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85387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学校怎样实美育教育 浅议学校怎样实施美育教育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个根据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关键,以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为宗旨。经过美育,能够使人含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含有欣赏美和发明美的能力等等。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标者也”。美育作为审美和教育的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课题。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在城邦保卫者的教育中就有艺术教育的内容,而中国春秋时期更是十分重视“诗教”和“乐教”。但美育这一概念和对它进行独立进行研究的理论,则是由德国的伟大诗人

2、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和建立的。席勒在她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处理政治问题,就必需经过美育的路径,因为正是经过美,大家才能够达成自由。”美术教学中往往是经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和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经过对作品的研讨和解释,使学生初步知道,对自然的欣赏和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和大自然的友好交融;经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蕴育美感和陶冶情操的功效和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它的目标在于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大家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情感教育是美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的想象

3、力、发明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方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级发展阶段,较轻易接收多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所以,我们对学校实施美育教育有以下提议。一、寓美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表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步骤,也是最基础工作。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标准的高度表现。我们应该充足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一样学科、不一样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如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热爱、欣赏音乐美,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享感;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认识色彩美、线条美、图形美、造

4、型美,学会观察、捕捉、表现美的事物,主动培养学生的发明力;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认识人体的运动美、力量美当然,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也有美育教育的内容,在各科教学中均应渗透美育。另外,率领学生在大自然中去开拓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发明力,去寻大自然的韵律美,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取得美感享受的关键原因。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美育教育1、开展课外美育活动。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育活动,符合青少年学生活泼、求异心理,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能够主动、主动投入到这种美育活动之中,因此能够收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如举行定时的文艺汇演、比赛活动,举行艺术节、知识节、美术作品和书画

5、展等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个性。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之中,到社会之中,领会、认识美好的事物,净化情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认识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伟力,促进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游览名胜古迹,鉴赏历史文物,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走向社会,参观当代建筑、当代企业及当代设施等,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劳动发明的美,认识科学技术、人类劳动的伟大力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投身当代化建设的决心和热情。当然,应该注意的是,开展课外美育活动,应该加强指导,有计划、有目标,而不能流于形式,流于通常性活动,不然就会失去美育

6、活动的意义。在活动进行之前,应该向学生讲明活动的要求、意义,避免走马观花看热闹倾向,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思索、探求。活动以后,进行总结,应该部署对应的“作业”,使美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2、建立课外美育活动小组。依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专长,建立课外美育活动小组,培养、发展学生的专长,深化、延伸课内学习,“以优异的作品鼓舞人”。在课外美育活动小组的天地里,学生从爱好、兴趣出发,会投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努力地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发明美,兴趣、专长得到培养、提升和发展,在某首先取得更深层次的美感。比如,在泥塑小组,学会把一般的泥土变成漂亮可爱的塑像。在刺绣小组,学会用日常的针线绣出精

7、美的图案。在花卉小组,学会种植花草,栽培出亮丽缤纷的鲜花。在音乐小组,学会用双手弹奏悦耳动听的乐曲。在野外写生小组,学会用彩笔展现漂亮的大自然。在文学小组,学会用语言描绘、歌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事物。在书画小组,用自己的笔墨绘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美育小组活动中,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心灵去感受、去欣赏、去发明一片片美的世界,在思想情感的深处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取得美的深层次体验、认识。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美育教育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说,友好美好的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充足

8、发挥其潜在的美育功效。校园环境包含操场绿化、口号、景点、塑像、长廊、教室等很多方面。作为求学求知场所的校园环境应该追求洁净、井然、宁静、典雅的格调,能够显示一个校园文化气氛。翠绿缤纷的花草树木,给学生以清新、恬静、生机蓬勃之感。主动奋进的雕塑,给学生以鼓舞、启迪,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简练有力的口号、名言、警句,昭示一个精神,规范鲜红的路标,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一幅科学家画像,就是一座丰碑,在无言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向着科学的峰巅攀登。一个整齐、明朗、有序的教室,能够给学生愉悦、欢快之感,给学生美化、清新的感受。美化校园、绿化校园,使学生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友好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

9、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的意志,振奋学生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文明形象。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熏陶是主动的、深远的,学生总是在自觉不自觉中接收这种影响、熏陶。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乏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美育,担负着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重担。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文明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美育显得尤为主要。我们应关心学生的成长,着力实施美育,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协力,使美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社会主义

10、当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美育是审美和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因为不一样时代有不一样的审美标准,因此美育含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一样的时代制约于不一样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因为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因此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至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提倡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地域的大家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文化背景的大家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是否,也就不但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美育是一个近代的概念,

11、是近代教育的特有范围,是为了处理近代工业化社会给人类提出的很多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要深刻了解美育的当代意义并建立美育的学科理论,就必需从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和它作为近代教育范围的事实出发。美育和学科教学渗透:一 :美育和老师本人1.老师教态美。教态美是老师形象美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仪表、表情、姿态、动作诸方面的综合审美评价。老师是教学艺术的发明者,其形象和行为参加教学艺术的发明,含有审美教育作用。平时,老师的衣饰、言行、仪表和精神面貌全部直接影响学生。比如,体育教学中碰到天气忽然改变,老师应保持沉着,冷静处理;教学中如出现意外事故,老师不能慌张,要稳定学生情绪,立即妥善处理。总

12、而言之,老师在日常生活尤其是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塑造良好的风度、形态、教态,给学生以美的感染。2.教学语言美。和教态水乳交融般地连在一起的是老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手段,是学生取得知识的主要媒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教学中老师应把握:1 语言的正确。高尔基说,作为一个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正确、明晰和动听。比如,语文学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数学学学科的“正数”和“负数”,和“某数大于零”和“某数不等于零”等术语是不容混淆的,要做到正确分析,严格区分,使学生感到严密逻辑美。2 语言的友好。古希腊的哲大家首先从数学出发去研究美,发觉美

13、便是友好。比如,音乐节奏的友好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异的音调,根据一定数量上的百分比所组成的。数学的友好还表现为简练。比如,用公式c=2R来表示圆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极难想象还有比这更简练的表示方法。3 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生动的,生动的语言应该包含幽默和含蓄。比如,语文课上,出色得体的导言,就像戏剧的序幕,如同奏响了的乐曲,它会立刻紧紧攫住学生的心神,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提议爱好,逐步走进美感洋溢的语文教学殿堂。4 语气和情感。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十五种乃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利用上,能够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

14、所以,教学语言的语气应该是高低起伏合适的,缺乏改变则令人乏味。语言的情感,则直接影响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没有动情的教学只能使课堂气氛呆滞,学生思想钝化。而老师以饱满的激情、浓烈的爱憎、撼人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扉,则会对学生美感的培育和心灵的雕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 语言的节奏。语言似紧锣密鼓,学生会应接不暇;若波澜不惊,又会使学生压抑。由此,老师宜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巧妙地调整教学语言的节奏,快慢有致,轻重适当,经过速度和力度的改变形成节奏美。二、有关学科教学:1、美育渗透和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全部是古今中外优异的文学作品,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含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在语文教育中,不论教育内容还

15、是形式,全部饱含了丰富的美的素养。所以,语文教育离不开美育,美育必需渗透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1 在品词析句中,领悟语言美语言是的基础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抒情语言的感人等等,表现了多种多样的语言美。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和美育的最大渗透点。如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不论是荷塘还是月色,全部显得格外的美:“月光如流水通常,静静地泻在每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辅以“静静地”修饰,极为形象贴切地状写出月光的特点无声幽静而又富有动感,如流水通常倾泻,毫不保留,一泻无余。2 在联

16、想想象中,感受意境美作家创作全部讲究意境。一株未眠的海棠花,一棵挺拔的白杨树,一处荒凉冷落的地坛,受尽折磨发奋著书的司马迁,坚贞不渝、毫不气馁、造福人类的诺贝尔,历经坎坷,厄运打不垮的谈迁等等,这些优美的景物和生动的形象,经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欣赏和审美,从而将学生领进文学艺术的殿堂,遨游在美的海洋。3 在朗诵训练中,体会节奏美朗诵是语文阅读教学最常常最主要的训练,对提升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换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诵课文,在极富声调改变的朗诵中感悟中的情感美、音乐美,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异的语言修养。在古诗教学、诗词鉴赏时,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重复诵读,创设情境,正确处理轻重、缓急的语气改变,断好句子,尤显主要。这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