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90377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检报告尿液细菌阳性(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尿细菌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其临床意义如何?尿细菌学检查对诊断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价值。主要有以下二种方法:(2)尿液细菌培育:正常人尿内有确定数量的细菌,尿道口四周亦有大量细菌。正常人尿道口及阴道存在以下细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假白喉棒状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卡他布兰汉氏菌及耻垢分枝杆菌等。外阴冲洗不净,细菌常混入尿中,但细菌数小于103/毫升。尿细菌培育的目的主要是运用中段尿培育菌落计数的方法以鉴别是否为尿路感染。尿细菌培育检查在临床上常用的是定量接种环法,即沾取0.001毫升的簇新中段尿,匀称涂划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平板直径9毫米),在37条件下,经24小时孵育后

2、,整个平板上所见的菌落数乘以1000,即得每毫升菌落数。若尿菌落数大于105/毫升为感染,精确率约80%;细菌数小于103/毫升或有多种细菌生长,为污染所致,无临床意义。但值得留意的是球菌,特殊是粪球菌及肠球菌繁殖缓慢,其尿菌落数若为103104/毫升之间,即有诊断价值;细菌数在103105/毫升者不能解除感染,考虑是否因应用抗生素、清洗消毒剂混入、尿过频、细菌生长缓慢等因素所致,必要时复查。不论中段尿,还是导尿,都不行避开前尿道细菌的污染。因此,做细菌培育而不加含菌量计数,结果很不行靠。但在常规消毒下做膀胱穿刺取尿作定性却很牢靠,只要培育出细菌,不论细菌数多少,均认为是感染,不会出现假阳性。

3、尿细菌定量培育结果很牢靠,但遇到下列状况时需做膀胱穿刺尿培育:没有条件做尿含菌量计数的单位,在诊断上有困难时;高度怀疑有尿路感染而尿含菌量却低;反复尿定量细菌培育结果均可疑者;要进一步确定是否有混合感染存在;可疑的厌氧菌所致者。以上状况均考虑做膀胱穿刺尿培育。方法如下:激励病人饮水,使膀胱充盈至耻骨联合以上,扪及膀胱后即可穿刺。先剃毛、消毒,用9号10cm长的针头连接注射器,在耻骨联合上方正中线穿入皮肤,然后猛力穿入膀胱,将尿液收集于无菌试管送检。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本法是避开污染的最好方法。缺点是病人有确定的苦痛。尿培育的常见菌可分为3组: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勃菌属等急性感

4、染菌,变形杆菌、假单孢菌属、结核杆菌等慢性感染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潜在致病菌。 少见的、不愿定的致病菌,如沙门菌属等。污染菌,如白色葡萄球菌类等。急性泌尿系感染多为单种细菌,大肠杆菌占60%80%,余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慢性感染常混合其它细菌;绿脓杆菌多在手术或插管后引起感染。尿细菌学检查有哪些特殊的培育方法?尿液细菌培育除了上述一般的方法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培育方法。(1)高渗培育 长期运用抗生素、溶菌酶或体内补体作用等因素,常使细菌的细胞壁损伤、缺失、变异为l型菌,须要在高渗培育基中进行培育。培育基含有15%蔗糖或5%氯化钠时细菌才能繁殖。见于肾盂肾炎、菌血症患者复原期或

5、复发期。(4)应用抗生素后,至少需停药5天以上才能做尿细菌培育,否则会造成假阴性。影响尿培育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尿培育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一般占1/32/3。影响尿培育结果的因素归纳有如下8种:(1)中段尿收集不合标准,外阴消毒对尿培育影响很大,消毒液过多而混入尿标本,抑制了细菌生长,出现假阴性结果。(2)尿液收集要簇新,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细菌大增,出现假阳性。(3)尿培育前曾运用抗菌药物,可出现假阴性。(4)膀胱内尿液停留时间短(不到6小时),或饮水太多,稀释了尿中细菌,影响了结果的正确性。(5)血源性急性肾盂肾炎、肾实质内小脓肿形成,慢性肾盂肾炎粘膜病变趋向痊愈,而肾实质病变依

6、旧存在;或尿路梗阻并存感染灶和尿路不相通,则尿中细菌往往呈阴性。(6)菌种不同,对菌落计数有影响。(7)接种技术上的错误,也可影响结果。(8)尿路感染的排菌可呈间歇性,如慢性肾盂肾炎没有急性症状时,尿培育可为阴性,但在其急性发作时,尿培育则常为阳性。由此可知,对尿细菌学检查结果的推断,必需结合临床表现,有时还要反复多次进行。如何看待尿细菌培育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一般来说,诊断尿路感染必需以细菌定量培育阳性为依据。假如反复定量培育都是阴性,则可认为无活动性尿路感染的存在。但对尿细菌培育的结果,也应结合临床表现来推断。尿细菌培育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如中段尿标本

7、收集不合无菌操作标准,或超过1小时才接种,或接种技术错误等,细菌定量培育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有人认为,对无症状菌尿者,1次中段尿定量细菌培育结果阳性,其精确率只有85%,2次阳性且为同一菌种,则其精确率可达95% 。此外,部分尿路感染患者,其尿细菌定量培育可能为假阴性。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点:患者在最近2周内运用过抗菌药物。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短,不足6小时,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这在有尿频、尿急症状的患者中较为明显。饮水太多,稀释了菌尿。细菌感染病灶与尿路不通。如在血行性肾盂肾炎的早期或尿路梗阻时,病人有明显尿路感染症状,但尿细菌培育阴性。尿路感染的排菌可呈间隙性,如慢性肾盂肾炎没有急性症状

8、时,有些病人的尿细菌培育可为阴性,但在急性发作时,尿细菌培育则常为阳性。l型变态细菌只能在高渗培育基内生长,一般培育基不能培育出来。有人估计,肾盂肾炎患者尿细菌培育阴性者,大约20%与l型变态细菌有关。综上所述,对尿细菌培育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予以推断,有时还需反复多次进行培育。尿细菌培育阳性时,如何区分是尿路感染还是标本污染引起?尿培育尤其是中段尿培育阳性时,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泌尿道本身感染所致,二是由尿标本污染引起。怎样才能确定是由哪种缘由引起的呢?比较牢靠的方法是做细菌定量培育。一般报告,中段尿定量培育每毫升尿中的细菌数在10万个以上时,可诊断为真性细菌尿;1万到10 万之间为可疑,犹如时

9、并有明显症状时,仍有诊断价值,应复查;在1万个以下则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在1千个以下则多为污染。对繁殖力低的细菌,如肠球菌、粪链球菌等,如每毫升尿中细菌数超过1万者也有诊断意义。但需留意下列状况可使细菌定量培育呈假阴性:在抗菌药物治疗期间或停药后不久;尿液在膀胱停留的时间过短,或因输尿管引流受阻,以致肾盂尿进入膀胱的量过少; 尿液因补液、利尿而稀释;尿ph值过低或过高;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呈间歇性排菌排脓,宜多次检验才能证明为真阴性。以上可见,对细菌定量培育结果,应亲密结合病人详细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尿液细菌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其临床意义是什么?尿液细菌学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

10、疗有确定意义。常用的方法有:尿沉渣涂片找细菌:可以初步确定尿路感染是阳性球菌还是阴性杆菌感染,作为运用抗菌药物的参考。早晨第1次簇新中段尿沉渣涂片,每高倍镜视野下细菌数10个或无细菌,则通常中段尿培育阴性或菌落计数103/ml;细菌数达1520个则中段尿培育菌落数105/ml。尿液细菌培育:目前应用中段尿培育菌落计数的方法可以鉴别是否系尿路感染。104/ml认为无意义或污染,菌落数105/ml可作为尿路感染诊断的依据,当菌落数104105/ml为可疑。尿培育的常见微生物有致病菌、少见的不愿定的致病菌和污染菌三大类。结核菌检查:为确定有无泌尿系结核的重要方法。尿液浓缩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菌,104

11、105/ml为阳性,但阳性率低篇二:如何知道尿常规体检的结果报告分析如何知道尿常规体检的结果报告分析南京454医院体检中心专家告知您,如何知道尿常规体检的结果报告分析.一、尿常规及相关试验(一)尿常规检查尿液由肾脏生成,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排出体外。1尿量(vol)【参考值】 成人:(1.01.5)l/24 h或1 ml(h?kg体重):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临床意义】(1)尿量削减: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病理性: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高热、脱水、严峻烧伤、心功能不全等。(2)尿量增多: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惊慌。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

12、性肾炎等。2颜色(col)【参考值】 透亮无色,淡黄色或琥珀黄色。【临床意义】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与小血块并存,常见于丝虫病;灰白色云雾状浑浊为脓尿,常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红色云雾状浑浊为血尿,常见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暗褐色、黑色尿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深黄色尿为胆红素尿,常见于堵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黄绿色为绿脓杆菌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绿脓杆菌感染。3相对密度(sg)密度原称尿比重,主要用于了解肾脏浓缩实力。【参考值】 成人随机尿液:1.0031.035。晨尿:>1.020。 新生儿随机尿液:1

13、.0021.004。【临床意义】(1)密度上升:表示尿液浓缩,见于生理性:禁水、大量出汗等。病理性:蛋白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四周循环障碍及运用造影剂等。(2)尿密度降低: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见于生理性:如大量饮水。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肾炎、尿毒症、急性肾炎多尿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胶原性疾病、蛋白养分不良等。等张尿:肾实质有严峻损害时,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主要见于尿毒症。4尿蛋白(pro)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排出蛋白质总量为(8024)mg,如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 50 mg,称为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14、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短暂或一过性出现蛋白质。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尿中蛋白质持续超过l 50 mg24 h。病理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牢靠依据。【参考值】 定性:阴性。定量:10150 mg24 h尿。【临床意义】(1) 生理性蛋白尿功能件蛋白尿:猛烈运动、高热、寒冷、神经惊慌等引起的蛋白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一个“+,多由于肾缺血、肾血管痉挛或充血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致。体位性蛋白尿:脊柱前凸或长时间站立时,在肾静脉受压导致肾静脉压上升通过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汲取不良引起,体位性蛋白尿定性试验有时高达“+”,此种蛋白尿经卧床休息后可消逝,多见与儿童和青年。

15、部分病例是早期肾炎的反映。摄食性蛋白尿:如注射小分子量蛋白质或一次食人大量蛋白质。(2) 病理性蛋白尿: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小管疾病:如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金属(汞、镉、铋。中毒及应用某些药物等。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时,尿中低分子和高分子蛋白质均大量增多,是肾功能不全的指征,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严峻泌尿系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5尿糖(glu)生理状况下,正常人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尿中可有微量葡萄糖,浓度为0.30.8 mmoll,由于肾小管近曲小管对葡萄糖分子的重汲取,晨尿或空腹尿定性试验阴性,尿糖定性阳性称为糖尿,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参考值】 定性:阴性。【临床意义】(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汲取削减所致,见于一次摄人大量糖类,静脉注射葡萄糖、精神过度惊慌、心情激烈、妊娠等。(2)病理性糖尿:糖尿病。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糖尿等。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出现尿糖阳性.尿糖检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尿液被强氧化剂、双氧水等污染时可产生尿糖假阳性c大量水杨酸盐、高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