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877818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渡中心小学科技活动教案 任课年级: 任课教师:小学六年级上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六年级共有学生 114人。他们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经过几年的科技活动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技校本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技,学生必将对科技校本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二、教材分析 科技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

2、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开展普及科技知识的教学,其目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三、教学目的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日趋重要,如何更好地发挥我校科技教育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丰富内涵,创造品牌,充分体现科技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双重教育意义。使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正确的理解科学,形

3、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活动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方面得到发展。四、教学措施 1、营造宽松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造的智慧。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播放幻灯片、观看科普图片展等途径,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将劳技课与科技教育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五、课时安排1、水面的秘密 1课时 2、会燃烧的方糖

4、1课时 3、谁的手最干净 1课时 4、制作益智玩具 2课时 5、自制电铃 2课时 6、自制泡沫灭火器 2课时 7、吸水与防水 1课时 8,新型芽菜生产技术 2课时 9、用苔藓监测大气污染 1课时 10、常见的建筑材料 1课时 11、身边的垃圾 2课时 12、希望点列举法 1课时 一、水面的秘密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来证明水有表面张力。2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现象,并善于思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水槽、烧杯、滴管、曲别针、硬币(一元、一分)、树叶 、小叉子、刀片、尺子、矿泉水瓶盖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

5、孩子们紧张吗?说点轻松的,脑筋急转弯会吗?谁来说一个?生:师:老师也有一个,想听吗?什么布剪不断?生:瀑布.师:什么东西越洗越脏?生:水.师:玩过水吗?在哪里玩的,说说你都是怎么样玩水的?现在想玩水吗?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想玩水,那这节课公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玩水,想玩水的小科学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上课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同学们都玩过水,那你在玩水的时候观察过水面吗?(贴画,水面)它是什么样子的?生:师:是啊,生活中的水面多姿多彩,丰富着呢!请看屏幕:(欣赏水面)师:欣赏完水面,有什么感想?生:师:同学们,这水面不光美丽动人,平静如画,它里面还藏着好大的学问,好多的秘密呢!(

6、补充板书:水面的秘密)水面的秘密(神秘地)水面会有什么神奇的秘密呢?大家想研究吗?那我们就准备一些材料来研究吧!二、猜想假设,制定方案1认识材料师:同学们,桌面上有好多物品,小组内赶快相互认认。都认识吗?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材料继续玩水,来研究水面。2猜想假设 师:看到这些材料,你们都想怎么玩?生:我想把别针放入杯中师:你的玩法很有意思,那同学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这杯水,满满的,水都快要流出来了,这么满的一杯水,你认为还能放入曲别针吗?能放几枚?猜想一下。你们认为呢?大家猜想的都不一样,那待会我们大家一起玩一玩,看一看。还有其他玩法吗?生:我想在硬币上滴水师:玩法有创意,那你认为硬币可以装上几

7、滴水呢?你们认为呢?还有其他玩法吗?生:3、制定方案 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许多好的玩法,并提出了大胆的猜想,那在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生:师:听同学们这么一说,老师知道了,在玩的时候要注意:一:轻拿轻放,仔细认真,否则将会导致试验失败;第二:试验过程中,要数清楚放的枚数或滴数,并且认真观察水面的变化,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出示表格)不过老师还想给大家提个醒:那就是:玩之前小组分工要明确,在填写实验结果时注意,水流出以前的数量为最多数。三、实施探究 展示交流1实施探究师:好,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玩法,赶快开始吧!(1) 小组实验(2) 汇报交流2展示交流孩子们玩完了吗?玩完的请坐端正。(1)你

8、们的玩水结果怎么样?哪个小组先汇报?(2)你们的实验结果一样吗?(3)有不同的玩法吗?孩子们,你们的猜想和实验结果相比怎么样?是呀,看来有些事情只凭猜想还不够,它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验,进行科学验证。遇到问题,先猜想,再设计方案,动手实验验证,这是我们科学课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3得出结论师:同学们,在玩水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水面有什么变化吗?同学们,一杯满的都快要流出来的水里还能放 枚甚至一百多枚别针,一枚圆圆的硬币居然装了 滴水,一片小小的树叶也能装 滴水。水面越来越鼓,都快成半球形了,水面都高出杯子一大截,而水为什么不流出来呢?(1) 小组讨论。(2) 汇报交流生:.师:说的多好呀!同学们都感

9、受到在这水面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这种神奇的力量,阻挡了里面的水流不出来,那这种神奇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给这种神力取了一个名字。(板书:水的表面张力)师:同学们齐读一遍,开始!(边说文字边演示课件)师:水是由许多许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指一生读。四、应用与拓展创新1、生活中的表面张力同学们多棒呀!你们在玩水的时候就发现了水面的秘密,了解了水的表面张力。其实在生活中,水面这种神奇的表面张力到处可见。咱们看,在座的每一位小科学家,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2这儿还有一些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的资料,请大家欣赏一下!(1)欣赏图片(2)介

10、绍水黾认识它吗?它叫水黾,水面能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面上飞速的滑行,它每秒钟能滑行的速度是它身体长度的100倍呢!所以啊,人们送它一个雅号叫“超级水上漂”。3体验水的表面张力同学们想玩“超级水上漂”的游戏吗?(出示硬币)我们知道,硬币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水的神奇表面张力可以让硬币浮在水面上。想体验一下吗?不过在放时要借助桌面上的这个工具。(出示小叉)咱们看,谁通过尝试,可以让硬币成功地浮在水面上。成功地孩子们再试试看,还有那些下沉地物体可以利用表面张力浮在水面上?玩完了吗?孩子们,玩完地请坐端正。同学们看,水的表面张力多神奇啊,硬币,直尺,刀片等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本来是下沉的,但是神奇的表面张力

11、可以使它们浮在水面上。4拓展活动(出示)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半杯水,一个矿泉水瓶盖,你们能想办法,把这个瓶盖放在水面中央吗?生试一试想看老师的办法吗?同学们看,瓶盖成功的放在水面中央了!这是为什么呢?看来水面还有很多秘密等待同学们课下继续研究呢! 二、燃烧的方糖导入:香浓的咖啡再加上一两块方糖,那种味道真的是好极了! 听说糖是不容易燃烧的物质,但是将某些物质放在糖上面就能使糖燃烧,我很好奇,决定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并探索其中隐藏的科学道理。实验准备:一块方糖 一个玻璃盘子(平底的) 一盒火柴 香烟灰实验过程:1. 分别把方糖和香烟灰单独放在玻璃盘子上,用点燃的火柴接近它们,观察它们是否会燃烧。2

12、把方糖放在玻璃盘子上,在方糖面朝上的那一面放些香烟灰。3再次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放有香烟灰的那部分方糖,观察是否会燃烧。 实验现象: 方糖和香烟灰单独放的时候,都不能被点燃。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用燃烧的火柴慢慢接近的话,方糖就会冒出蓝色的火焰并燃烧起来,直到最后完全融化,而香烟灰还保持原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特的现象呢? 原来糖是由碳、氢、氧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在一般情况下它不容易燃烧。在糖上面撒上香烟灰后,就能引起糖的燃烧。燃烧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并发光、发热的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那些能够引发化学反应而自身却不发生变化的物质,我们把它们称为“催化剂”。在这个实验当中,香烟灰就是

13、一种催化剂。其实催化剂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没有了催化剂,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呢!如果要举例子的话,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很好例子。我们的唾液里有大量的淀粉酶,超快加速分解淀粉,转换成麦芽糖;我们的胃里有胃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三、谁的手最干静导入:细菌是一种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细菌,而这些细菌中有许多在人身上滋生,甚至进入体内,使人染上疾病,影响甚至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假设同学们的手上,尤其是那些未曾洗手的同学手上,带有大量细菌。我们的实验方法是:(1) 每人准备一个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洗干净后用医用酒精消毒,再用干净的塑料薄膜封住瓶口,在标签上注明编号、姓名和日期。(2) 每人取一块洁净的面包,使其尽量不受污染。(3) 将全体同学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4) 实验组的同学不洗手,对照组的同学先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两个小组的每个人分别用一小块面包在自己的手心、手背、手指上反复擦,最后将面包块放进各自的矿泉水瓶中,并封住瓶口。实验组的同学要把自己实验前的活动(重点是你的手接触过什么)填入记录表。(5) 将两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