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87237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3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防范措施(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处理措施(1)紧急处理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液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2、;冲洗后用消毒液如:_%聚维酮碘或_%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污染的粘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2)暴露程度评估按照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依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_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_个月、_个月、_个月接种乙肝疫苗。(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_小时内抽血

3、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_个月;梅毒追踪随访_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_周、第_周、第_周、及_个月、_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作相应处理。应急处理程序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清洗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二)时间:_年_月_日地点:检验科演练内容: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负责人:参演人员:演练步骤:1、科室院感质控员王建波对本科医务人员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培训。2、事件描述。检验科医务人员苏会亮给患者采血过程中

4、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时应急处理演练。(1)局部处理。轻轻挤压伤口旁端(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尽可能基础损伤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_%的碘伏消毒。3、报告。3.1事发后,当事人员立即向检验科主任汇报事发经过。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感控科、医务科)。3.2感控科立即启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感控科王科长立即上报主管院长韩明军并组织职业暴露管理小组相关人员调查评估、陪同采血2份,一份本院送检验科检测,一份备测。(检验结果及时送回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4、随访和咨询。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5、韩明军院

5、长对此次演练进行点评,总结了本次演练的亮点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次演练发现的问题:我院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标准预防依从性较低。防护用品的使用不够规范。整改措施:感控科对检验科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标准预防依从性,指导规范使用防护用品。演练负责人:苏建刚针刺伤 应急预案范文(三)近年来,针刺伤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之一,它不仅会造成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据有关文献报告,被相关病原体污染的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率为_%,hbv的感染率为_%-_%,hcv的感染率为_%,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

6、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及感染管理。在临床上发生针刺的原因各色各类,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对针刺伤意识不足,针头回套,针头暴露,未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有躁动、精神障碍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治疗时被针头划伤。针对以上几个因素,提出以下几条建议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不良行为医院定期开展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把相关知识灌输给每位临床工作者,其中特别关注低年资员工及实习生。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护生发生针刺伤的概率比较高,医院缺乏对护生发生职业暴露的统计及上报;加强穿刺技术的规范性;医疗锐器的处理以及发生穿刺后应急处理方案等。2、合理调配人员医院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床护比安排工作,给繁忙、任务重的科室安排工作,弹性排班,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3、改善医院工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次数,如使用有安全保护性留置针、负压抽血试管等。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一旦发生针刺伤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及时咨询和处理,从而有关部门也可以方便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原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时发生,建立健全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诊断治疗流程是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的义务与责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有效处理方案,提高防护意识,从而减少或杜绝针刺伤的职业感染。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