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90871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全员暨泰州、连云港部分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等文件的精神,全面提升南通市和泰州市、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整体发展,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2015年网络远程培训的安排意见,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训目标1.聚焦学科重点、学生学习难点等问题,通过培训课程的示范引领,引导教师探索适合于本市学生的教学解决策略,形成本地基于学科难点问题解决的备课资源包、课例资源包、微课资源包。2.关注信

2、息技术驱动的课堂教学变革,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具体目标如下:1教师培训目标(1)梳理一个难点问题:通过课程学习,尝试梳理至少一个学科重难点问题,增进教师对学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问题的把握与理解。(2)新增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研修作业,使教师参与到解决学科重难点的行动中,促进教师实践体验破解教学困境、设计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及针对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其面对新的教学挑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区域发展目标(1)培养团队:以实施本项目为契机,着力培养市级和区县两级培训团队,使两级坊主(班级辅导员)成为专业引领、激励沟通的优秀组织和指

3、导者。(2)建立体系:建设“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学科)研修社区”一体化的教师网络研修体系。(3)汇聚资源:聚合一批本市学科重难点教学解决策略的课例资源包、微课资源包。二、培训对象(一)南通市1.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特教等10个学科的在职在岗教师;2.初中和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的在职在岗教师;3.非任课教师的校级领导和上述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专职教师可自主选择一个学科参加培训。(二)泰州市初中语文、数学学科部分教师,共3000人。(三)连云港市小学语文、数学、

4、英语学科部分教师,共4000人。三、培训原则1. 立足学生 聚焦难点本次培训把学生的学习难点作为课程研发的直接依据,聚焦苏教版2015年秋季开学所用教材第二单元学科重难点的解决策略,引导教师围绕学科教学领域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行动学习,使学生成为本项目的直接受益者。2. 立足应用 物化成果本次培训的课程研发团队由南通市一线优秀教师和学科教研员组成。培训过程中任务驱动,成果导向,将暑期培训与新学期的单元备课结合在一起,以研修作业引导学员梳理单元重难点、贡献自己的教学解决策略,形成本地的课例资源包、微课资源包。四、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设置为三个阶段,共30学时:阶段一:提升综合素养(共10学时,学员自主

5、选修5学时)阶段二:感受技术魅力(共10学时,学员自主选修5学时)阶段三:学科重难点的教学解决策略(共20学时,学员必修课)(培训课程表见附件)五、培训安排时间学习安排项目启动由省教育厅师资处、南通市教育局、泰州市教育局、连云港市教育局联合举行项目启动仪式(2015年8月10日)研修指导专家、辅导员培训以集中方式对项目管理者、研修指导专家、网络班级辅导员进行培训(2015年8月11-12日)预热学习学员使用自己的学习帐号登录培训平台,核对个人基本信息,在网上熟悉操作流程并进行学习预热;工作坊坊主(班级辅导员)组织学员上线预热,创建本班QQ群并引导学员加入,建设班级沟通渠道(2015年8月13日

6、14日)远程学习学员在线观看课程,撰写研修作业,参与互动交流;研修指导专家和班级辅导员在线辅导、答疑(2015年8月15日30日)线下实践学员结合远程学习所获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完成、提交作业(2015年9月上旬)考核评优考核评优,项目总结,成果提炼(2015年9月下旬)六、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用网络远程学习方式,包括视频学习、完成作业和协作研修活动。学习平台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参训学员的登录帐号和密码由学习平台按统一标准自动生成。学员参与学习、管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操作流程由培训平台以电子手册的形式提供。七、考核评价(一)对参训学员的考核评价以课程学习、研修活动、作业成果为主要评价指标,将过

7、程性评价与研修成果有机结合,平台会综合客观评价与辅导教师的主观评价,形成最终培训成绩,60分为合格。具体办法如下:考评维度考评细则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阶段课程学习含必修和选修课程,每10分钟计1分,第三阶段须通过3个随堂测参与活动每参与1个活动,计5分提交作业提交1篇作业计30分满分预热阶段第一阶段175022第二阶段235028第三阶段10103050小计502030100(二)对坊主(辅导教师)的考核评价考核维度考核内容考评标准分值研修组织力研修简报撰写研修简报,每期简报10分,本项满分10分。10分参训率学员参训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

8、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10分合格率学员合格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10分研修指导力研修活动围绕研修主题,发布并组织本坊教师参与研讨不少于2次,每次5分,满分10分。10分回答问题及时回复学员提问,每回答一个计1分,满分10分。10分作业批改批改本坊(班)学员作业。作业批改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40分;80%-94%:计30分;60%-79%:计20分;50%-59%:计10分;50%以下不得分40分作业推荐推荐学员的研修作业,每篇1分,最多1

9、0分10分(三)评优本次网络研修项目评优工作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研修成果评价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培训质量与实效(具体评优办法由各市教育局另行颁布)。八、组织管理1建立网络研修工作坊。以分区域、学科、年级为原则建立网络研修工作坊(班级),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参训学员自主选课学习,原则上每个工作坊100人,每个工作坊配备一名辅导教师,负责对本坊学员的管理与指导。2各市教育局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技术保障组,建立网络培训指导专家团队。各市项目办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运行管理;项目技术保障组由研修网、县(市、区)、校(园)信息技术人员组成,共同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平台、网络维护以及其他学

10、习设备、设施的保障工作;网络培训指导专家团队由研修网专家、本地学科课程研发团队组成,共同负责研修指导工作。各县(市、区)建立县(市、区)项目办,负责本县(市、区)网络培训项目的运行管理、协调等。市、县、校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员网络培训项目的有效实施。中国教师研修网2015年8月【重要】考核要求作者:项目组 发布时间:2015-08-03一、对参训学员的考核评价以课程学习、研修活动、作业成果为主要评价指标,将过程性评价与研修成果有机结合,平台会综合客观评价与辅导教师的主观评价,形成最终培训成绩,60分为合格。具体办法如下:考评维度考评细则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阶段课程学习含必

11、修和选修课程,每10分钟计1分,第三阶段须通过3个随堂测参与活动每参与1个活动,计5分提交作业提交1篇作业计30分满分预热阶段第一阶段175022第二阶段235028第三阶段10103050小计502030100二、对坊主(辅导教师)的考核评价考核维度考核内容考评标准分值研修组织力研修简报撰写研修简报,每期简报10分,本项满分10分。10分参训率学员参训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10分合格率学员合格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

12、59%:计4分;50%以下不得10分研修指导力研修活动围绕研修主题,发布并组织本坊教师参与研讨不少于2次,每次5分,满分10分。10分回答问题及时回复学员提问,每回答一个计1分,满分10分。10分作业批改批改本坊(班)学员作业。作业批改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40分;80%-94%:计30分;60%-79%:计20分;50%-59%:计10分;50%以下不得分40分作业推荐推荐学员的研修作业,每篇1分,最多10分10分三、评优本次网络研修项目评优工作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研修成果评价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培训质量与实效(具体评优办法由各市教育局另行颁布)。中国教师研修网2015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