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案 川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90610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案 川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学习主题 同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案 川教版一、教学目标: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收复边疆等史实,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进行评价。 难点:“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因此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恰如其分的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 三、设情激趣: 秦朝并未像秦始皇想象的那样传千万世,仅仅持续了十几年就被一个新的朝代所取代-汉朝。那么汉朝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谁统治时期国力

2、最为强盛呢?他又是采取的什么措施呢? 四、自主探究:探究1: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点拨1:各家学说同时存在,必然会扰乱人们的思想,妨碍“大一统”的实现。探究2:汉武帝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王国问题的?点拨2:经过推恩令,各王国逐步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与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汉武帝更是感恩戴德。就这样,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半寸土地,就这样轻而易举而又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的势力。探究3:汉武帝对边疆的开发有哪些成就。点拨3:设置“河西四郡”加强对南岭以南地区的管理,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统治之下。五、成果展示:六、拓展延伸:讲述夜郎自大的成语故事。七、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