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874345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报告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 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4月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巢欣联系人夏建民通讯地址镇江丹徒经济开发区高资园区联系电话13706108003传真0511-88692638邮政编码212000建设地点镇江丹徒经济开发区高资园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有机化学原料制造,C2614占地面积(平方米)公司:106700本技改项目:450绿化面积(平方米)2150总投资(万元)120其中:环保投

2、资(万元)8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6.7%评价经费(万元) 预计投产日期2015年6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 、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原辅材料用量见下表1。表1 原辅材料用量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单耗(kg/t)年耗量(t/a)来源及运输1顺酐洗锅废水10000kg6000公司、管道输送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表2 主要生产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蒸发釜10m32只2冷凝器60m22只3结晶釜15m32只4中间槽10m31只5抽滤槽2m31只6烘干机1000L1只7真空泵2台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柴油(吨/年)电(Kwh/年)60000燃气(标立方米/

3、年)燃煤(吨/年)蒸汽(吨/年)6000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技改项目生产无生产用水,蒸发冷凝水生产回用,不产生生产废水;不增加员工,不增加生活污水排放。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公司基本情况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有限公司“60000t/a顺酐、10000t/a对(邻)氯甲苯项目”于2007年通过环评并取得镇江市环境保护局的环评批复;其中10000t/a对(邻)氯甲苯工程、30000t/a顺酐生产装置已建成投产,目前已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公司目前有2套顺酐生产装置、年产3万吨顺酐;顺酐生产过程产生有含富马酸(反酸)和少量顺酸的清洗废水,

4、目前设有1套富马酸室外生产系统,利用清洗废水蒸发浓缩生产富马酸粗品。二、本技改项目概况(1)工程建设背景现有富马酸室外生产系统的设备、管线露天布置已造成设备、管线的腐蚀,存在有物料的跑、冒、滴、漏现象;设备露天布置影响到加热、冷却效果,能耗相对较大;设备及物料的露天布置、堆放,存在雨水淋滤问题及污染土壤、地下水的隐患;泄漏物料收集系统不完善;蒸馏浓缩不凝尾气直接排放大气,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为此,公司将利用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设施实施富马酸生产系统改造,以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2)工程建设内容本改造工程利用顺酐包装车间西侧闲置厂房设置室内富马酸生产系统;蒸馏釜、结晶釜、冷凝器等设备设施利用现

5、有闲置设备设施,配套布设相应的物料输送管线;车间设置泄漏物料及废水收集系统,以便及时有效收集跑、冒、滴、漏的物料及地面冲洗废水。现有富马酸室外生产系统停用,其生产场地改造为富马酸粗品仓库,设置防雨顶棚,并设置泄漏物料及废水收集系统。浓缩蒸发不凝尾气送顺酐尾气热氧化处理装置处理。本改造工程厂房占地面积450m2,位于顺酐包装车间西侧,本改造工程实施后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1。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见表3。表3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工程名称产品名称单位生产能力年运行时数富马酸生产系统富马酸粗品t/a6002400h(3)人员编制和作业制度公司现有员工300人,本项目所需员工在现有员工内调配,不增加员工;每天

6、工作8小时,年工作300天,全年工作约2400小时。(4)建设计划本项目实施主要为设备安装调试,建设周期为3个月。(5)工程投资工程投资12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公司现有工程有“10000t/a对(邻)氯甲苯工程、30000t/a顺酐”、 “年产1000吨5%粉体水泥助磨剂节能减排技改项目”、 “顺酐尾气热能利用工程(顺酐尾气热氧化处理装置)”。本项目为公司现有工程的技改项目,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4。表4 现有工程(含已建在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表(t/a)类别污染物污水处理厂接管量外排量废水水量96009600COD1.9200.480

7、SS1.9200.096 氨氮0.3840.077 总磷0.0480.005 废气SO264.64烟尘2.34苯0.14甲苯0.2二甲苯0.5氯苯类1.55HCl0.156Cl20.57顺酐3.566CO144.61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邻常州,西接南京,北临长江,与长江北岸的扬州市隔江相望。工程区域位置见附图2。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丹徒经济开发区高资园区沿江高等级公路的南侧。312国道、沪宁铁路在项目拟建地南面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周边土地利用见附

8、图3。(2)地形地貌 项目拟建地所在地区为长江三角洲与宁镇丘陵的交界处,属丘陵地带,地势呈东低西高。地质构造属宁镇孤形断褶隆起带的东段,以浸蚀、剥蚀作用为主,上更新纪中细沙质亚粘土广泛分布于丘陵、全新纪的游泥质亚粘土分布平于河漫地带。根据资料记载,该区域地震烈度为7度。 根据有关钻探资料,该地区地层厚度和岩性比较均匀,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和较好的稳定性,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本区地震烈度为7级。 境内地带性土壤主要为渗育型水稻土亚类的灰沙土土属和潴育型水稻土亚类的黄泥土土属。灰沙土土属棕灰色,质地均一偏粘,为粉质中壤土,土壤肥力属较高类型;黄泥土土属灰黄色土,土层深厚,质地均一偏粘,为粉质重壤土,土壤

9、肥力属上等类型。适合于稻、麦、棉水旱轮换作业。 (3)气象镇江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湿润。据镇江市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 历年平均气压 1014.0hpa 历年平均气温 15.4 极端最低气温 -12.0 极端最高气温 40.9 历年平均降水量 1082.9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262.5mm 历年平均风速 3.3m/s 常年主导风向 东风、东北东风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东风 冬季主导风向 东北风、东北东风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8%(4)水文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表水为长江和高资河、沙渚港。区域内地下水不丰富,处于丹徒火成岩裂隙含水带

10、外缘,单井涌水量小。长江南岸为丹徒沙、北岸为人民沙。该区段为长江主航道,区段内历年最大流量为92600m3/s,历年最小枯水流量为4670 m3/s,多年平均流量为28700m3/s,洪水期最大平均流速2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速0.5米/秒,多年平均流速1米/秒。该区段受长江潮汐影响,每日涨落潮两次,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最大潮差2.1米,多年平均潮差0.95米。高资河长约10余公里,宽约50米,深3-6米,主要功能为农灌和排涝,河水自南向北汇入长江,每年冬季为枯水期。沙渚港长约3余公里,宽约30米,深2-5米,主要功能为农灌和排涝,河水自南向北汇入长江,每年冬季为枯水期。区域水系分布见附图4。

11、(4)生态环境区域内自然条件优越,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区内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已基本改造成为农业生态系统,可耕地的土壤已经熟化,形成了旱作土和水稻土,且低丘岗地的平缓坡地亦被耕作,自然植被已基本破坏,农作物以水稻、三麦、油菜为主,旱作物有豆类、蔬菜、山芋等。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可耕地不断缩小,农业生态系统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逐步向工业区过渡。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镇江市镇江现辖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三个市以及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以及镇江新区。全市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272.7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67.13万人,其中市区人

12、口100.04万人。镇江市盛产水稻、蚕茧、茶叶、果品、水产品等。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120亿元。粮食种植面积164.06千公顷,总产量109.4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2.26千公顷,总产量1501吨。油料种植面积47.45千公顷,总产量7.92万吨。在主要农产品中,肉类产量6.9万吨,家禽723.9万只,蛋类总产量1.7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6.85万吨。镇江市拥有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其中机械、电子、轻工、化工、纺织、冶金、汽车、造纸、建材、塑料等为支柱产业。全市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煤、岩盐、耐火粘土、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为特色。镇江市2014年全年财政总收入656.1

1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26200元,人均消费支出155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60元, 人均消费支出9136元。镇江拥有大港、高资、老港、谏壁、龙门、扬中、高桥七个港区,173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25个。境内沪宁铁路全长79.29公里。(2)丹徒区丹徒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环绕镇江市区,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东接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西临省会南京,北与扬州隔江相望,是江南闻名的鱼米之乡。丹徒历史源远流长。自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置县始,丹徒县名沿用两千余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改称镇江县。1949年4月解放后,市县分治,镇江县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县政府驻镇江市区。1958年7月丹徒县与镇江市合并,1962年5月恢复丹徒县。丹徒区现有面积610.43平方公里,人口26.95万人,建制镇7个,现设新区,经济开发区各一个,已形成以机电,化工,建材,食品,轻工为主的工业体系。1998年12月,镇江市政府批准丹徒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丹徒新区。2002年5月,丹徒正式撤县设区,从而融入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镇江市的整体战略格局之中。丹徒有着独特的地貌,丰富的资源。齐书.周郡志称其地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