他一程又一程。从那期待的目光中,他读出了挚爱和信任;他更忘不了刘少奇、周总理接见他们时的殷切期望和教导。 “

10、群英会”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学校。 李振华在韩旺小学工作了12年。其间,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多次催促他调回南京完婚,工作单位都为他联系好了。李振华怎么忍心离开这里?反倒希望女朋友也来沂蒙山工作。僵持中,女朋友选择了分手 1958年,李振华与当地一位姑娘、同为小学教师的杨朝清在一间简陋的茅草房里结了婚。这就意味着,他把“根”扎在了沂蒙山。一颗感恩的心,倾尽心血和汗水,回报老区人民;一个赤诚的灵魂,无怨无悔付出,愧疚深埋心底1965年,李振华调到张家坡中学。 “文革”中,李振华作为“臭老九”,被关进牛棚。每次被批斗后回到住处,他总能从被窝里找到煮熟的鸡蛋、花生,甚至是当时很稀罕的水果糖。他知道,这是乡

11、亲们冒着危险给他送来的。他说,一辈子不会忘记沂蒙的父老乡亲对自己的爱 国家恢复高考后,李振华的许多学生榜上有名。为了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李振华使出浑身解数。他住进学生宿舍,随时辅导功课,夜里给他们盖被子、驱赶蚊虫。从睡梦中醒来的孩子们看到这情景,禁不住流下热泪。 在临沂地区的高考成绩榜上,李振华所教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地区教育局先后两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推广他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1982年秋,李振华调到城关二中任校长。 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招收的两个班108名学生,人称“一百单八将”。学生平均入学成绩仅有28.5分,有26人的数学考了“0”分。有的教师在管教学生时却被打伤。 李振华认为,转化一

12、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优秀生同样重要。他提出了“撒向学生都是爱”的教育方法,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治校原则,与教师们一起,用真情感化教育学生。 他像过去一样,住进学生宿舍,与这些被社会和家庭冷落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采取“小目标分层推进法”,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励学生朝着大目标迈进,把每一点成绩,都化作信心和力量。小小的一张奖状,微薄的一份奖品,在学生心中掀起巨大波澜。这些习惯了人们的指责,经常遭“白眼”的孩子,体验到了受赞赏的快乐。当走上领奖台,捧起从未摸过的奖状,在抬起头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温暖与自信! 三年后,学校的平均考试成绩名列全县第

13、一,升学率达到96%! 有人说,李振华创造了一个“点石成金”的现代神话。人民日报刊登沂源县实验中学转变“后进生”的经验时,配发了评论:校长是关键。 1986年,城关二中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后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 几十年来,李振华圆了成千上万山里孩子的“大学梦”;发生在他与学生之间的无数感人故事,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然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说起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儿女,李振华总是沉默无语。是的,这么多年,他欠家人的太多太多 1980年,离高考还有两个月,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拿着沉甸甸的电报,他把儿子叫到一边,让他回家伺候爷爷。同样在准备高考的儿子哭了。李振华也掉了

14、泪:“爸知道你委屈,可那些农民的孩子,指望着高考改变命运。你是城镇户口,考不上还可以当工人。”懂事的儿子点了点头,含泪去了南京。 父亲没能撑到儿子回去,便撒手人寰。电报上的寥寥数语,让李振华痛不欲生。他来到校园外的岭上,跪向南方,任泪水纵横。当他擦干眼泪,看见身后跪满了学生 那一年,他所教的班级,高考成绩在临沂地区独占鳌头,他的儿子,却落榜了 父亲的离去,击倒了相依为命的母亲,母亲落下半身不遂。李振华只有回故乡这一条路了。 南京的教育部门知道他是一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很快发来商调函。 沂源县的领导说:“真舍不得您走啊,可这一次不让您回去,我们从良心上说不过去。这么多年,您对得起老区

15、人民了!” 在极度的矛盾、纠结之中,李振华和家人开始收拾行装。 启程的那天早晨,李振华推开家门的一刹那,眼泪“哗”得流了下来:门外挤满了来为他送行的乡亲,有的抱着一只鸡,有的提着一篮子鸡蛋,有的捧着各种山果,没有一个人说话,许多人在悄悄地擦眼泪 刹那间,李振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想不到的决定:我留下来,不走了! “李老师为咱们操心这么多年,到了帮助他的时候了。谁家有闺女,轮流到南京去,无偿地伺候老太太!”有人这样提议。 心之诚、意之切,让李振华再一次感受到老区人民的善良、宽厚与无私! 寒来暑往,母亲在床上躺了9年,先后有8个女孩子前往照料。女孩们像对待自家的奶奶一样,伺候得好周到、好细心,不让老人受一丝一毫的委屈,因为老太太是李老师的母亲,她为沂蒙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