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84631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冰灯 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 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2、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补充 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识字能力。教学难点: 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习方法 :朗读品悟法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培优辅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揭题质疑1、在我们身边,母爱是伟大的,还有一份同样的伟大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宽

2、厚的父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冰灯,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质疑课题: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l、运用自己的识字方法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交流。2、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认读。3、分析字形,互相交流。4、书写生字。、让学生自由写生字。、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教学补充、书写生字,每字3遍。、誊写词语。5、检查学习情况(1)认识词语: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合适 细碎 炕 透亮 打磨 爹 扭过来 废 棉袄 后悔 融化 撩起 (2)理解词语:走街串巷 享受 菱形 细碎 透亮 打磨 撩起 发酸 称赞 羡慕(3)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和

3、理解词语的方法。 6、说说你读过课文以后的感想。三、自主探究、指导交流1、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父亲和“我”的什么事?2、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四、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词语的意思,并写在预习本上。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冰灯这一课,你能说一说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2、理解课文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带着问题分组读课文,讨论。1、“我”为什么要父亲做冰灯?2、父亲什么时候在做冰灯?我是怎么发现的?父亲为什么磨一阵停一阵?这么冷,父亲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3、看到父亲在做冰灯, “我”的心情

4、怎样?“我”为什么“后悔”?后悔什么?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教学补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讲了什么?*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比较句子: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4、提着冰灯“我”的心情怎样?“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什么?齐读11自然段。5、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讲了什么?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指导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注意语气停顿、语速快慢、语调高低2、感情朗读,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3、激发朗读,读中激发学生学生用心

5、感受父母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的情感。四、深化主题、课外延伸在你生活中,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像冰灯那样令你感动的事情吗? 五、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冰 灯我向父亲要冰灯父亲为我做冰灯冰灯引起伙伴的羡慕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学补充宋以后,京师所

6、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课后反思: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