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853035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理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汽车理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汽车理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汽车理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汽车理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理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理论教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内 容备 注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技术速度。平均技术速度:是指单位实际行驶时间内的里程。本章思路:从分析汽车行驶时的受力出发,建立行驶方程式,并用图解法求解动力性的评价指标。1-1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1、 汽车的最高车速:uamax(km/h)(1) 满载、水平、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2) 最高档、全油门。2、 汽车的加速能力:加速时间t(s)(或加速路程)(1)原地起步加速时间:用、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连续换档,换至最高档后至某一预定车速或路程所需的时间。(0 ua )(2)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次

2、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更高车速所需的时间。(ua1ua2)3、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1) 满载、良好路面;(2)最低档(档)。 针对不同用途的汽车,侧重于不同的指标: 轿车路况好(uamax); 公共汽车分段(t); 越野车坏路、无路(imax)。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Ft=F一、汽车的驱动力:1、产生:发动机的Ttq 传动系车轮Tt 对地面圆周力Fo 地面反作用在轮胎上的Ft 2、 数值大小: Ft = = 3、参数讨论(影响因素): 发动机转矩:Ttq发动机转速特性:发动机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一定时,发动机的转矩Ttq、功率Pe以及燃油消耗率

3、b随发动机转速n的变化关系。发动机节流阀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的转速转速特性为发动机的外特性;发动机节流阀部分开启(或部分供油)的转速转速特性为发动机的部分转速特性。带上全部附件设备(空气滤清器、水泵、风扇、消声器、发电机等)时的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使用特性。使用外特性功率小于外特性功率。最大功率(汽油机小约15%、货车柴油机小约5%、轿车柴油机小约10%)。为便于计算,常用拟合多项式来描述发动机的转矩外特性: Ttq = a0 + a1n + a2n2 + + aknk k=2,3,4,5 Ttq是变量(随负荷、转速变化) Ft将随Ttq而变化 此多项式的计算机算法: T := (

4、ak.n+ak-1).n+ak-2).n+a0 即: T := 0; for i:=k downto 0 do T:= T.n+ai;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tt = 100% = 100% = (1- )100% Pt为传动系损失功率,包括: 机械损失:磨擦Ttq 液力损失:搅油n 相同档位、相同转矩:n增加,使t减小(因为n增加,使搅油损失增加) 相同档位、相同转速:Ttq增加,使t增大(因为Ttq增加,虽然机械损失有所增加,但Pe增加更多,使t增大。) 直接档:t最大 实际上:t基本上保持不变,在对汽车进行初步动力性分析时可视为常数。 车轮半径:r(m)自由半径r0:静力半径rs:滚动半径r

5、r: rr = r = 0.0254+B(1-)对于低压胎(标记B-d或BRd:单位inch):轮胎径向变形系数(标准胎取0.10.16)4、汽车的驱动力图:用Ftua 图全面表示汽车的驱动力。Ft = ua = 0.377分析: Ft与档位的关系: 不同档位,Ft的变化范围不同,低档的Ft高; ua 与档位的关系: 不同档位,ua 的变化范围不同,高档的ua高二、汽车的行驶阻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汽车的总阻力: F = Ff + FI + Fw + Fj(一) 滚动阻力:Ff1、 力的产生(形成原因): 轮胎(坚硬路面上)、地面(松软路面上)变形过程中,内部分子摩擦而损失

6、的能量。下面分析在硬路面上Ff的产生: 能量观点(解释现象):功能原理弹性迟滞损失。OCA为加载曲线,ADE为卸载曲线。即:曲线OCADEO所围的面积为弹性迟滞损失变形内部分子摩擦生热热量散发 力学方法(简化问题): 从动轮:地面法向反力在d点在d点地面法向反力的分布前后不对称合力FZ1前移一段距离a为便于受力分析和计算,将FZ1力线后移到与W1重合,则出现滚动阻力偶矩Tf1= FZ1a 欲作等速流动,必须由加于车轮中心的推力Fp1与地面切向反力Fx1构成一力偶矩,来克服滚动阻力偶矩,即Fx1r=Tf1Fx1 = Tf1/r = FZ1令f=a/r,f称为滚动阻力系数,考虑FZ1与W1大小相等

7、从动轮上的滚动阻力大小为:Ff1 = W1f 驱动轮:Fx2r = Tt - FZ2aFx2 = Tt/r - FZ2 = Ft - Ff2总的滚动阻力:Ff = Ff1+Ff2 = W1f + W2f = Gf在坡度为 的路面上:Ff = Gcosf2、 f的影响因素: 路面种类: 路面越松软,f越大(路面变形损失能量大) ua : ua ,f ua 200km/h,f,发生驻波现象(ua ,单位时间变形次数,局部产生共振,加载变形轮胎来不及卸载回收能量,温度迅速增高,帘布层与胎面脱落,很快爆胎。) 轮胎结构:帘布层数越多,内部摩擦损失越大,f越大。 轮胎气压:在硬路面上,气压,变形,弹性迟

8、滞损失(软路面上,变化趋势可能相反)3、 f的经验公式: 轿车:f = 0.014(1+ua2/19440) 货车:f = 0.0076+0.000056ua (二) 空气阻力:Ft空气对汽车的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1、 产生: 宏观上,前压力;后真空吸力;侧摩擦。 细分: 摩擦阻力(9%) 压力阻力形状阻力(58%)、干扰阻力(14%)、内循环阻力(12)、诱导阻力(7%)2、 计算: Fw = (ur2 )CDA 括号中为动压力 Fw = 3、 影响因素: ua: ua ,FW A: A,FW(受乘坐使用空间限制不可能减小)估算方法:小客车: A=0.94BH载货汽车: A=1.05BH

9、公共汽车: A=1.20BH CD:(取决于车身主体的流线型) 45倾角档风玻璃与完全园形车头相比,CD基本相同; K形车与短流线型相比,K形车的CD小; 楔形和负升力翼减少升力; 导流板、连接软膜货车、半挂车等。(三) 坡度阻力:Fi汽车重力沿坡道的分力。 大小: Fi=Gsin 坡度: i= =tg i较小时,sin tg = i, 则Fi=Gi道路阻力:F = Ff + Fi = G(f+i)=G 其中,道路阻力系数。(四) 加速阻力:Fj加速时,需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 计算: 平移质量 惯性力:m ;旋转质量 惯性力偶矩(飞轮、车轮等)。已知汽车加速度为,则飞轮和车轮的惯性阻

10、力偶矩为:车轮:Twj = Iw = 飞轮:Tfj = If = If = 为便于计算,一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阻力偶矩转化成平移质量的惯性阻力,并以作为质量换算系数(1)。 = 1 + + 经验公式: = 1 +1 + 22其中,1 2 = 0.030.05则汽车加速时的惯性力为:Fj=m三、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进行受力分析:1、 从动轮和驱动轮在加速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从动轮:Fp1 = m1+ Fx1 Fx1r = Tf1 + Iw1 ,Ff1 = Tf1/r故Fx1 = Ff1 + 从动轴作用于从动轮的水平力为: Fp1 = Ff1 + (m1 + )(1)即推动从动轮前进的力要克服从动

11、轮的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驱动轮:Fx2 = Fp2 + m2 Fx2r + Iw1+Tf2 = Tt ,Ff2 = Tf2/r, Ft=Tt/r Ft为加速过程中驱动轮上的驱动力(FtFt),其大小为:Ft = Fp2 + Ff2 + (m2 + ).(2)2、 加速时半轴施加于驱动轮的驱动转矩、实际驱动力及飞轮的加速阻力:加速时半轴施加于驱动轮的驱动转矩为: t = (Ttq-Tfj)igi0t = (Ttq- If )igi0t Ft = Tt/r =(Ttq- )(3)3、 车身(除从动轮、驱动轮外的汽车其余部分)的受力分析:Fp2 = Fp1 + Fw + mB .(4)其中,mB

12、为除从动轮和驱动轮外的汽车质量:m=m1+m2+mB4、 整部汽车的行驶方程式:将(1)Fp1式代入(4)式,再将(3)式Ft和(4)式Fp2代入(2)式:(Ttq- ) = Ff1 + (m1 + )+ Fw + mB + Ff2 + (m2 + )整理得: = Ff + Fw + (1+ + )m = Ff + Fw + m 设汽车在坡道上行驶: Ft = Ff + FW + Fi +m= Gcosf + + Gsin +m13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一、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1、 驱动条件首先得有劲m= Ft (Ff + FW + Fi) 0 FtFf+FW+Fi2、 附着条件有

13、劲还得使得上用F表示轮胎切向反力的极限,在硬路面上它与驱动轮所受的法向反力成正比:(为附着系数) (1)驱动轮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1 = FZ1 后轮驱动汽车: F2 = FZ2 全轮驱动汽车: F1 = FZ1 F2 = FZ2(2)汽车的附着力: 前轮驱动汽车: F = FZ1 后轮驱动汽车: F = FZ2 全轮驱动汽车: F = FZ = FZ1+FZ1 对前驱动轮 Fx1 FZ1前驱动轮的附着率: C1 = 则要求 C1 对后驱动轮 Fx2 FZ2后驱动轮的附着率: C2 = 则要求 C2 FtFZ2(f+)f FtFZ2 一般形式 Ft FZ3、 驱动与附着条件:Ff+FW+FiFtFZ二、 汽车的附着力:F1、 汽车附着力在车轮与路面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路面对车轮提供的切向反力的极限值。 F=FZ F取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