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87128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在自闭症学生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徐维海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言语及行为(仪式性或强迫性的刻板活动)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帮助这些自闭症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康复已经是学校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为此,我们学校开设了蒙台梭利康复训练课,尝试运用蒙氏教学法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康复训练,以改善自闭症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所谓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是以系统的感观教具为依据,采用能个别刺激感觉的感官教具为媒介,从不断训练、强化的过程中来获得智能教育中不可欠缺的各种概念,从而为发展知觉和思维奠定基础。感官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教育、触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及嗅觉教育。蒙氏教学法

2、是一整体教育,除了日常生活、感官教育、数学、科学文化五大领域之外,在这五大领域的经验获得中,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运用与接触才有办法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感官学习分为接受和认知。外界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进入大脑进行分析,形成刺激印象而被接收,帮助儿童形成基本概念,再返回至效应器,形成自学思考及研究探讨。一、制定方案、创设舒适的训练环境1.整齐的蒙氏训练环境。蒙氏训练教室里的教具都是有秩序的,每个教具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这正好符合自闭症学生规律性强的特征。训练自闭症学生每次工作后都能能把教具放回原位,这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秩序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2.有序的线上活动。在蒙台梭利教学中,教师会经常设计“走

3、线”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场地中用鲜艳的、学生喜欢的颜色画上一个椭圆形,让学生用脚跟对脚尖的方式进行行走练习。这一环节的练习能够让学生协调身体机能并集中学生注意力。安安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学生,一刻都闲不下来。做操排队永远是最突兀的那个,需要老师牵着他的手才能走到队伍中。通过一学期的“走线”训练,学生已经有了沿直线行走的意识,排队时也能自己走在队伍中了。3.规范的教师示范。教师的示范必须是非常规范的,教师对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反复推敲,既要让学生易于观察,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闭症学生常常不在意自己身边的环境和发生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准备规范的、吸引学生注意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从而能完成操作练习。4

4、.学生自由操作。由于在蒙氏的教学中,工作主要由学生主导。因此在教师示范完毕后,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要求,只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工作。在学生进行自由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求学生在工作完一项后,要先把自己的工作归位再做另外一样工作。每次玲玲进入蒙氏训练教室都会事先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这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讲清要求,一定要做完老师规定的工作后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玲玲为了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时候会非常配合老师的训练。二、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的作用1、发挥蒙氏感官教具的灵活性,满足每位自闭症学生的不同需要蒙特梭利的教具没有一套是重复的。因此在活动中,每位自闭症学生操作的教具是不相

5、同的,他们的工作只和自身发展有关,工作室中不存在比较和竞争。蒙特梭利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因此教具的操作程序只是相对的,并不要求自闭症学生完全顺应教师的操作步骤,成为教具的操作手。教师可以根据自闭症学生工作中的反馈情况,随机灵活地调整预定程序,以适应每个自闭症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2、通过蒙氏感官教具的训练改善运动机能障碍学习技能先从模仿开始,模仿几乎是人的天性,学生们通过模仿进行交流,进行学习,但是自闭症学生很少模仿他人。而在刚使用蒙氏教具时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动作进行练习,也就有意识地训练了自闭症学生的模仿能力。如:在数棒的活动中,使用蒙氏教具要求他们用双手一根一根地数棒,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动作

6、的协调能力,又能训练他们的自控能力。在“插座圆柱体组”等内容中,充分训练学生的目测力、手眼的协调能力,提高自闭症学生的平衡感觉机能、意志力及动作协调能力。蒙氏教具操作中允许教师根据自闭症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微调,灵活的教学方式既能满足自闭症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提高其运动机能。3、通过蒙氏感官教具的训练,提高自闭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自闭症学生不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常常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而在蒙氏教具的操作中,教师演示的只是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而许多延伸的操作都是由学生自己进行尝试摸索的。所以,在后面的延伸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有学生来进行演示的,这样一来,同学之间就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观察,也就促进了自闭

7、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4、通过蒙氏感官教具的训练,提高自闭症学生的自控能力自闭症学生最常发生的是起自我刺激性行为,经常表现出暴躁、爱发脾气、上蹿下跳。而当这些学生大发脾气或有自伤行为之后,家长和教师总是细声细气地安慰,或者将他们抱起来以让他们高兴,对自闭症学生的这种反应,成为维系这种行为的外部条件之一。蒙特梭利教育注重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按程序操作蒙氏教具,能将秩序具体化,使自闭症学生借助接触教具形成正确的秩序感。另外由于蒙氏教具每种只有一份,便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习“先来后到”的等待,自闭症学生在每天的操作活动中能逐渐形成“等待”这种概念,并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让自闭症学生等待来延缓

8、满足,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总之,在利用蒙氏感官教具对自闭症学生训练时,我们要选择好“切入点”,循序渐进的加以引导。由于自闭症学生的不断成长和他们之间的个别差异,以及异常敏感的心理特点,老师在利用蒙氏感官教具对他们进行训练的时候要透过实际的观察、记录、研究,才能深入切实的发现自闭症学生内在的需要,再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使自闭症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当然,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感官的单独刺激对特定材料的有关刺激果然敏锐,但由于强调单一的器官的孤立训练,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自闭症学生全面地认识世界,从而也就影响自闭症学生的认识发展,因为知觉的整体并不是色、形、声等感觉的简单总合。其次,蒙台梭利进行感觉训练所用的教具过于死板划一,都是按严格的分类、等级的排列、固定的方法进行的,这必然不利于发展自闭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语言等。此外,单纯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长短高低等的顺序,并不一定能促进概念的形成,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自闭症学生的思维。所以蒙氏感官教育还需同我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适应社会的自闭症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