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878000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第一次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姓名 班级 试场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六校阶段性素质测试七年级语文卷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一)(二)(一)(二)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将下列这段话认真地抄写到方格里。(2分)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古今多少奇丈夫2、圈出下面文字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旁边横线上。(找对一个给1分,给满4分为止)(4分)(1)我对他很工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搏学的人。 (2)核武器示验时大大小小拖发的问题必曾出不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门铃一响,一块红纱毯立刻把他盖到办

2、公桌上。B、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C、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即使硬着头皮去做,就可以闯过去。D、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记住他们牢牢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4、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个句子是( )(3分)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A、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B、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C、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

3、之作。D、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5、古诗文默写。(6分)(写对一空得1分,给满6分为止)(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2)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3)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4)春又来了,请从你的古诗文积累中,找出带“春”字的诗句(或写春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 。(5)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6、花盆里长的是仙人球,这是一种喜阳耐旱的植物,可主人偏偏用一把伞给它遮挡阳光。这种呵护太过分了吧!由此你联想到: 。(3分)7、仿照下面句式,再写一个比喻句。(3分)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同情是 , 。8

4、、从下列众多名人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并说说你喜欢他(她)的原因。(3分)贝多芬、李白、歌德、居里夫人、爱迪生、邓稼先、司马光 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难忘的一躬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

5、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有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

6、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

7、,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把它当作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选自中国教师报,整理张彩虹,有改动)9、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0、了解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任选一题)(4分)(1)“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 (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11、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

8、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4分) 12、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4分) (二)瘸蝉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抠开湿地上的小洞,把手指伸进去。蛰居在小洞中的蝉的幼虫不知是计,张开前爪,把手指紧紧抱住。结果,便被孩子们拖出来,放进了知了笼中。蝉的幼虫身上裹着一层角质的铠甲,就像一团黄泥,在笼中笨拙地爬行着。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这可真是一个谜!苏格拉底同孩子们商量,请他们把知了笼交给他,让他保管一夜,答应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它还

9、给他们。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蝉蜕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候在知了笼旁边。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的一样。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有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

10、,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的玉肌。姓名 班级 试场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是刀在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儿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抖一抖,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儿,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右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第二天,孩子们看见爬满笼子的美丽的蝉,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实在不忍心让这美丽的小东西再关在笼子里,打开笼门,让它们恢复自由。蝉儿们鸣叫着从笼中飞出,飞进了绿阴。末了,笼中只剩下了一只蝉,一只缩着翅膀瘸着腿的蝉。13、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