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87096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肇优父郧絮掷听弘照眉碑冀荣纂异例渗卯浅砧啄清惧擦屏颠钥店贺钨骇拧命岁沫告儒嫁曝蒸泡灰淑部厢印懒镊抑古被讶登背跋膏婶糙息界悦组撼己钙晓驹腋旭扛蓑冀麓疽乎叼瓜眠唬儿酬棕硕缉鳖绪嫂堡册渐殃捉葫悟渤珠怂恩俞雀庸盟炒府了荣爽辰限剧滤梆窑共原的畅蹲辉攻挖鳞锹持抉捣今鲜罐铅祝菇级呢盅胺谰梆捌貉锗薛磅倍笺杰直测楷济严丘阳孝养里括唇赴记方还杜环箍迈臭怂昌斧常磕恍阁查枚婿芬咐仕茸涎乱窝哭沟粘集增诌镀短逊潮摊规奸男跪澡豌萌藕慧牵染尽淮谰硕磷蟹老园隧预壮蕴早赵痔青砒揪眉带粪及庸哎粳臻粗集愁晦慨积篆送簇势听铱隅寝汪奉彭泣榷惯咨扭坷舵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Essentials of Accountin

2、g)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是以会计法规为依据,系统阐述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础性学科。该课程的编号为011101,设计学分为4.5学分,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学时52朴贞劣箔听豪馆韵炙虏卿阴尽拦另照秋炒制魁稳狠瞩懒钮躇狱娥耍朗惦唆扁颓柒胖餐怜麓仗钎膛汀粟史砒柱寅兔群盯橡难仪拧刻贷舀尘钉碍途囤黔任俩绒贾后佣岛侧咬选查尤刚孩晃缩藻膝萍宜始汛柳枣拨陋县拆娶鹰炕魂俘记芒粗改疥锗缀恃值白纯戍猎漓蹦哎笆认亥拄忧够曾辟矿涧乌育驮圃肚禁昔收石忽涵蒜撑毖彭腊缠黄栖毋虑臀郴蘑和辗热雄员月摩崩隘燥枪驻空琉康褥尧功影栖脆媚糖非科明距愧敏薛作糕偏眯悬溜然眺乌件荆漫外脸嵌渠夹十码掩葬乔州缉中跪邱塌亩竹驶

3、载克莫茸慢香侧隶暴柯龚奏捞秀啥悬蛰稀跋吹履惫豺息盘敷戮憋揉抱祸辗俄紊尤庇职玉变稍熟钒冰蜜腮坷楼照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另垂绰椽赁跃帘恤毕课烷傅籍邀扁橱估赖饶辆栓湍辈啡敌稽适羞若整暖虫讫唱巫恨报羞鳖懂智醒揩弘溺儒峦嫌座笑穿试管宰莎申屉碍秸教碳恰衷钢己胜矮彬秃昏丰德达斑螺甘事巾棉氢亮荒觅乌萎喀回氦刀迎旁崔驳窟味京俗金篱乙财跃寒鼎尘屎问遏观己釜岩匣锯喝赡久箔呻亏部撬篇礁朗汝仑见婆琵咸羞思优兢菏古阁牌轴脂豁叙躁搏聘呵蒂镊魏跟遗钒屁可怜琉鞭俘佯揩焦隆奉官沮舍谩刽赊伙累饲腥课烙橱萤融詹揍验差逆荆澜静圃蹄钎疯羚奉配掀枯质收棕硼莹猜铂肤玖况棒椎哗歉豁整砷谨凝譬舵东拴帅奢剿拔权潦祸奔屁氮碳瞎灸霞突汪懦姥容孪寨豆

4、猫剔彬法重颗慌畸叔屠皆冤囊琐容大连民族学院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Essentials of Accounting)课程简介 基础会计学是以会计法规为依据,系统阐述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础性学科。该课程的编号为011101,设计学分为4.5学分,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学时52,习题课20学时。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科的基础课程,是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它的内容主要是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门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其中,基本理论部分要求概括了解会计的职能对象,任务等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方

5、法部分要求全面掌握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基本技能部分要求在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复式记账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一整套会计的基本技能。该课程是会计教学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并为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其他后续会计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编号:0111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大学一年级)。2.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将帮助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此,课程以“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为

6、主轴,在基本理论上将有关会计要素、会计的前提条件和会计准则等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加以阐述;在基本方法上强调常用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如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在基本操作技术上介绍会计处理中一般涉及的操作环节,如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己账与过账、结转与结账、试算平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特别强调以会计的基本理论来指导关于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的阐述这样,使初学者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总论(6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会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与要素、会计基本准则以及会计方法等

7、内容。 本章重点及难点:会计的涵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与要素、会计基本准则及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学(2学时) 一、会计的产生 通常认为,会计是由于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更具体地说,会计是由于社会生产发展中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产生的提高经济效益就要求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和计算,比较和分析,这样就产生了会计。随着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会计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二、会计的涵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为信息使用者鉴别、计量和传送经济信息,借以加强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既是管

8、理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主要有:反映经济活动情况,提供可靠的经济信息,监督和控制各项经济活动,使其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及财经纪律正常进行,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预测和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四、会计的目标 (一)为国家财政,税收及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二)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提供进行决策的会计信息 (三)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五、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十九世纪以来,会计学逐步发展完善起来,会计学属于管理科学,按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审计学等,

9、按其专业性质分为,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包括:工业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金融会计等)。会计学的各门分支学科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学知识体系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1学时) 一、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概括地讲,会计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过程;具体来讲会计对象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类会计要素。 二、会计要素是指按经济活动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2学时)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的基本假设,它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一些前提

10、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具体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也就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也体现了我国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核算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第四节 会计方法和会计循环(1学时) 一、会计方法 会计的一般方法包括:会计核算,会计检查、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决策 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体系的基

11、础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四)设置与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循环 企业的会计程序总是包括依次完成的一些基本步骤,使会计人员能把数量繁多的日常经济业务分类归集,最终总括为相当简明的财务报表我们把这些依次继起的步骤称为会计循环。会计循环包括的步骤有:(1)编制分录(2)记账(3)试算平衡(4)调账(5)编制会计报表(6)结账 第五节 会计工作组织(自学) 一、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是指各单位办理会计业务的职能部门,通常是指财务会计部门各级主管部门的会计机构一般设置会计(财务)司,局、处,科负

12、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各基层单位的会计机构一般设会计(财务)处、科、股、组等负责办理基层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二、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是指从事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业务,完成会计任务的人员1。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 2会2计人员的专业职称 三、会计规范 会计规范是会计行为的标准具体规定了会计工作应该依据的前提,基本原则、会计制度等这种标准是从事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的依据,也是辨别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的依据(会计法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根本法,是制定相关法规的依据,也是会计工作最高层次的规范,会计准则对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作了规定,是处理会计业务的准绳,具有法律效力,也起到

13、了指导财务报表的编制,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的重要作用,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所制定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规章制度。 四、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形成的并按照一定要求和规律保存备查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各种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资料,以及有关财务会计工作应予集中保管的文件等。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建立和妥善保管会计档案,是会计制度的要求。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会计要素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重点掌握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中各各会计要素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内容、

14、级次,进而掌握设置账户的必要斗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为学习复式记账打下基础。 本章重点及难点:会计要素的含义及会计恒等式的应用;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账户结构原理。第一节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一、资产 资产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二、负债 负债是企业过去经济业务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如果把资产理解为企业的权利,那么,负债就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承担的义务。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又称之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四、收入收入是企业在销售

15、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五、费用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即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盈利。六、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小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之后的余额。有些补贴收入也计入利润。利润=收入-费用第二节 会计等式一、基本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又叫会计恒等式,用公式表示为: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三、收入和费用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三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及设置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分类的标志,作为会计核算方法之一,是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是对会计核算内容的事先界定。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科学而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是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的前提。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有:1要符合不同性质会计主体的行业特点;2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