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870526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农业产业化经验材料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县人民政府 一、工作成效 (一)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县因地制宜,培育了粮食、果蔬、烤烟、生猪、草食性牲畜、茶叶、竹木、木本药材、小水电、沼气等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逐步向基地集聚,建立了水稻、玉米、蔬菜、烤烟、工业原料林、药材、生猪、草食性牲畜等多个“万字号”和=多个千亩以上的农产品基地。其中:年种植优质玉米=万亩,水稻=万亩,蔬菜=万亩,烤烟.万亩;大豆、红薯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水果面积.=万亩;茶园面积.=万亩;以厚朴为主的木本药

2、材面积=万;楠竹、八角、山苍籽、香草等特色农产品基地都在千亩以上。=年发展生猪=万头,出栏=万头;发展肉牛=万头,出栏=万头;发展山羊=万只,出栏=万只。全县已开发电源点=处,装机=.=万千瓦,已建成投产=处,装机=.=万千瓦,建成沼气池=.=万个,以沼气为纽带的“畜沼菜”等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二)龙头企业逐步壮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全县已发展=万元以上各类农产品企业=家,年总产值=.=亿元,其中金华纸业公司、福湘人造板厂、县烟草公司、大地食品公司、王氏腐乳厂、金源粮食有限公司等已成为初具规模的龙头型企业。岳纸集团、金华纸业公司、福湘人造板厂、县烟草公司、大地食品公司、金源粮食公司等,按照“

3、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了密切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烤烟、蔬菜、粮食、竹木产业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全县产业化经营组织年发展订单农业面积=万亩,带动农户=.万户,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户均增收=元。 (三)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特色品牌开始形成。我县已完成“三品”生产产地认定面积=.=万亩,其中茶叶=.=万亩、蔬菜=万亩、水产品=.=万亩;江华苦茶、圆叶奇香莴笋、紫长茄已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江华玉米”、“涛白烟叶”、“涛白蔬菜”、“茅坪桃子”等优质农产品名声日渐响亮;王氏腐乳厂生产的王老三牌红油香辣腐乳、“瑶源”牌红油风味腐乳,大地

4、食品公司生产的“珍珠椒”,福湘人造板厂生产的“阁松牌建筑模板”相继获得了省农博会金奖。 (四)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生产经营效益提高。一是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已建立了药材、生猪、肉牛、蔬菜等专业集贸市场和农林副产品批发市场个;同时,在省内和“两广”的一些大中城市设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点,如王氏腐乳、珍珠椒、瑶山野菜、“圆叶奇香莴笋”等。二是信息网络逐步形成。建立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信息、加工信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技术信息等信息网络。三是技术体系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了农技、水利、畜牧、防疫、农机、林业、蔬菜、烟草等农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四是农村经济组织不断发展。扶持发展了涛圩蔬菜水果技术协会和

5、江华县养猪协会,实现了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零的突破,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个,农民经纪人=多人。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领导责任。我们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的思想。同时,我们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意见、县委正副书记、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经济工作责任制的意见、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方案等文件,建立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明确了工作责任,为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

6、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我们大力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促农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一是优化品种结构。近年来,我县农林业科技部门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林果、畜、禽、鱼新品种=余个。种植业方面,我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菜、扩烟、扩果,大力推广优质玉米、优质水果和适销的蔬菜品种。养殖业方面,进一步加大生猪品改力度,牛羊冷配取得新突破,特种养殖有新发展;水产养殖则依托自然优势,积极推广淡水白鲳、南方大口鲶等新品种。林业方面,按照林区以种植松、竹、厚朴为主,农区以种植松、桉、杨树为主的林业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的建设,林种结构调整比例达=。二是优化区域布局。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