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85116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商州区金陵寺镇刘村小学 牛卫国我校自从2012年7月申请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实践应用研究课题以来,在商洛市教育学会有关专家的具体指导下,课题研究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应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全体教师充分感受到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各方面:一、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1、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是新课改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刀切学习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一种高效记忆性课堂,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影响最为持久、深远,确实提高

2、了课堂知识的传授效率。在之后的多少年间,包括传统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法理论,特别是一些现代学习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无不受其影响和窜改。传统的“五环”教学模式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采用“注入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改造的客体、灌输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难以促使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悖,有碍构建创新型国家,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堂课程结构改革。2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是新形势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

3、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要求。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批转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召开,重新明确和肯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人才优势的压力,以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的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创新学习方式,对传统的课堂课程结构模式进行改革,改革传统

4、的记忆型高效课堂课程向思考创新型高效课堂课程教育模式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3、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是学校的现实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推进课堂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高教师课堂课程实施能力,探讨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应用模式,为同类学校课堂课程模式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二、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实践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在两年多的实践应用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锤炼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

5、教育教学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好多教师在理论方面稍有研究,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落后过时的教育理念在一些教师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加之我校地处山区,教师信息相对闭塞,一部分教师在课堂结构模式上还采用的是老办法,教育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各位教师牢固树立了理论引领、创新实践的思想意识,有力的推进了新课改工作。2、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艺术:课堂教学不仅具有技术性,而且具有艺术性,它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它是教师

6、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授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于教学质量具有决定的作用。通过课题应用研究,大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遍感觉到自己的教学艺术比以前明显提高,在各级组织的技能比赛中,闫永锋老师获得镇级“教学能手”称号,房盈洲老师获得区级“教学能手”称号, 10名同志在市级教学设计评赛中获奖,4名同志在省级教学设计比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别的刊物上发表。3、树立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前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大家只是相互听课、评课,开展的是低层次的教研活动,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科研兴校意识不强,甚至错误的认为,不进行教学研究照样可以搞好教学工作,通过课题实践应用研究,使课题组

7、成员认识到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教研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工作,反而会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4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大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获取知识靠的是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通过课题应用研究,大家明白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自从我校开展课堂课程实践应用研究以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在我校课题实验班级调查、对比发现,在各级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实验班级的成绩绝大部分优于同类学校的班级,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同类学校的前茅,校风、教风、学风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代在召唤我们,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充分认识开展新五环大教学课堂实践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新课改的新路子,为同类学校课堂课程结构改革转型,提供宝贵的经验,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今后迈上更高的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