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答题技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91089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答题技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训练综述训练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答题格式:文中指谁(什么)怎么样。训练二:谈感悟方法:抓关键词用精炼的、准确的语言写出感悟。建议引用名言警句或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训练三:品词析句。品词析句一-写景类文章答题技巧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我仿佛(看到或听到) (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谁) (特点),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品词析句二-写人、写事类文章答题技巧技巧一:抓环境衬托体会人物品质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写出了 赞美 (谁) (品质),表达了作者 。技巧二:抓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体会人物的情感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写出了 我体会到了 。品词析

2、句三 -状物类文章答题技巧答题格式:这句话中 (词)用得好, (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谁) (特点),表达了作者 。训练四:谈好处。修辞手法比喻答题格式。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怎样)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谁)的喜爱之情。修辞手法拟人答题格式。作者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这是个拟人句) ,什么一词将什么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特点,把 什么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修辞手法排比答题格式 作者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节奏感强,突出了(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修辞手法反问答题格式。作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3、手法,感情更强烈,突出了(谁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训练五:说明方法好在哪里训练五:说明方法列数字答题格式。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什么)说明(谁)怎样的特点,准确科学,便于读者理解。打比方答题格式。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好处是把(谁)比作(什么),突出了(谁)(怎样)的特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举例子答题格式。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好处是(谁)的(什么)特点得到具体印证,内容具体,增强说服力。作比较答题格式。

4、这段文字重点要说明的是( ),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好处是把(谁)与(谁)进行比较,强调了(谁)的(什么)特点。训练六:写作手法:好在哪里1、倒叙好处: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结果),解除了悬念,增强文章可读性。2、插叙好处:插入一件(什么)(事),避免文章平铺直叙,使故事情节更曲折,突出了(什么)。3、对比好处:把(谁)和(谁)进行对比,突出了(谁)(什么)特点。4、反衬、衬托的好处:通过对(谁)的描写,衬托了(或反衬了什么)。5、前后照应的好处:是文章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更加完整),突出了或强调了(什么)。6、暗示好处:运用了暗示的写法,以(什么)来暗示(什么),揭示了(

5、什么)。训练七:理解句子常用方法之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理解1、 怎样表达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方法是:(1)先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2)组织语言,通顺表达整句话的含义,在结尾处还可以用上说明了、表达了、抒发了、赞扬了、歌颂了的内容。格式:(1)“有限的生命”是指每个人不可能永远活着,“无限的价值”是指每个然在活着的时候可以创造无穷无尽的价值。“光彩有力”是指创造了生命的价值,为社会做贡献。2、理解整句话的意思。(2)每个人的生命很短暂,寿命上百的人寥寥无几。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活的时候尽可能更多的创造价值,不要白白的浪费时间,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取得更大的成绩。理解句子常用方法之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6、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往往要和“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理解”组合使用。方法是(1)先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2)然后组织语言,通顺表达整句话的含义。例如:理解最后划横线句子的意思格式:(1)“堵塞”在文中指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却突然耳朵聋了,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却忽然眼睛瞎了,命运真是捉弄人。“另一条道路“在文中指耳朵聋的孩子改学画画,心里更安静,后来成了美术家,眼瞎的孩子改学弹钢琴,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2)生活的路一条走不通的时候,还可以换一种办法生活,说不定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理解句子常用方法之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格式:(1)理解关键词语意思。(2)理解句子意思。(3)举事

7、例。训练八: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题目扩展法。2、要素归纳法。3、段意合并法。4、 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5、取主舍次法。6、问题回答法。概括段意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格式)1、(记叙、写景等文)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叙述、描写) 表达了(赞美、赞扬、歌颂、表现了、说明了、批评了、抨击了) 2、(说明文)这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 ,以及 的特点。训练九:关于文章的叙述顺序在小学阶段,所学课文的叙述顺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1、事情发展的顺序。2、时间顺序。 3、倒叙。4、插叙。5、空间转移顺序(参观、游览顺序)。 6、类型顺序(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下面对这几种叙述顺序作具体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