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87694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洛南县西街小学 刘秋霞教材分析: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

2、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借助课

3、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痴迷的情感。4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读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这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出示课件)这本昆虫记曾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多次被翻版印刷,在生物界和文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你知道他为什么

4、会写成这本书吗?相信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你肯定会若有所悟的。(出示课题,齐读课题)。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揭开问题的答案吧。(设计意图:由一处精彩的片段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出主人公的简介,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让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也能进一步了解学情,因学定教。)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出示课件)昆虫 小溪 纺织观察 责骂 中毒 垃圾 殿堂 纵横 闪烁 光泽 可恶痴迷 圣莱昂 裤兜 着急鸟栖虫居 鼓鼓囊囊2检查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板书)(此处注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文中的法布尔给你留

5、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对昆虫的痴迷,板书)什么是痴迷呢?(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学字词,读熟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的能力,所以此环节老师直接进行检查即可。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法布尔有了整体感知,抓住总体印象,这是对学生概括提取关键信息的一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三、精读课文,披文入情。师过渡:让我们走进文本,一起看一看法布尔到底是怎样的痴迷吧!(一) 教师导学,学习23自然段。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案例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 看一看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段落、语句或是词语中看出来的呢?将它画出来,边找边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或想法。师边看边

6、提示:可以在你画的句子旁边写写你的心情或者想法,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叫做批注。(设计意图:让学生有自学的空间,有自我思考的空间,并在思考的同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教授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2交流“找纺织娘忘回家” (1)生谈自己的想法。(调皮、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善于观察)你能抓住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吗?本段重点抓住“终于”“三天前”这几个词。生:我勾画的词是“终于”,能看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执着的孩子。(此处追问:“终于”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很费劲才找到。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找纺织娘时的情形。想象一下这当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声音的中断、找

7、错声音源、蚊虫的叮咬、自己受伤)(板书:想象。相机出示“纺织娘”)师:你真会读书,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不容易。正是他的坚持与执着,他才会“终于”捉住纺织娘。(出示句子,练习朗读,突出重读词“终于”)读描写“纺织娘”的句子,练习朗读。师:谁能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纺织娘长得什么样?(全身碧绿,触角细长)师:是呀,三天里(重读)他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终于找到了那只让他日思夜想的,会唱歌的虫子,他会怎样对他妈妈说?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课件出示:法布尔 地说:“妈妈,我在这呢!瞧”(朗读训练,让学生进行换位朗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高兴与兴奋,读出那种激动的心情。找学生个别朗

8、读,不到位时师范读,这样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最后,再齐读,师读提示语,让生读法布尔的话。例:法布尔兴奋地说,法布尔无比激动地说,用这种换位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体会法布尔的激动,进行朗读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根据学生的语气,教师做出相应的点评:我听出来了,你是带着欣喜的语气在告诉妈妈;我感受到了你的兴奋,真替你开心啊!你想让所有的人都来分享你的喜悦!同学们,这就叫换位朗读呀,将你自己想象成法布尔,你读得就最有感情了。(板书:换位朗读)师:我们从文中第二自然段,父母的焦急也能感受出他对昆虫的迷恋。让我们将2、3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吧。(二)学法总结师:刚才我们用了哪

9、些方法来学习的这一片段呢?(抓关键词,发挥想象,换位朗读 )(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给学生感悟课文的方法。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反复指导学生读课文,在读中走进人物法布尔,体会他的的内心情感。)(三)学生自学,学习410自然段。1学生自学师:下面用这些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语句能看出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做好标注。能想象的地方,将你的想象写在旁边;有感受的地方,将你的感受写下来;最后,将你所有的想法通过你的换位朗读展示出来。(设计意图: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法布尔而的对昆

10、虫的痴迷。联系前面,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课文的210自然段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教师渗透方法,引导学习2、3自然段,然后学生根据方法学习课文的410自然段,这样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2.组内交流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片段和看法,相互补充一下。师明确要求:同学们,将你的想象还有想法说一说,说完之后,将你喜欢的片段换位朗读一下,试试让同学们通过你的读听出你内心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将自己的不同看法提出来,同时借鉴别人的优点。)(四)交流反馈1师:同学们,起来交流时,可以借助有关语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更

11、重要的是我想让每位同学都能通过换位朗读将你的想法展示出来,好吗?学生汇报。 (注意学生的汇报,教师应最终落脚在“痴迷”上。)“他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 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法布尔喜欢昆虫?(逮、捉、蹲下、静静地、“奇妙的”、“漂亮的”、“五彩缤纷的”)想象一下,法布尔蹲在河边,还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事物呢?(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 师评价:看来我们班也有昆虫迷。把你现在的心情读出来吧。鸭子都不管了,只顾去观察小昆虫了,这不是痴迷又是什么呀?痴迷“嗬,真漂亮!”“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高兴极了”能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这只小早虫。师评价:你真个善于学习的孩子,能抓住具体

12、语句体会这样深刻。将你的喜欢读出来。“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能看出他很高兴,法布尔观察很仔细,很喜欢它,很小心生怕伤着甲虫。)师评价:你学会了抓关键词,所以体会准确。相信你肯定会读得很棒。比较句子(出示课件):把“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改成“打算回家后再好好看看”行不行?为什么?(因为这突出不了法布尔对甲虫的喜爱) “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能看出他确实很喜欢这些小宝贝。师评价:你也会这种学习方法了,真棒。这不正是一种痴迷的表现吗?让我可不会傻得捡两口袋的虫子和石头。痴迷(2)法布尔口袋里装得满满的,赶着鸭子回家了。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他

13、的心情如何?(甜滋滋的)可他的爸爸妈妈呢?(非常的生气)他们是怎样说的?找男女生分别来读爸爸妈妈说的话。侧面反衬痴迷师评价:你的换位朗读很到位。看来,这种学习方法你掌握了。如果你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做?是呀,法布尔也非常的不情愿,他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只好把心爱的宝贝放进了垃圾堆。这个“放进”,你能看出什么?(非常的不情愿,也从侧面说明了他真得很喜欢这些东西)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这一句。 (3)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 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仍然” “丝毫没有阻止”都能看出法布尔的痴迷。师评价: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读出这儿的关键词,真不简单。相信你也会像法布尔这样坚持下去的。读一读吧。父母的

14、强烈反对都未能阻止他,这不正是一种痴迷吗?痴迷四、回读全文,理清结构1师:正是这种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齐读第11自然段。(板书:引进科学殿堂)读到这儿,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因为这个题目最能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与珍爱。)2.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整篇文章,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和中间几个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看看它是按照什么结构写的?(板书:总分总) 好,我们来完成这样一个填空练习好吗?课文先总写_,再分写_,最后又总写_。(出示课件)这篇课文先总写法布尔有着浓厚的兴趣,接着通过两件事分写,最后总写法布尔的成就,这种总分总的结构在我们习作时是可以借

15、用的。(设计意图:这是对课文一个整体回归与认识。感悟课文的同时,指导习作方法,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五、课堂练习,情感升华1.积累师:法布尔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源自于他从小就对昆虫的痴迷,他用一生去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其实,现在看看世界上很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大人物,也都象法布尔一样,对某些东西特别痴迷。你象牛顿,吃没吃饭自己都忘了,数学家陈景润由于痴迷看书,一天都没理成发。所以说,很多事情的成功就源于一种专注,一种执着,一种痴迷。如果你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就要坚持,并注意观察。世界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这样告诉我们 (出示课件),齐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俐略)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大师的名言,相信对同学们会有所启迪。2小练笔师:课文我们学完了,不知他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认真观察、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