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0735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要1一、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状2(一)假冒伪劣产品的来源2(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危害3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根本原因4(一)消费者自身原因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4(二)市场无序竞争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5(三)监管打击力度不够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5三、如何解决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问题6(一)建立市场有序竞争保障体系6(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打击力度7(三)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7四、总结8参考文献9摘要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对老百姓生活的危害越来越大,小到香烟、饮料,大到电脑、汽车,假冒伪劣产品好象无处不在。根据有关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有近3分之2的假冒伪劣产品来自中国,这也对我国

2、的国际形象和民族品牌建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目前我国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状,并通过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寻找出一些缓解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办法,从而逐渐消除这种现象。关键词:假冒伪劣 社会现象 市场监管对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现象的思考一、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状(一)假冒伪劣产品的来源 要弄清楚假冒伪劣产品的来源,首先要对假冒伪劣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文认为,所谓假冒伪劣产品包含二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假冒产品;二是伪劣产品。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产品信息误使消费者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即以次充好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极差或者无效的产品和使用后会对消费者带来伤害的

3、产品。1、假冒产品的主要来源(1)企业通过使用与名牌产品相似的标志或产品名称制造假冒产品。这部分企业往往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但为了谋求利益,便使用与名牌产品相似的标志或名称,以达到混淆消费这的目的。例如前几年吵的非常厉害的“六神”和“云神”花露水,“雕牌”和“周住牌”透明皂,以及“铃木”和“本铃”牌摩托车等等。这些产品都是通过混淆消费者视线的方式,骗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伪名牌产品,以达到谋求暴利的目的。(2)企业制造产品后直接使用名牌产品的标志、名称。与前一种企业相比,这部分企业则假冒的更直接、更彻底。产品直接使用名牌产品的标志、名称,在消费者专业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区分哪个是正品,哪个是冒

4、牌。而且,这类产品往往也存在着严重质量问题,为消费者的危害也较大。例如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耐克、LV皮包等世界名牌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这种假冒产品。2、伪劣产品的主要来源(1)企业由于设备落后、工艺不规范,导致伪劣产品出厂。 这部分企业往往由于设备严重落后,或使用不规范的生产工艺,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达到真正的功效,甚至会由于工艺问题生产出对消费者具有严重危害的产品。(2)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明令禁止使用的原料生产出伪劣产品。与上面前几类企业相比,这类企业是最可恶,也是对消费者危害最大的。例如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三鹿奶粉”、苏丹红事件等。(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危害 假冒伪劣产品对社会、对消

5、费者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由于质量、功效等问题,不仅消费者购买后不能使用后,反而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威胁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例如部分假冒伪劣药品,不仅不能够治病救人,反而会贻误病情;还有部分假冒伪劣食品、保健品,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威胁。2、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竞争。由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往往偷工减料,不惜一切代价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导致合法的企业在成本上的投入远远大于这些非法企业,导致一些资金紧张的合法企业很难在这种不正当的竞争中生存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合法的企业要么倒闭,要么也走上生产假冒伪劣产

6、品这条路。3、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民族品牌的建立。根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世界各地楼梯的假冒伪劣产品有近3分之2来自中国。这无疑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产生极坏的影响。另外一些民族品牌在打造世界品牌的时候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消费者自身原因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 假冒伪劣产品在我国之所以这么泛滥,消费者自身的问题占最主要的原因。 1、崇尚名牌与囊中羞涩。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好面子,不管是吃穿住行都要体面,但现实是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档次。那么在崇尚名牌与囊中羞涩的双重压力下,部分消费者就会去选择那些价格较低的假名牌,这也就是当今社会满大

7、街都是耐克、阿迪达斯运动鞋,LV手提袋的原因了。而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就给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2、维权意识淡薄。从古至今,中国的老百姓不喜欢打官司,也怕官司缠身,而这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广大消费者维权意思淡薄。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会,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选择沉默,上部分人才会通过正规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维权的手续流程较为复杂,到最后真正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少之又少,这也间接导致了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例如前段时间我买了一瓶过期的饮料,在与商家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拨打了12315热线,被告知要找消协办理一系列投诉手续后,我只能

8、选择默然接受事实,我不可能为了一瓶3.5元的饮料坐车往返于消协和商店几个来回吧? 3、缺乏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现在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繁多,同一个功效的商品往往又十几个、甚至上百个品牌。作为消费者很难掌握那么多种商品的真伪辨别知识,这也间接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二)市场无序竞争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 有序正常的市场竞争能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不正当竞争则不仅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反而会使市场陷入无序的恶性循环。 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一个严重因素就是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采取非法手段,以极低的成本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非法企业与合法企业站在了统一个竞争平台上,这也就导致了

9、合法企业生存压力的剧增。在这中无序的市场中,由于法法企业具有的成本优势使得合法企业的生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一部分实力不强的小企业往往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其最终的结果要么是破产倒闭,要么也加入这种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列中,这样又进一步加剧了剩余合法企业的压力。如此循环,直接导致了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三)监管打击力度不够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一旦失去应有的效果,那么必将导致市场混乱的情况出现。 目前中国企业的入市门槛非常低,导致了大量以谋求暴利为目的的非法企业进入,这是源头上问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政府机构对

10、假冒伪劣产品制造企业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处罚标准过低。例如贩卖假酒的企业,往往一车就可以赚好几百万,但是被查处后的处罚与之获取的利益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政府部门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的监管渠道和查处手段单一,面对越来越多的制假贩假形式,单一的监管渠道无疑束手无策。三、如何解决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问题(一)建立市场有序竞争保障体系 要想有效解决目前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象,建立市场有序竞争保障体系是首要任务。 1、提高某些行业的准入标准和行业退出机制。对于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等,应该提高其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杜绝没有实力的非法企业进入,从来保证行业

11、内企业能在同一行业标准下运行。与此同时,也要建立行业退出机制,对出现了严重问题的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求其退出此行业,并在相应期限内不得进入此行业。 2、建立企业信誉评估体系。企业的好坏应该由谁说了算?是不是为国家上缴的利税多就是好企业?答案明显都是否定的。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其好坏程度应该由人民说了算。而建立企业信誉评估体系就是把人民的意见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当某一个企业的信誉评估不能达到标准时,应该立即实施行业退出机制,终止其在此行业的运作。这样才能使企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不会去以身试法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打击力度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只有在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

12、的情况下,依法治国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中国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部分非法企业和个人,通过钻政策的空子,以牺牲广大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方式,大肆为个人谋求暴利,这也就是当前社会出现的“合法但不道德”的现象。 另外还要加大对制假贩假的打击力度,让制假贩假企业和个人在行动之前就被严厉的打击力度震慑住,在这些企业和个人被查处后,严厉的处罚要使他们从此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近而远之。在加强打击和处罚力度同时,政府监管部门还要拓宽监管渠道,提高监管水平,使得监管水平逐渐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使其监管范围实现从现实到虚拟的全方位。(三)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 要打击控制

13、目前严重的假冒伪劣产品,光是政府部门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广大消费者也行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假冒伪劣产品生存的空间。 1、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消费者淡薄的维权意识不仅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也使得政府监管部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时与其积极斗争,才能打击制假贩假者的嚣张气焰,才能逐渐净化我们的商品市场。2、加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目前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能够危害到消费者,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缺乏有效的辨别能力,既然不能区分真假,那么买到假货也是在所难免的了,所以不断加强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是控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

14、市场的有效途径。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多举办一些宣传指导活动,使更多的消费者掌握辨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这才是限制制假贩假企业存在的根本方法。四、总结 总之,想要抑制目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象,通过一两个人,一两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全社会都动员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也只有通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才能从源头上抑制当前社会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现象。参考文献1吴明山: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常用法规文件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10月;3李大华:以案说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4月;4武长江,赵中祥,张兆杰:真假优劣商品识别知识问答,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1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