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845122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操作考核项目手册(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般 检 查一、测体温(腋测法) (一)方法正确 l、取消毒后体温计,观察并确认体温计水银柱是否处于低温位置(35以下);如果不在,则甩到35以下。 2、考生先用手触摸被检查者腋窝(查影响体温因素:汗液,或有无致热或降温物品),将体温计头端置于被检查者腋窝深处,请被检查者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10分钟。 注:因每一考生的考试时间已限定,体温测量时间可以l2分钟代替10分钟。 (二)读数正确 考官取出已准备好的体温计,让考生读数(读数正确得分,不正确不能得分)。注:考官可事先准备3种不同温度的体温计,执考时可将其中一只让考生当场读数。二、测脉搏(腕部,须报告检查结果) (一)手法正确、部位正确 考

2、生将示、中、环指并拢,其指腹置于被检查者腕部桡动脉处,以适当压力触诊桡动脉搏动。双手同时触诊被检查者双侧桡动脉,进行对比。 (二)检查时间到位 触诊时间,至少30秒钟。 (三)结果正确数其脉率,以每分钟多少次表示,并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脉率、脉律)。三、测呼吸(须口述检查内容)()方法正确告知被检查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其胸部或腹部,嘱其静息。放松,观察胸部或腹部起伏。(二)检查时间到位至少观察30秒钟。(三)口述观察内容正确计数呼吸频率(每分种次数),节律。四、测量血压(间接测量法)()方法正确l、先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及血压计位置放置正确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被检查者肘部、

3、血压计“0”点与心脏在同一水平。2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右上臂(充气皮管向下、向上均可),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 cm,气袖的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其松紧度适宜。3、考生手指触诊、确定肱动脉搏动位置后,左手持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听诊动脉搏动声音。(二)测量过程流畅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至肱动脉搏动声音消失后,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并双眼平视观察水银柱,根据听诊动脉搏动声音变化,并根据水银柱位置读出收缩压、舒张压。(三)读数正确考生向考官报告刚才测得实际血压读数,先报收缩压后报舒张压。注:考官复测一次,验证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五、测身高(须

4、报告检查结果)(一)方法正确嘱被检查者脱去鞋,站立于身高测量仪上(背靠站立),头部、臀部、足跟三点靠于身高测量仪支柱,以头顶最高点与身高测量仪立柱垂直线的交叉点读数即身高读数。(二)读数正确向考官报告测得身高,以厘米表示。六、测体重(须报告检查结果)(一)方法正确嘱被检查者脱去鞋,站立于体重测量仪底座上,站立位置正确,身体站直,观察体重测量仪上指针。(二)读数正确向考官报告测得体重,以公斤表示。七、皮肤弹性和皮肤水肿检查(一)常规选择部位正确l、皮肤弹性: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2皮肤水肿:眼睑、下肢等。(二)检查方法正确l、检查皮肤弹性:以拇指和示指将被检查者皮肤提起,松手后迅速平复。检查时注意

5、两侧对比。2皮肤水肿检查:视诊和触诊相结合,用手指按压下肢股骨前、足背、踝部等部位,注意双侧对比。八、蜘蛛痣和皮下出血检查(一)常规选择部位正确l、蜘蛛痣:面、颈、前胸、手背等处。2皮下出血:颈、胸部皮肤及皮肤皱褶摩擦处如手臂内侧,大腿内侧等。(二)检查方法正确l、蜘蛛痣:在疑为蜘蛛痣时,考生可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立即消失,除去压力后又重复出现辐射状小血管网。2、皮下出血:考生用手指指腹压迫疑为皮下出血处,当该处皮肤受压迫时,如不褪色,则为皮下出血。九、颈淋巴结检查(一)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考生一般可在被检查者前面或右侧,边检查边告知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如

6、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二)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三)检查顺序正确顺序依次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四)检查到位检查每一区域,必须重复触摸。注意淋巴结大小、数目、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等。十、锁骨上淋巴结检查()告知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请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前面(或右侧面),嘱其头部稍向前屈。(二)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用左手触摸被检查者右侧锁骨上淋巴结,右手触摸被检查者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三)检查到位检查每一区域,必须重复触摸。注意淋巴结大小、数目、

7、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等。十一、腋窝淋巴结检查(须口述检查内容)(一)告知被检查者体位,正确姿势被检查者坐位,考生面对被检查者;被检查者仰卧位,考生站在其右侧。(二)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考生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前臂,将其前臂外展,再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的5组淋巴结;另一侧腋窝则相反。(三) 检查到位 腋窝的5组淋巴结群(应按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的顺序进行)检查动作到位。注意淋巴结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有无粘连等。十二、腹股沟淋巴结检查(须口述检查内容)(一)被检查者体位正确被检查者取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考生在其右侧。(二)检查部位正确腹股沟淋巴结,主要检查上

8、、下两群: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与韧带平行排列;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沿静脉走向排列(考生必须找准部位)。(三)检查手法、方法正确考生以示、中、环指(或四指并拢)紧贴被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左右腹股沟淋巴结均应进行检查。(四)检查到位每检查一组淋巴结群时,反复触诊。注意淋巴结大小、数目、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等。头 部 检 查一、测头围(须报告检查结果)(一)方法正确嘱被检查者坐位或立位,用皮尺经被检查者头枕骨粗隆部经耳颞部至前额以水平围成一个圈(测量头围最大径)。(二)读数正确向考官报告测得头围值,以厘米表示。二、眼睑、巩膜、结膜、瞳孔视诊检查(须口述视诊内容)(一)视诊方法

9、正确先观察两眼瞳孔,并嘱被检查者闭眼、睁眼,然后考生以示指和拇指捏起上睑中外13交界处的边缘,嘱被检查者向下看,趁机将眼睑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充分暴露巩膜与结膜。同样方法两眼都检查(考生用右手检查被检查者左眼;左手检查右眼。操作有误者不得分。)(二)视诊内容叙述正确l、观察瞳孔:大小、形状、两眼瞳孔是否对称;2、眼睑有无水肿,上睑有无下垂,有无闭合障碍,有无倒睫,有无眼球突出或下陷;翻开眼睑后,观察结膜是否充血,巩膜有无黄疸等。三、眼球运动检查()检查方法正确考生手执目标物(如棉签或笔尖或示指尖),于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处,告知被检者头不要转动

10、,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二)检查到位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四、眼集合反射检查(须口述检查结果)(一)检查方法正确嘱被检查者注视距离1米处目标(通常是考生的示指尖,置于两眼等距离),然后将目标物逐渐移近眼球(距离眼球约510cm)。(二)观察被检查者两眼球是否内聚、瞳孔是否缩小。五、对光反射检查(须口述瞳孔变化)(一)直接对光反射l、检查方法正确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一侧瞳孔,观察瞳孔变化。2用上述方法检查另侧瞳孔。(二)间接对光反射检查1、检查方法正确手或遮挡物在被检查者鼻梁处遮挡光线,当光线照射一侧瞳孔时,另一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恢复原状。2用上

11、述方法检查另一侧瞳孔。六、咽、扁桃体检查(须口述检查内容)(一)检查方法正确被检查者取坐位,头略后仰,嘱口张大并发长“啊”音,此时考生用压舌板在舌前23与后13交界处迅速下压,在光照的配合下,可见咽、咽后壁和扁桃体。(二)检查内容叙述正确l、观察咽部粘膜是否充血、红肿,腮腺管分泌物是否增多。2、观察扁桃体是否红肿、判断扁桃体肿大的程度;其分泌物颜色、性状,是否形成苔片状假膜。颈 部 检 查一、甲状腺检查 (一)视诊:甲状腺大小、对称性 (二)触诊:手法正确、动作规范 l、甲状腺侧叶触诊 (1)后面触诊 请被检查者坐下,考生在被检查者后面,将一手的示、中指施压于被检查者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

12、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检查过程中,嘱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2)前面触诊 请被检查者坐下,考生面对被检查者,一手拇指施压于被检查者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的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嘱被检查者配合做吞咽动作,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注意在前位检查时,考生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检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2、甲状腺峡部触诊 考生在被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被检查者后面用示指)从被检查者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

13、请被检查者做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三)听诊 听诊方法正确,动作规范。 考生用听诊器体件直接放在甲状腺上,听1530秒钟,两侧对比。注意有无血管杂音。二、气管检查 ()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 考生站立于被检查者前面(面对被检查者),使被检查者颈部处于自然直立状态。 (二)检查手法正确,动作规范 考生一手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同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胸 部 检 查一、请指出胸骨线、腋后线、锁骨下窝、肩胛下区体表位置(须边指示边口述检查内容) (一)考生站位,

14、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 (二)视诊检查时指点正确并必须口述检查内容 l、胸骨线: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2、腋后线:通过腋窝后襞、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3、锁骨下窝:锁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 4、肩胛下区: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锥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域分为左右两部分。二、请指出肩胛下角、锁骨中线、腋前线、胸骨上窝、肩胛间区体表位置(须边指示边口述检查内容) (一)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 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 (二)视诊检查时指点正确并必须口述检查内容 l、肩胛下角(左右):被检查者双臂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位置。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 2、胸骨上窝(左右):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 3锁骨中线(左右):通过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4腋前线(左右):通过腋窝前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 5肩胛间区(左右):为两肩胛骨内线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域分为左右两部分。三、胸壁视诊检查(须口述视诊内容) (一)考生站位,告知被检查者体位和姿势正确 考生站于被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