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904854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1节第2课时,对神经系统与反射的学习具有总结和深化作用,对学生正确理解生物圈中的人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理解生命活动的协调性、统一性起着决定性影响。本节课主要包括反射的类型、神经系统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第二部分的文字简洁,图片直观,内容层次不高,较容易。【教学目标】1、指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2、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高级神经活动的含义、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以及人类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教学重点】1、区别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的主要特点,特别是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2、了解大脑皮层的形态与功能,特别是了解人类建立条件反射的突出特征。【教学难点】条件反射的特征和意义。【教学突破】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影像资料,条件较差的学校可通过挂图和案例等方式来开展教学,从而使本节内容具体、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掌握本节内容的同时,学以致用。【教学准备】1、组织讨论“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预习思考建立条件反射的实验思路。2、准备大脑的结构模型,大脑和脊髓的剖面结构图,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挂图

3、。【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下面是排尿反射的两种现象,请同学们分析其原因。1、为什么婴儿会出现尿床的现象?2、为什么我们长大后不会出现尿床了呢?引入本节课题同学讨论后回答答案较多,特别是长大以后不尿床的原因不很清楚。二、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从以上不同年龄的人排尿反射来看,它存在两种现象,这说明了针对排尿反射来说,它存在两种类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2、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用圆规尖轻刺手部皮肤(强调活动有一定危险,不要随意模仿)。要求:活动分两组:一组为无意触到尖刺,一组是有意触到实刺。3、活动:讨论分析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活动。(

4、1)狗能够对食物刺激产生唾液分泌反射,它是生来就会的吗?(2)对未受过训练的狗给予铃声刺激时,并没有引起唾液分泌反射,这说明什么?(3)将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后,只给铃声刺激也能引起狗分泌唾液,这种反射对狗有什么意义?(4)这时候铃声还是狗分泌唾液的无关刺激吗?(分析说明这时铃声则由无关刺激演变为条件刺激)(5)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6)假如在狗已经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喂食物,那么这种反射还能持久存在下去吗?4、从反射弧的角度出发,两种类型的反射主要区别在哪里?精讲:其主要区别在反射中枢上:非条件反射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包括脑干和脊髓)的各

5、个中枢,条件反射的反射中枢一般包括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5、两种类型反射的联系如何?学生分组活动,感受缩手反射的两种类型,加深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印象。3、学生观看活动过程,并积极讨论。(1)是生来就有的行为现象。(2)这说明铃声对狗分泌唾液来说是不起作用的,铃声是一种无关刺激。(3)这说明狗经过长期训练后形成了一种经验,能够对铃声的刺激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为可能的进食做好准备,有适应的意义。(4)不是无关刺激,是有关刺激。(5)铃声与食物刺激多次结合。(6)不能,长期只给铃声而不喂食物,狗的这种反射活动会逐渐消退,而再学习其它经验。4、学生认真思考。5、条件反射是

6、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三、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1、展示大脑模型,并请同学们观察大脑的形态特征。2、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教材内容后精讲:大脑皮层上有数量众多的神经元,可以接受来自各感受器传入的信息,能够发出向下位中枢的信息,并且在各功能区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联络。3、展示大脑皮层功能区课件或挂图,并结合日常生活中脑溢血造成的后遗症等实例来介绍大脑各功能区及其功能。4、引导分析实例:“吃梅”、“望梅”、“谈梅”都会分泌唾液,其区别如何。(从两方面入手:(1)刺激物。(2)反射中枢。1、仔细观察后描述: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大脑的表面呈现许多沟和回,这使大脑的

7、实际表面积要比平滑的外形大很多,大脑皮层是灰质结构,里面是白质。2、学生认真阅读教材。3、观察课件或挂图,并结合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知识,了解大脑功能区的特点和大脑的基本功能。4、学生讨论并从老师点拨中认识到人类神经调节: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是对由具体事物抽象而来的语言文字做出条件反射,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参与。【反馈练习】1、马戏团的动物进行表演后,训兽员为什么都要给动物食物,是奖励它吗?2、分析为什么学生听到上课铃声都会走进教室,而到校了解学生情况的家长不会走进教室呢?3、你还能举出人类条件反射的例子吗?4、有人说,马戏团的小狗能做1+1=2等算术题,所以说它也能对语言文字做出条

8、件反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司机见红灯亮就停车,这是对语言文字所做出的条件反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板书设计】第1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一、反射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2.条件反射:出生后通过学习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二、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1.大脑皮层上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2.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最突出的特征。【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课堂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以亲切感。通过训练小动物,增进人与动物的感情,使学生树立生物圈中的一切生物都相互平等的意识。课堂不但是师生共同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更是双方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广阔天地,在平等交流、和谐发展的学习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成功点:(1)在总结两种反射的定义时,同学们把两种反射的区别自然总结出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学生各种富有个性化的例子,为学习增添了许多乐趣,判断中意想不到的争辩,使知识得以升华。不足: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没有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上课铃声投入学习。建议:有些反射活动如果能让学生现场表演效果更好。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