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84353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项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情分析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专项一至专项三的学习,学生对自古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本。学生在初中课本里也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概况,但她们的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结识。这一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主干知识的展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的1.掌握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归纳变化的特性。2.通过研读与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有关的

2、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措施及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伙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体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3.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教材分析本专项重要论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重要波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三个领域,重点突出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四个发展阶段。本节课重要讲述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互相激荡和交汇,浮

3、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颖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因此,本课内容是对学生学习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延伸和丰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近现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史的理解。对于本课教学,可以根据课标规定整合“衣、食、住、习俗四个子目”的内容,突出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的因素,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步,我要根据学情和教学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合适拓展,通过对典型史料的研读来更好地贯彻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近代以来服饰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及特性。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师:一年

4、当有诸多节日,同窗们都喜欢过什么节?为什么?生:春节、圣诞节、情人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由于每个节日均有某些好吃的好玩的等。师:这些节日中有中国老式的节日,但也有舶来的节日。(P呈现一段史料):正是来自西方的商品变化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象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种人的生活里去。当它变化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步成了人们生活的一种部分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师:鸦片战后的一百近年来,许多外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纷纷传入中国,也不断地变化着中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意图:用学生们喜欢的节日导入新课,用典型的史

5、料阐明这些外来物质文化引入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引起学生思考,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爱好。【讲授新课】PPT呈现课题及“课标规定“,学生齐读课标后,教师进行解读。师:新课学习分为三个环节:(ppt)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体验探究 感悟历史;当堂巩固 矫正反馈。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大概1分钟)师:PP呈现反映核心史实的习题: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服装第一阶段:时间: 。阶段特性: 。男装: 。女装: 。第二阶段:时间: 。阶段特性: 。男装: 。女装: 。第三阶段:时间: 。阶段特性: 。男装: 。女装: 。2、饮食(1)中餐:以 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西餐:从 年代起,西餐也随之传

6、入中国、房屋建筑(1)中国老式住宅: 是北方地区典型民居。(2)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浮现西化的趋向, 成为典型特性。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浮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 等。二、社会习俗的变化1、婚姻习俗(1)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 。()近代后来(民国后来),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 ,主张 。婚姻礼仪也开始 ,仿效西方的 。()新中国成立后来 成为一种潮流。2、丧葬礼俗丧礼由繁到简,由 。、其她社会习俗民国成立后,开展了 等活动,采用公历; 取代了老式的跪拜作揖, 成为社交场合的常用礼仪。 接受教育,开始步入社会。意图:紧扣课标,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记忆本课的基

7、本史实。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上,进行“交流展示”,同步检测学生对基本史实掌握的状况。师生同步:对学生展示有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基本上,师生共同探讨记忆措施。第二环节 体验探究 感悟历史(大概0分钟)探究一:服饰的变化师:下面展示三组的服装图片,请同窗们判断它们属于哪个时期,这一时期服饰的特性是什么?第一组: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清代旗袍和改良旗袍生:时期是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性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第二组:列宁装、绿军装、连衣裙生:时期是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阶段特性为与革命有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第三组:1978年后来服饰生: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阶段的特

8、性为与世界接轨、多彩纷呈。探究二:社会习俗的变迁师:同窗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孔雀东南飞这首古诗,你们懂得导致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因素是什么吗?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长制。师:近代以来,这些封建的社会陋习逐渐发生变化,我们通过下面的几则材料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材料一:近代第一份征婚广告新式婚礼照材料二:孙中山、鲁迅、溥仪剪辫易服留影照材料三:三寸金莲照探究三:感悟历史、总结结识师:前面我们通过图片、文章等体验了近代以来服饰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请同窗讨论思考:推动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生:变化的因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

9、展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某些老式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变化的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走向世界。意图:由于“饮食与建筑”的内容比较简朴,学生在环节一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已能达到该部分的学习目的,因此在本环节选用“服饰和习俗”相对重要知识点进行重难点的突破。学生通过感受各时期服饰与习俗变化的图片与文章,结识变化的总趋势;通过度析引起每个时期变化的具体因素,总结推动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风尚变化的因素。【课堂小结】PT总结本课学习内容第三环节 当堂巩固 矫正反馈(大概10分钟)选用一道材料题进行课堂检测。选用的原则是紧扣课标,突出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考察学生理

10、解能力。阅读下列材料:我7岁的时候,(一种妇女向普鲁伊特说),我的妈妈给我洗过脚后擦上些明矾,剪去脚趾甲,然后把我的几种脚趾压到脚掌心,用一尺长二寸宽的布裹住,先裹右脚,后裹左脚。 过了几种月,除大拇趾外,几种趾头都压在脚心上了 妈妈打开裹脚布,擦干脚上流出的浓血。她说,只有把肉去掉,我的脚才干变得娇小可爱 每两个星期给我换双新鞋,每次新鞋都比前一双旧鞋小一两分。 四个脚趾弯得像死毛毛虫同样,过了两年才达到三寸的模式 我的小腿细了,两只脚背拱起,又难看又臭。-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1)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种风俗?这一风俗在什么时候被变化? 答案提示:女子缠足。中华民国

11、成立后。() 这项风俗给女性带来了哪些悲观的影响?答案提示:摧残肉体,限制了体力劳动 助长了男尊女卑,导致男女不平等 女子丧失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什么这一时期,这项风俗会发生变化?答案提示:西方民主进步思想的渗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有关政策。() 除了这项风俗外,请你再举出几种与女性有关的风俗变化。(至少两项) 答案提示:旗袍等有关服饰的变化女子同男子共享有教育的机会恋爱自由渐成潮流点头握手取代老式的跪拜作揖。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选用典型材料,检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状况。同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

12、学反思】一节课的时间很短,我们学生的生源又比较差,课后又没有复习的时间,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内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干知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我进行本节教案设计一方面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本节的主干知识通过的填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效率。由于服饰与习俗的变迁所含的知识量较多,也是常考的考点,我把它们作为本节的重点,在环节二中通过图片和典型材料进行体验和探究。图片和材料的选择上我力求精与简,减少学生不必要的阅读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环节三的巩固与反馈环节,我通过一位妇女对小时候裹小脚痛苦过程讲述的材料,创设情境,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同步,感受文明开化对女性解放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