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852207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季本科法学刑法学型考试题及答案客观题共15题(满分3分)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第题赵某犯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合议庭提出如下四种量刑意见,其中必然错误的意见是( )。A. 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年 B. 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 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D. 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年第题.根据国内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也许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结识错误是()。A. 法律上的结识错误 B. 对象结识错误. 手段结识错误 D. 客体结识错误 第题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取公众存款罪区别的核心是( )。A. 与否波及巨额资金B.

2、 与否波及众多被害人C. 与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与否由单位组织实行第题.境外走私人阿某向中国境内走私石油,偷逃关税0万元,王某得知后,向阿某收购了这批走私进境的石油。王某的行为构成( )。. 非法经营罪B 走私一般货品罪C.收购赃物罪D.偷税罪第题.根据国内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也许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结识错误是()。A.法律上的结识错误B对象结识错误 手段结识错误D. 客体结识错误第6题.甲于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元。在审查本案期间,甲积极交待曾在19年3月间诈骗张某400元的犯罪事实。在惩罚甲诈骗罪时其犯罪金额应为( )。A. 40元B.30000元

3、C1900元 500元第7题.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是( )。A. 甲以暴力、威胁措施阻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处伪劣商品的行为 . 乙以暴力、威胁措施阻碍国有公司经理依法履行组织生产经营职责的行为 C. 丙以暴力、威胁措施阻碍市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D在发生重大洪灾中,丁以暴力、威胁措施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防疫职责的行为 第8题.下列哪种情形,尚不能觉得是犯罪行为?( )。A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行抢劫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达要杀掉仇人陈某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D 丁为以便对刘某实行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第

4、9题.下列哪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导致的不法状态仍也许继续存在?( )。A. 诈骗罪B. 故意杀人罪.非法拘禁罪D.非法持有枪支罪第10题.交通肇事并具有下列哪种情形的,应追究刑事责任()。致3人死亡,负事故次要责任的B. 致2人死亡,负事故同等责任的C. 致1人死亡,负事故重要责任的 D.导致财产损失无能力补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负事故所有责任的第11题.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用于实行诈骗活动,分别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诈骗罪,这种情形属于罪数论中的( )。. 牵连犯B 想象竞合犯 继续犯. 持续犯第12题.甲前去乙住所杀乙,达到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边停有

5、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B犯罪中断 犯罪未遂D. 没有犯罪行为第3题.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惩罚的是( )。A. 甲在与钱某争执中,忽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B. 乙在非法拘禁孙某过程中,使用暴力致孙某死亡C. 丙在绑架李某、向李某家属讹诈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丁对公共建筑物放火,大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第1题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A.不负刑事责任.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惩罚C. 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D.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

6、轻或者减轻惩罚第15题.下列哪一选项最恰本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畴( )。A. 证人B 证人、鉴定人 C. 证人、鉴定人、记录人D. 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答案:C CB DB B B C A B D主观题共题(满分70分)二、案例分析(共2题,每题15分)第16题.何某因盗窃曾被判处有期徒刑年,刑罚执行3年后被假释,假释后,何某长期未能找到一种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而自己从事的工作太辛苦而挣钱又太少,为过上有钱的日子,于是的假释考验期间,其多次参与赌博,并把此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就获利达3万多元(均用于个人挥霍)。由于其赌友纪某欠其赌债1万余元,日久不还,后何某等待在某

7、小学门口,将纪某刚放学的8岁男孩骗至车上强行带走,送到邻县一亲戚姚某家:然后请文笔较好的姚某代其写给纪某一封措施词严肃的信,威胁说:纪某必须在三天内送还万元(万元钱并且另加万元的利息),否则,将其儿子卖掉抵债。纪某向公安机关告发,小孩解救。此外,在案发后被逮捕羁押期间,何某如实积极地揭发了邻居候某的盗窃犯罪活动(另案解决),经查证属实。(1)何某的赌博行为与否构成犯罪、如何解决?(2)何某绑架纪某小孩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3)本案中姚某行为与否构成犯罪,如何解决?(4)对何某的最后刑罚应当如何拟定?答:(1)何某赌博行为构成赌博罪。对其应撤销假释,将前罪的剩余刑罚与赌博罪进行并罚。(2)何

8、某绑架纪某小孩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由于其绑架小孩不仅仅是为了索要赌债,并且还索要巨大数额的财物。 (3)姚某也构成绑架罪。属于共同绑架罪的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惩罚。 (4)对何某应当以盗窃罪的年剩余刑罚与赌博罪、绑架罪实行数罪并罚,同步既要考虑绑架罪属于累犯而应从重惩罚的量刑因素,又要考虑立功的法定从宽惩罚因素。第7题.甲为了骗取保险金,花1万元买来一辆二手名牌轿车,通过在某国有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员的好友乙经办,向该保险公司谎报轿车价值为20万元,投保车辆盗抢毁损险。之后,甲找中学生丙(男,15岁),给丙千元报酬,请丙将停在甲自家平房前的轿车烧毁。丙问为什么,甲说那是邻居的车,要烧掉报

9、复邻居。丙说没问题,十天以内解决。丙拿钱带上同窗丁(男,15岁)一起吃喝、上网吧。丁问丙哪来许多钱,丙告以实情,并请丁帮忙,丁答应,并搞来一大瓶汽油放在丙家,准备点火用。此间,甲紧张轿车离自已家太近,烧车会烧到自家和邻居的房屋,就打电话告诉丙放弃烧车,并让丙将5千元钱退回。丙已将钱花去大半,无法归还,听后十分着急,一边答应停止行动,过几天退钱,一边告知丁就在当晚行动。丁答应,商定当晚在烧车地点会合。晚上,丙带上汽油瓶到烧车地点,丁因胆怯未去。丙久等丁未果,遂决定单独行动。丙将汽油泼到车上,点火烧车,然后躲在一边察看动静。丙见火越烧越大,十分胆怯,匆匆打电话报火警,并急叫附近四邻灭火。由于丙报警

10、、喊人救火及时,仅烧毁轿车、烤糊了邻近该轿车的几间房屋的门窗,未导致其她后果。事后,甲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派乙核定险损事故。乙明知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歹意制造了这起保险事故,但考虑是朋友关系,还是给其出具了保险事故评估证明,致使保险公司全额赔付甲20万元保险金。 案发后,乙在审讯期间积极交待:在三个月前曾运用职务上便利虚构一起车险事故,从我司骗领到5万元赔款,据为已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如下问题: ()甲、乙、丙各构成何罪或何罪的共犯(只需指明甲、乙、丙分别就哪一事实成立何罪或何罪之共犯,不必阐明理由)。 (2)丁的行为是何种犯罪形态(既遂、未遂、预备、中断)?并简要阐明理由。

11、()根据本案给出的事实,指出哪些被告人具有何种法定量刑情节。答:(1)甲:虚报保险标的价值、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唆使丙放火烧车,构成放火罪共犯; 乙:明知甲虑报保险标的价值、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而为其办理保险、出具虚假保险事故评估证明,构成保险诈骗罪共犯;虚假理赔5万元据为已有,构成贪污罪; 丙:放火挠车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共犯。 (2)丁构成放火罪既遂,由于实行犯丙放火已导致具体危险,构成放火罪危险犯既遂。丁虽然未直接参与犯罪实行,但未能有效撤回已提供的协助,不能单独成立中断,因此随丙放火罪既遂而既遂。 (3)丙、丁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从轻或者减轻惩罚;

12、丁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是放火罪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惩罚; 乙积极交持不同种罪行(贪污),成立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惩罚。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第8题.共同犯罪简称“共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对某一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和环绕同一目的互相配合的行为。比单个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按组织状况不同,分为结伙和犯罪集团。国内刑法将共同犯罪的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类,并规定按照她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惩罚。两人以上共同过错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19题叛逃罪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

13、间接导致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这种行为即叛逃罪。第20题.罚金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措施第1题.减刑答: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合适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广义的减刑是指凡受刑事惩罚的人,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涉及狭义减刑的范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第2题.交通肇事罪答:交通肇

14、事罪,是指违背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0分)第3题国内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来,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来5年以内。 累犯的法律后果为: (1)对于累犯,应当从重惩罚(2)对于累犯,不得合用缓刑 (3)对于累犯,不得合用假释第24题.抢劫罪与敲诈讹诈罪的界线是什么?答:两者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仅都可以使用威胁措施,并且敲诈讹诈罪也也许涉及轻微的暴力行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1)抢劫罪只能是当场以暴力侵害相威胁,并且,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规定,威胁内容(暴力)便当场实现;敲诈讹诈罪的威胁措施基本上没有限制,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规定,暴力威胁的内容只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实现(非暴力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