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855017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1、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广东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美国的间谍人员经

2、过反复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从而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视。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如梦方醒: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各具特色的民居。(板书课题)2、阅读文前的“

3、连接语”,看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说说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开说明这些特点的。)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2、出示词语认读: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闽西南 粤东北 树满寨,花满园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客家民

4、居:圆形围屋或土楼,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呈正方形,防热、防潮,简单、别致,是绿色的世界。)四、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五、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由甲组代

5、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表格:位置 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独特的作用 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特殊的材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奇特的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无数的游人参观了客家民居之后,他们都说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一样神奇。客家人如何用民居来反应出他们的地方文化特征呢?(幻灯表格)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6、师:和睦相处、勤俭持家,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客家民居的体现。这么多人聚居,居然井然有序,毫不混乱。这也是客家先辈对文化的崇尚。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造就了客家民居如此独特的风格。怪不得被誉为是世界奇葩。客家民居的特点:第一点, 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第二点, 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第三点, 他们土楼围成的圆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第四点, 他们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贫富与贵贱,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7、表格:位置 浓绿的竹林中独特的作用 防酷暑和湿气特殊的材料 竹楼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用瓦顶奇特的结构 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楼上进门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两侧是用木板和竹蔑隔成的卧室文化特征 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团结和睦吉祥、平安,家道兴旺。可以看出傣家竹楼非常明显的文化特征。师:哦,文中有一个词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傣家人的文化特征。“一家盖房,全村帮忙”,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傣家竹楼的体现。傣家竹楼的六个特点。第一点: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第二点:傣家竹楼还有“傍水

8、而居”的特点。第三点: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第四点:傣家竹楼“结构简单,新颖美观”的特点。第五点:“宽敞和通风很好”的特点。第六点:一家盖房,全村帮助。也算是傣族盖房的一大特点。这样的建筑又显示出傣家人怎样的文化特征?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

9、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体会说明方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举例子:

10、“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七、师: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大家能从写法上看看作者在描写两个地方的特色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A、相同点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都采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手法。 2、两篇短文都讲了民居的形成原因。 3、两篇短文都通过民居,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B、不同点 1、开头不同,客家民居是写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芭”。而傣家竹楼是写身临其境的感觉。像一位导游,把我们带到了绿色世界之中。2、民居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客家人是为

11、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形成了营垒式住宅;傣家人是为了防酷暑和湿气,所以建造了风格别致的傣家竹楼. 3、结构、建筑的材料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客家民居给人大、坚固,材料独特;傣家竹楼给人清新闲适的感觉。 无论是哪种风俗,都不外乎像文中提到的,“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他们的祖先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幸福。八、拓展阅读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

12、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东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马架房。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农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墙开山,形如吉林东部山区汉族农民的马架,故称马架房(见邮票下方, 以及左图)。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椭圆顶

13、,极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习惯。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础,四面皆土坯墙围绕,当阴雨连绵之际,墙壁会因潮湿而脱落,房屋寿命难以保持长久。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上海民居上海“石库门”房子。上海旧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园楼外,以里弄“石库门”房

14、子最具代表性。因为上海繁华,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组成,相互毗连。户内建筑布局紧凑,高2-3层,青瓦坡屋顶,并有小型晒台,在建筑正面和墙头、大门等外常作简单的装饰。楼上楼下,小巧玲珑,青瓦覆盖,阁楼晒台,绿树掩映,十分幽雅。陕北民居窑洞。窑洞是典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少雨地带的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温温度比较稳定,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复土窑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台湾民居台湾民居的基本形

15、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顶前后坡落水。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浙江民居浙江民居-黄岩天长街住宅。该住宅面街背河、附有店面,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的房作厨房。全宅的中间部分分三层,第二层空间仅有22米高。以顶阁楼三面凸出,窗台做得较低,三面都开窗,阁楼窗子开得合宜,住在顶层并不觉得压抑。整个住宅造型有虚有实,有遍有低,轮廓线不单调。九、作业布置模仿本文的写法,介绍一处你熟悉的地方民居。板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居名称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建造环境 崇山峻岭中 竹林中 建筑成因 防范盗匪骚扰 防热、防湿 形状结构 圆形围屋或土楼 呈正方形 建筑材料 石灰 糯米饭 竹篾 茅草 木板 鸡蛋清 竹片 木条文化内涵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